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数字经济表现尤为亮眼 厚植龙华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2021-11-12 10:08:41 来源:深圳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地区生产总值从1899亿元增至2493亿元,跃居全市第五、全省十强;新兴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龙华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1位……一组组耀眼的数字出现在日举行的深圳市龙华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区长雷卫华代表龙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的报告中。

其中,数字经济的表现尤为亮眼。从数据上来看,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毫无疑问地成为龙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核心引擎。

在数字经济画出的这条漂亮曲线的背后,是龙华区长期以来对经济增长含金量的不懈追求。政策驱动技术,技术赋能产业,产业助力经济,龙华区的数字经济生态正循环已经形成。从产业大区,到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打造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龙华宏伟蓝图,龙华区的数字经济都有鲜明的烙印,“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已然成为龙华新IP。

立足眼下,如何再度加码,实现数字经济的进一步跃迁,成为龙华区站在今天面向未来的新命题。

“1+N+S”的全新政策组合拳

如果说,去年率先提出“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定位“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是龙华区对于数字经济发展体系的战略定调,那么,今年提出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则是明晰的落地“加码”。

“1+N+S”一揽子数字经济“组合拳”政策的密集出台,不仅为龙华区接下来数字经济发展给出了可供具体实施的“工作大纲”——“1”,还指明了“新三年”各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N”,以及源源不断的专项政策,为龙华区数字经济的发展“输血”——“S”。

在这里,我们可从各个维度窥见龙华区扶持实体经济,帮助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腾笼换鸟”的决心。

具体来看,“N”更多为分行业分领域普惠政策,包含工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等行业政策以及招商引资、总部经济、科技创新、上市支持、债务融资工具等领域措施,引导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而“S”为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政策,瞄准全区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十大产业链,针对产业现状、特点和短板,靶向聚焦,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装备、消费互联网、时尚创意、数字文化、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十大产业的扶持力度。

将普惠政策纳入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且位列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之前,龙华区显然有着精心而深远的考量。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财富之源,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作为“1+N+S”政策体系牵头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作为普惠政策的N,着眼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在“1+N+S”体系中扮演着基础支撑的角色,发挥着双重普惠的作用。

以制造业为例。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大区,龙华区一直以制造立区。但多年以来,龙华区从制造业起步,因制造业而兴,也囿于产业结构和形态相对单一困惑,一度遭遇“成长的烦恼”。过去,龙华人均GDP仅为全市水的62%,地均GDP不足福田三成。除一企一业独大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行业龙头企业。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缺核少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对此,龙华区直面痛点。如何让超2万家“小弱散”传统制造企业在新一轮发展中“不掉队”?答案是“强筋健骨,转型升级”。

2012年起,龙华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动真碰硬。一边清理淘汰低端企业,一边发展“高精尖”,大力引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台。

行政区挂牌后,龙华区的创新水显著跃升。拥有国高企业2734家,全市排名第三;专利授权量超1.59万件,全市排名第四;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2.94%。九龙山-福民创新园片区、观澜高新园片区纳入国高产业园区。

尤其是在提出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以来,龙华区更是在“智能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实施“链长制”,对十大重点产业链群“固本”“补链”“强群”,制造业也摇身一变为“智能制造业”,用“化蛹成蝶,破茧而出”几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今年1月6日,全国唯一、深圳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入驻龙华。4月,半导体技术领域再下一城,“国字号”重磅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科技部审批并确定落户龙华……全区有以2家“国字头”创新载体为代表的各层次创新载体185家,云集了61家总部企业、29家上市企业、45万户商事主体。

过去5年,龙华三产比重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连续多年蝉联产业转型升级考核全市第一。

十大重大产业链群的“新三年”计划

此前,龙华区围绕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结合自身产业积淀,已经圈定了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集群,积聚了强大的产业势能。

在这次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中,十大重点产业链群又被赋予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目标。龙华区以三年的时间量度,提出了重点产业链集群的“新三年”计划。除了更高质量、更高要求的发展目标,也通过政策辅予更全方位、更大力度的扶持。

譬如在“N”系列政策的《深圳市龙华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文简称“《发展措施》”)中可以看到,龙华区一方面提出不断壮大制造业集群规模,同时引导企业不断突破自身,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则更注重智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质量,支持企业持续提升专业化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其中,对进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按市级奖励金额给予1:1配套奖励,最高50万元;对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的,按市级奖励金额给予1:1配套奖励,最高20万元。对首次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的,以及市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的,按市级奖励金额给予1:1配套奖励,最高300万元;对经认定的国家、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一次300万元、250万元、200万元的资助。对获得资助后认定为更高级别的工业设计中心项目,按相应资助的标准追加差额资助。

无论是鼓励制造企业“小升规”“向专精特新”发展,还是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还是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强化产业空间保障等,龙华区都拿出了十足十“真金白银”给予支持,还强化产业空间保障,支持数字经济产业载体建设。

《发展措施》指出,对新入驻数字经济楼宇且符合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定位的纳统企业或经区各产业链牵头部门认定的优质企业,按其租赁自用面积(不含附属和配套用房以及区政策产业用房)的50%,给予每月每方米40元的租金支持,单个企业每年资助面积最高2000方米,累计最多可享受36个月的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区还在全市率先推出优质企业腾挪安置机制等措施,厚植龙华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发展措施》指出,对因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原因确需搬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区内其他园区的,按其租赁自用面积(不含附属和配套用房以及区政策产业用房)的50%,给予每月每方米10元的租金支持,单个企业每年资助面积最高10000方米,累计最多可享受36个月的资助。

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老旧工业区开展以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现状功能等为目的整治提升。对经备案且验收核查通过的旧工业区整治提升项目,给予设计费和施工费总额的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围绕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数字政策“温度”

除了横向上以实体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各个维度的全方位政策覆盖,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帮扶也进一步得到重视。诸如,针对企业最关注的空间供给不足、租金上涨快、融资成本高、创新人才团队引进等共问题和要素需求,都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措施和解题思路,政策更有温度,企业更有信心。

尤其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痛点、难点以及不确定,此次政策也设身处地地开出针对扶持政策“药方”,而非一味单方面地行政命令。

例如,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重资产模式导致在数字化升级上的投资规模巨大,除了硬件设备需要升级,软件层面还要从零做起,另外还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储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不断试错,企业往往心存疑虑,“不敢转”。

基于此,《深圳市龙华区关于推动工业投资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下文简称“《转型措施》”)政策应运而生,可视为龙华为制造业“量身定制”的一个数字化转型计划。

在该《转型措施》中,从提高新购设备数字化水、推进已有设备数字化改造、加强软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等5个方面加速制造业数字化,对纳入工业投资统计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依据投资总额给予不同比例的资助,而且资助范围进一步细化为新购产线(装备)、对已有产线(装备)智能化改造、加强软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以及引导重点企业产能回归。

具体来看,支持规上工业企业新购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同时对企业新购产线及装备中软件部分投资比例提出了不低于5%比例要求;增加对重点企业区外扩产增效的支持,引导区内重点企业在外地的产能回归。

资助门槛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纳统标准为依据,将项目的投资规模提高至500万元,再分档予以资助。对数字化改造投资总额超过2亿元的项目,按企业数字化改造投资总额的5%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同时还提出3项“工业投资项目提速计划”,主要包括鼓励优化制造业用地用房产业监管制度、支持工改工制造业项目加快开发建设、鼓励建设类工业投资项目提速提效三个条款。

“这既是出于应对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也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的战略部署,推动全区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箱对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的支撑作用。”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型措施》中还明确提到要聚焦主导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坚持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化定制、服务型制造、上云上台(工业互联网)、智慧化管理等方向,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行动,三年内计划打造出10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

龙华区对于智能制造业寄予的厚望可窥得一斑。

引凤来,营造日趋优越的营商环境

在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闯关”前行的过程中,龙华区也在加快创新资源聚集,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正所谓“两手抓”,营造出日趋优越的营商环境,并最终转化成为龙华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2020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下文简称“《细则》”)再次完成修订。

《细则》除了重点将目光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科技领域以外,还对企业上至最为核心的人才、科技金融,下至最为基础的创新载体空间、建立优质孵化器等方面都做出资助补贴。

譬如,对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龙华区未获得过认定奖励的,给予30万元奖励,已获得过认定奖励的给予20万元奖励。同时,《细则》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规模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加计扣除额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统一比例(最高为企业上年度研发加计扣除额的5%),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研发投入激励”。

另外,从《细则》中创新地提出对龙华区重点研发机构的认定、资助和对协调创新台建设和协同创新项目的扶持,可以看出龙华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之心。

《细则》分别指出,经认定的龙华区重点研发机构,最高给予7000万元资助;对经认定的协同创新台,给予建设费用的50%、最高1000万元资助。支持协同创新台开展技术攻关等产业协同创新活动,对取得技术领先成果并与3家以上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的,给予项目服务收入的20%、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资助。

“这些条款有助于引进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来龙华区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鼓励企业建设协同创新台,开展协同创新。”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及其分支机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国家级资助金额50%、不超过3000万元的配套资助;给予一次场地装修费50%及最长5年的实际租用办公用房全额房租资助,累计不超过800万元。

该负责人透露,2020年龙华区全年共资助科技项目1757件,资助金额达5.27亿元。而对比之下,此次提出的“1+N+S”数字经济帮扶政策力度更大,相信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团队和技术,参与到龙华区数字经济的进一步跃迁当中。

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龙华区政府作为数字经济主导参与者的创业心态。在政策思路上,除了关注数字经济这个本身由产业和企业通过数字赋能结出的果实,还关注产业、企业、人才本身的发展过程。

这或许就是创业政府的心态,政府、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多元一体,共同成长,龙华区数字经济发展卓著的奥秘,也许就源于此。

(谢惠茜)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