美国调查机关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有增多的趋势

2018-02-12 19:34:37 来源: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调查机关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有增多的趋势。海内外一些分析人士将此与中国公布的涉美贸易救济措施相联系,担心中美经贸摩擦可能加剧。对此,专家指出,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济联系紧密、贸易体量庞大,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内存在贸易分歧或摩擦在所难免。但本质上,中美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赢关系。因此,只要中美双方秉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心态,在处理经贸分歧时“登高望远”,就能实现长期共赢,进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复苏。

摩擦增多令人担忧

2018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5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0%;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顺差收窄59.7%。尽管中国外贸稳中向好、结构优化,但遭遇的贸易摩擦依然有增无减。

以美国为例,继美国官方近期宣布对全球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设限后,美国企业频频对中国出口橡皮圈、燃油泵总成组件等提起贸易救济调查申请。稍早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7年《恶名市场名单》,指责阿里巴巴集团、北京秀水街、深圳晶都市场等9家中国在线市场与实体市场提供盗版或假冒产品与服务。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金融危机让美国认识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推动制造业回归,加剧了同中国的竞争。因此,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快速抬头,相关机构频频对中国产品挥舞“反倾销、反补贴”大棒。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教授彭支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当前推出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非新鲜事务,其选择在备受关注的冬季达沃斯论坛前后再次推动针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意味着“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政策仍是主基调,这也传达出今年自由贸易形势不容乐观的信号,从而成为中美贸易摩擦增多的基本背景。

中国坚守国际规则

针对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高粱发起了双反调查是否为报复措施这一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指出,在进口产品量增价跌的冲击之下,中国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生产状况和财务状况受到了损害,有关具体情况还要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这是一起正常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国一贯反对贸易救济措施的随意性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做法。我们会严格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相关法律,开展贸易救济实践。”高峰说。

高峰进一步指出,中美贸易顺差是“互补性的顺差”,双方贸易利益总体上比较平衡。相比之下,贸易救济应该是国际贸易中对本国产业最后的保护屏障,不应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有关部门应该克制使用救济措施,而不是频繁地滥用。高峰表示,中方希望与美方共同努力妥善管控经贸领域的分歧,使正常经贸摩擦不要成为影响中美合作大船平稳航行的惊涛骇浪。

“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指出那样,贸易救济应当是对本国产业的最后屏障,而不应被贸易保护主义所滥用。美国频繁针对中国推出的保护措施极可能使中国相关产业遭受不合理的损害。作为单边保护主义的受害国,中国本就应该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但中国坚持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下行事,这体现了中国对WTO规则的尊重,以及对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负责任态度。”彭支伟说。

合作共赢才有未来

在很多学者眼中,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并不明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撰文指出,美国政府高喊保护主义,但并没有找到其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美方在贸易战中或成为输家。在斯蒂芬·罗奇看来,贸易保护将引发报复性措施,不仅不合时宜,而且将进一步加剧美国中产阶层的困境。事实上,狭隘地关注对华贸易逆差,将让美国忽视造成贸易逆差的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力量。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表示,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问题,很大程度上源自双方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不同所致。在这个价值链中,当前中国仍处在中下游,而美国处于上游。中国对美出口,有助于保持美国低通胀下的经济增长,有助于维持美国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特别重要的是,美国在高科技等领域对华出口的种种限制亦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一项重要原因。

“‘登高望远’应该是指要客观认识当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一方面,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美国自身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美国应当在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的基础上逐步纠正其贸易失衡,贸易保护主义并不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经济处在深度调整转型过程中,中美两个经济体存在巨大的互利共赢空间。因此,放眼长远、加强合作才有未来。”彭支伟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将积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率先为中美进一步共赢奠定基础。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