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人寿携手国研经济研究院产业头条在京举办《险商RQ报告》发布会暨“险商”研讨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原所长任兴洲,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丽平,国研中心办公厅副主任、国研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肖庆文,国研中心企业所企业评价研究室主任周健奇,中国经济时报社副总编辑、产业头条执行董事王彧,艾瑞咨询合伙人钟贺福,以及各中央媒体代表出席会议。中国经济时报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研究员刘卫民主持会议。
会上,平安人寿联合国研经济研究院产业头条与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新经纬、豹耳财经、豹耳教育等发布了《险商RQ报告》。
艾瑞咨询合伙人钟贺福就“险商”概念,以及《险商RQ报告》出炉的背景、主要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钟贺福说,我们正处于一个颠覆性变革丛生的乌卡时代(VUCA),事物在加速变化的同时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各类风险事件的加剧发生与大众风险管理能力欠缺的矛盾,正不断激发着民众风险意识的觉醒。这就需要帮大众建立系统化的风险意识与抵御风险的标准化程序。基于此,中国平安提出“险商”概念,旨在让国人直面风险、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高管理和应对风险能力。
《险商RQ报告》指出,险商,即风险防范商数(RQ值),是一个人对于风险的认知,管理和应对防范的能力。通俗地说,它指的是一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能力。《险商RQ报告》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社会大众险商总值处于中阶水平,风险意识仍待提升;社会大众的风险识别力、风险规避力、人生规划力尤为薄弱;成长学习力、变化感知力表现较佳。进一步唤醒大众的风险意识,推广更全面的用户风险教育势在必行。
在“险商”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分别从市场、经济、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分析“险商”、《险商RQ报告》的意义,并就下一步如何做好社会引导提出建议。
任兴洲说,“险商”概念的提出符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对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等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推动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安全才能更好发展,发展才能更加安全。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家庭,安全发展一脉相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多,加之家庭财富结构的变化,民众需具备更高的“险商”。
任兴洲认为,《险商RQ报告》无论对保险产业的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对“险商”内涵和外延做精准刻画,以此为参照,促进相关领域为民众提供有效供给。
张丽平认为,《险商RQ报告》提出“险商”这一概念具有时代意义。智商(IQ)、情商(EQ)、险商(RQ),相关概念的出现一脉相承,反应了时代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智力要求,对情绪管控的要求,进而是对风险认知、规避和化解的要求。《险商RQ报告》也引发我们对提高整个社会的“险商”指数的思考,即不仅要提升个人应对风险的能力,还要提升整个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
肖庆文表示,“险商”这一全新的概念的提出与我国当前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很契合——应对人口老龄化,就是解决风险管理问题。“险商”对帮助大众建立系统化的风险意识与抵御风险的标准化程序和促进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出保险行业回归帮助民众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的初心。他建议,可以建立模型,对“险商”做国际化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不同文化传统下,“险商”相关指数的变化。
周健奇则提示,在当下“不确定的不确定性”与“确定的不确定性”叠加的情形下,企业、机构因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最终由个人承担;此外,行业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将影响到参与其中的个人。由此,保险行业应成为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行业一起探索,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帮助民众、企业化解因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提升整个社会的“险商”。
与会专家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人们的风险意识不断提升,“健康的身体”和“多元的财富结构”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与追求,相关行业有责任帮助大众建立系统化的风险意识与抵御风险标准化程序。专家们还建议,对保险行业来说,应进行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客户体验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