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经天下》周刊 陈畅
编辑 | 杨洁
5月20日,又到了男生给女朋友送花买包的日子。但奢侈品代表品牌LV却因“专柜售假,法院判决退货并3倍赔偿”一事登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报道,2020年9月,长沙市民罗小姐怀疑在长沙市国金中心LV专柜所购买的手袋造假,向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送检后,检验结果证实该手袋非LV公司生产。罗小姐向法院提出诉讼,法院判决专柜退还其货款18700元,并赔偿三倍包款56100元。据悉,罗小姐已于近日收到该专柜转账的款项共74800元。
(图/微博截图)
专家:不排除是店员调包或者监守自盗
LV专柜怎么会卖假货?事件一出,立刻引发了网络热议。
《财经天下》周刊在点评平台上发现,涉事的国金店页面显示其人均消费为19730元,被指造假的手袋产品已不在其所售产品列表里,平台上的评价中,有不少顾客对该店店员服务态度的吐槽,包括“这是我去过服务最差的一家LV店了”,以及“全程冷脸,爱买不买”,和“非常没礼貌和不耐烦”等等,不一而足。
针对“售假”一事,《财经天下》周刊致电LV客服询问具体细节,对方以“公司并未授权客服中心回答此类问题”为由拒绝回答,并称也没有相关负责人可提供对接。
奢侈品市场研究专家、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秘书长欧阳先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品牌方一般不会主动售假。此事不排除存在店员调包或者监守自盗等情形,或许是专柜内部管理不当或者人为原因导致。”
据其表示,一般来讲,大牌奢侈品进货渠道都是总部,如LV的总部在法国,“现在受疫情影响,海外货源进口紧张,所以也不排除存在其他非正常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而据了解,在2021年9月,上海静安区一家Gucci门店曾向警方报案称,在公司进行集中抽查过程中,发现店内库存的多个不同款式皮包经鉴定系假货,怀疑遭人调包。后经警方调查发现,是一名已离职店员通过二手交易平台网购假货包将奢侈店真品替换,继而转卖,非法获利57000余元,该店员后以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刑事拘留。不过,涉案5个被调换的假包并未流入市场。
欧阳先生还提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从目前奢侈品防伪鉴定市场来看,品牌方不出具真伪鉴定导致无绝对的可参照依据,倒逼第三方鉴定机构代替品牌方去完成本属于自己的鉴定业务。而如果第三方鉴定机构并非品牌方许可的鉴定机构,则该机构只能参照以往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因此可能存在货品鉴定误差。”
据悉,2021年6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唯品会“真假奢侈品腰带”案,就是因为奢侈品第三方机构的鉴定结果引发争议,该事件中有的机构鉴定产品为真,有的鉴定为假,其结果法院均未采信。“归根结底,奢侈品真假鉴定属于知识产权鉴定,都应该由品牌制造商出具,但目前这一块是灰色地带,没有标准。”欧阳先生称。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专利代理师叶帅浩表示,本次LV“售假”事件中罗小姐作为消费者,有权利要求专柜提供真实无误的产品;专柜作为经营者,有义务保证产品的质量。但是专柜不仅不承认涉案手袋为假货,还无法提供正品证明,具有欺骗消费者的故意,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欺诈,应退还支付的价款,并赔偿价款三倍损失。
他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了“假一赔三”条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另根据原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的规定,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销售者出售商品时,有义务全面客观详尽真实披露商品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营者实施前述行为的,且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构成“欺诈行为”。
(某上海商场内的LV店,图/视觉中国)
奢侈品大牌:一边依赖国内市场,一边割起“韭菜”?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作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翘楚,LV母公司法国LVMH集团汇集了75个知名杰出品牌,业务遍及5大商业领域,分别为葡萄酒及烈酒、时装与皮具、香水和化妆品、腕表和珠宝、精品零售,其旗下员工总数已超17.5万人。
天风证券报告称,中国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从2012年至2018年间,为全球奢侈品市场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增长,中国人在境内外的消费额约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三分之一,且在2025年预计达到40%。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个人奢侈品消费额近690亿元,2019 年增长至约7360亿元,2011年至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57%。
(中国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约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三分之一,图/天风证券)
国内也有不少LVMH的粉丝,但此次LV专柜售假事件却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反感。“多少人不敢在网上买奢侈品就是因为怕买到假货,所以省吃俭用去专柜购买,结果专柜竟然也有假货。”在微博上有用户评论称。
在售假事件出现前的4月份,一张有关LVMH财报电话会的截图在社交媒体上被疯传。截图显示,LVMH大中华高管在介绍中将客户被分为三类:个人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个人年收入为300万至1000万元或家庭年收入1000万至3000万元为高净值人群;以及包括学生和普通白领在内,年收入低于前两者的“无收入群体”。
“感谢LV,让我知道我不配。”这一消息曝出后,有网友讽刺地评论说。
在今年3月,LV等奢侈品大牌集体涨价。据多家平台统计,该轮LV产品平均涨幅大约在4%~15%左右,涉及皮革制品、时尚配饰和香氛产品等。而这已经是近一年来,LV的第五次提价了。配合着这一轮提价,无数网友惊呼“一夜之间LV涨了差不多上万元”,不少城市的LV门店前排起了长队,更有年轻人动起了“买包理财”的心思。
欧阳先生当时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全球各地都有不同幅度的涨价,但在中国地区涨幅更加明显,这一般是由进口关税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需求等因素决定的。目前国内奢侈品商品售价,比海外市场同款商品的平均价格基本还要再高出25%左右。”据Bernstein分析师Luca Solca此前指出,以LV在法国的产品价格为基准,该品牌在中国大陆的产品价格比法国贵37%,美国比法国贵19%,英国比法国贵12%。
实际上,早在10年前,来自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就发现,国内市场的箱包皮具产品和国外相比,价差基本在30%左右;珠宝产品的价差为20%~80%;高级腕表产品国内外价差达100%~350%;化妆品的价差为40%~120%,最高可达188.5%。
从LVMH在中国地区的涨势来看,或许正是国内消费者们对奢侈品高端消费的热情,给了它们涨价的底气。
财报显示,LVMH 2021年全年销售总额642亿欧元,较2020年增长44%,较2019年增长20%;净利润120亿欧元,较2019年增长68%,较2020年飙升156%。发布财报后,LVMH集团总裁表示:“尽管2021年中国客户无法出国旅游,但他们从LVMH购买的商品比2019年更多。”同时,他认为,“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到了2022年一季度,集团共录得收180亿欧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9%。按品类来分,除葡萄酒和烈酒继续面临供应限制外,所有业务集团均实现了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其中时装与皮具收入91亿欧元,增幅和占比最大。
按地区划分,财报称,尽管中国在3月份收紧了卫生限制措施,但亚洲在本季度继续增长。亚洲地区(除日本)销售额同比增长8%,为集团贡献了37%的销售额,比贡献额第二高的是美国地区高出了13%。
(图/LVMH财报截图)
而从近三年财报表现来看,亚洲地区(除日本)也一直是LVMH营收贡献的主力军。2019年,亚洲(除日本)贡献营收额达30%,该数据在2020年和2021年更是分别增长至34%和35%。
显然,中国区是LVMH最大的营收市场来源。这些来自中国的消费刺激LVMH等奢侈品巨头实现历史新高的业绩,股价与市值也在疫情期间实现翻倍。
据时尚商业快讯援引时尚博主Miss Tweed最新发布的文章观点称,中国市场在奢侈品牌近几年的加速增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所有的美好都有结束的时候。LVMH一位董事会成员在接受其采访时也表示,对于LV、爱马仕和Chanel等头部奢侈品牌来说,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地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不再增加甚至是减少在该市场的曝光。
在业绩依赖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的同时,LV等奢侈品大牌们也必须提高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监管力度,这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