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湖南如何把握未来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大局?8月10日,记者专访了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长刘长庚。
狠抓科技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高经济质量和运行效率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刘长庚坦言,湖南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优势和潜力,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强度还不够。
“湖南要想在转方式、优结构、强动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应狠抓科技创新,加大多元化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无缝对接,形成科技与经济高度融合的创新新格局。”刘长庚说,这是湖南实现更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需投入。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能的治理。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下,如何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处理和应对各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冲击,是当局者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
刘长庚说,具体而言,湖南要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加大“放”的力度、提高“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服”的质量和效率,为市场主体有序发展提供优良发展环境和高效配套服务,着力打造高效型、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充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解民忧、惠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民至上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旨归。
长期以来,湖南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率先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努力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刘长庚认为,只有不断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日益增强。湖南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并逐步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三湘人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湖南很早就开始践行“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理念,率先在全国出台首个省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率先建立省级环保督察和自然资源督查体制机制,在全国打响了绿色湖南品牌。刘长庚说:“湖南要继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绿色成为湖南靓丽的主色调!”
“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基本前提和坚强保障。”刘长庚说,湖南要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风险,不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刘长庚认为,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只有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敢于和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同时,实现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