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继康
编辑 | 陈芳
【资料图】
近日,两大新锐国产化妆品牌至本和且初,纷纷宣称自己的品牌遭到了长期恶意抹黑,并暗指双方为抹黑对象,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商战”。由于至本方面提供的截图涉及“图文25元报价”的内容,因此被网友调侃为是一场价值高达25元的商战——“你以为的商战是高科技窃听商业机密,但真实的商战却是花钱买水军,假装别的品牌来拉踩对手”。
且初对市界表示,对方发布的截图人士为冒充人员已在声明中说明,同时表示,可公开的部分证据已经在声明中公开了,其证据追踪的过程并不复杂,对于低俗文字游戏持续保持品牌声明中的态度,“我们不会对这件事做任何的炒作行为,还是希望大家聚焦正确的国货力量上来。”
市界试图联系至本,但并未收到对方回复。
1.争议始末
该场事件的纠纷起始于至本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声明。1月29日上午10点,至本官方微博称“小红书平台有多篇笔记以虚假的客户体验以及恶意歪曲事实诋毁旗下包括舒颜修护卸妆膏等产品,经调查后发现是个别品牌以恶意发帖的手段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随后,在至本上传的调查截图中,有自称“且初”的品牌方向素人博主发出了合作邀请,内容则为抹黑至本产品的内容,图文报价显示的是25元一条。
(图源:至本官方微博)
在至本声明发布三小时后,且初发布了一则回应公告。公告称,旗下土豆泥卸妆膏等产品也遭到了大量恶意评论,“从未联系过任何人去攻击其他品牌,请有关品牌停止造谣。”
紧接着,双方不断开展唇枪舌战,至本称且初披露的KOC招募微信号与公司无关系,以自证清白。另一方面,且初则称至本对“KOC推广有不一样的阐述,试图引导舆论”,至本对此反击称“并不存在偷换概念,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重新编辑声明盖章”。
(图源:且初官方微博)
事件不断发酵后,两大品牌的消费者选择纷纷站队,有律师则指出:“事件所涉及到的图片,需要相关部门去进行账号审查、本人核验以及信息源头追溯等权威求证,其真实性有待确认;如若调查后情况属实,则该图片可被认定为事件的证据之一。”至此,围绕双方是否花钱买水军给对方品牌刷黑评的问题,暂时还没有最终答案。
2.存量博弈
至本和且初,两家公司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同为国产美妆护肤品牌,定位也同样为功能性护肤,营销方面也都依赖于KOL/KOC等渠道种草,都尚未公开接受过外部融资,甚至连产品包装都是走的低饱和度极简风格。
作为2019年新成立的品牌,且初母公司为上海缙嘉科技公司,旗下曾孵化过First aid beauty(FAB)、RAFRA、LA GIRL、TIMELESS等海外小众美妆品牌。同时,该公司旗下还有程十安、李溪芮、脸脸和姐姐等KOL。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缙嘉目前已推出4个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营收占比已经超过50%。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且初品牌一年时间业绩增长近8倍,截至2022年9月底,其明星产品土豆泥卸妆膏已累计销售达数百万件。
至本的成立时间较早,于2012年成立,主打“成分研究+科技创新”。在成分党崛起的背景下,至本已多次作为“国货之光”而被消费者耳熟能详。从2020年开始,至本几乎以每半年超过15%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仅在2022年上半年,至本在天猫平台销售额就逼近5亿元,其拳头产品舒颜洁面乳在去年全渠道销量突破了1000万支,以55元/支的价格计算,仅该单品累计销售额就能达到5.5亿元。
两家品牌突然“兵戎相见”,也正是国内美妆护肤赛道进入存量博弈的又一表现。引起两家纠纷的正是双方的核心品类卸妆膏,作为“便宜大碗”的卸妆产品,两家品牌的卸妆膏曾多次被KOL拿来比较。其官方旗舰店显示,至本的舒颜修护卸妆膏月销量超过10万,且初的土豆泥卸妆膏月销量也超过了2万。
根据CBNData《线上卸妆品类消费者洞察报告》,近三年来,线上卸妆品消费者人数和消费者规模出现同步增长,卸妆品类在美妆个护的人群渗透率达到20%,且有逐步提升的趋势。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卸妆赛道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下,出现“概念撞车”、“品类相似”的情况也并非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