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完结一周后,剧集《漫长的季节》依旧后劲十足,日均播放量维持在2000万以上,每天仍有数万人涌入豆瓣为其打下高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近年来口碑最好的国产悬疑剧之一,《漫长的季节》创下近8年来国产剧的最高评分纪录——豆瓣开分9.0,并且随着剧集更新评分一路走高,5月1日正式完结后,次日豆瓣评分更是冲高到了9.5分,后续虽然有所回落,但也维持在9.4分。
但是和剧集口碑不相称的是,这部剧在播出期间的热度反响并不够强烈。
云合数据显示,《漫长的季节》在更新前期播放量一直不高,4月22日开播时有效播放市占率不到2%,甚至没有进入前十,直到4月26日才挤进前五。5月1日大结局当天,《漫长的季节》有效播放市占率达到最高9.4%,但也仅排在第二名,并且在更新期间单日播放量一直未能突破2000万。
叫好不叫座,注定无法让《漫长的季节》取得多大的商业回报。“这类项目,最终都会让平台方买单”,一位制片人向「市界」感慨,“但相信从《隐秘的角落》再到《漫长的季节》,一定还会有人为辛爽(《漫长的季节》导演)买单”。
就如片名《漫长的季节》那样婉转而娓娓道来,小众悬疑剧仍在尝试解答漫长的商业难题。
没有大“爆”的慢热好剧
和近年来火热的大部分悬疑剧相比,《漫长的季节》在悬疑色彩上并没有那么典型,主线虽然是围绕着一起尘封将近20年的碎尸案展开,并且采用了1997、1998和2016年三条时间线讲述,但是在剧集更新大半后,大部分观众甚至就已经猜到了碎尸案的谜底——凶手是最初的“死者”。
相比于不那么具有悬念的悬疑色彩,这部剧更打动人的是其中的生活细节,以及围绕着主要角色展开的命运纠葛,正如剧中主要角色龚彪扮演者秦昊在微博所说的:“悬疑是外套,命运是内核”。
和“凶手是谁”相比,更多观众其实关心的是剧中人物的命运:曾经的工厂劳模王响(范伟饰)、厂办大学生龚彪(秦昊饰)、刑警队长马德胜(陈明昊饰),他们怎么就变成了如今的出租车司机和广场舞大爷?沈墨、王阳、傅卫军等角色又去了哪里?
最终导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一一解答,给观众描绘出一幅底色悲凉的画卷,让人深陷于那个时代久久难以平息,同时也让不少人感慨,这个结局过于悲惨,那些善良、本分、拼尽全力的人,最终却都未能善终。
而剧中的主角之一沈墨,作为碎尸案的幕后元凶,导演对其刻画也更偏向中性,通过对其悲惨命运的描述——从小被养父以爱之名进行圈养和侵犯;与刚结识不久的同事交心,随即被下药送给港商老板性侵——让其行为有了更多的合理性。
尽管非常委婉,但是通过全剧对那个时代细致入微的描述,以及剧中人物命运的安排,其实导演已经指出了这一切悲剧的最终指向:历史的车轮不会在乎人性的多样,个人命运不过是时代沉浮下的一粒沙土。联想到本剧拍摄的时间节点,这样的结局处理更显得情有可原。
▲图/《漫长的季节》
除了剧情本身给力,《漫长的季节》在很多彩蛋和细节上的用心,也成为被众多观众称叹的要素。
比如剧中龚彪最开始买的车,被王响发现“泡过水”,结果最后彪子真的就开着车坠河身亡;比如剧中彪子和丽茹去看电影,丽茹表示剧里面那人和彪子长得有点像,但其实所看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秦昊饰演的作品;再比如,在最后几集的记忆闪回片段,弹幕的流向也会跟着改变方向,从右到左反方向流动,一如时光倒流。
另外还有很多解读都曾提到的,剧中多次致敬了范伟当年主演的《马大帅》,秦昊饰演的龚彪叫“彪子”,范伟当年在《马大帅》中饰演的范德彪也叫“彪子”,剧中歌舞厅的名字叫维多利亚,当年范德彪就是维多利亚歌舞厅的保镖,甚至就连维多利亚门口的门童,都是当年《马大帅》的同一个……
导演的这种巧思贯穿了整部剧,前后的逻辑贯穿,各种细节和彩蛋的隐藏,让这部剧有了更多可被挖掘的空间,也让不少人开始用“放大镜”看剧——而这往往是一部剧成为经典的必要因素。正如一名观众在社交媒体上所说:看学霸拍的剧,在逻辑上都是一种享受。
当然,除了导演和原创剧本给力,《漫长的季节》全剧演技在线,更是这部剧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范伟,再次贡献了影帝级别的演技,为本剧添色不少,而秦昊饰演的“彪子”,通过形象上的改变和演技的加持,让人很难将演员和角色联想到一起。
尽管也有人指责剧集前期节奏缓慢,但是随着后半段剧情的展开,尤其是结局那场雪的画龙点睛,让观众恍然大悟,原来《漫长的季节》是因此而漫长,而前期剧情进展的缓慢,也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图/《漫长的季节》
起初,这些极佳的口碑与超高的豆瓣评分并没有让《漫长的季节》直接破圈,直到播出过半的4月26日,其豆瓣打分人数还仅有9442人,直到5月1日大结局更新后,打分人数才刚刚突破7万人。作为对比,导演前作《隐秘的角落》完结时,豆瓣评分人数就已超过46万。
《漫长的季节》之所以热度呈现出低开高走的局面,前期反响并不热烈,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剧方主动放弃了最“商业”的抉择,不管是在剧情推进、单集时长还是更新节奏上,都选择了一种不那么商业的形式。
放弃了最商业的选择
4月26日,《漫长的季节》更新过半,在热搜上关于这部剧的最大讨论,还是在剧情推进的“缓慢”。相比于年初大爆的《狂飙》,乃至是导演辛爽此前的代表作《隐秘的角落》,这部剧在更新期间热搜寥寥,尽管豆瓣评分很高,但是一直局限在小圈子内,没有真正实现破圈大火。
5月1日,该剧迎来大结局,但是在五一小长假的喧嚣下,并没有激起太多讨论,社交平台上最火热的话题,还是淄博烧烤、大学生特种兵旅游和超过2.4亿人出行的大拥堵。直到小长假结束,关于本剧的讨论才逐步火热起来,也带动剧集播放量在正式完结后迎来一个明显的小高潮。
▲来源/云合数据
并且,在抖音、快手等长剧集宣发惯用的短视频平台上,该剧的热度也明显较低,和同期播放的仙侠剧《长月烬明》对比,素材播放量更是不在一个量级。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腾讯视频“X剧场”的开篇之作,《漫长的季节》更重要的价值还是意在打品牌。
从本剧的单集时长上也可以看出,腾讯视频在剪辑上给予了导演更大的空间,几乎每一集时长都超过1小时,最长的一集时长达到了1小时47分钟——相当于一部院线电影。单集时长的延长,让主创团队可以更好的把控故事讲述的节奏,进一步提升了内容的完成度,如果按照国产剧一集45分钟的方式剪辑,这部剧的集数很有可能会突破20集。
对于一部在长视频网站更新的剧集,集数的限制对商业化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非常明显的,更多的集数和更长的播出周期,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会员拉新作用,并且也更适合在大结局之前进行“超前点映”和打包出售——尽管该模式备受争议,但当下仍旧是最适合长视频内容的商业模式。
除了在剪辑上不够商业化,《漫长的季节》在剧情上“爽点”也不够密集,而是将大量的镜头用在了人物塑造上,大量生活化的内容,以及王响、彪子和马队长三个老头子插科打诨的剧情,都弱化了传统悬疑剧紧张刺激、环环相扣的紧凑感。
▲图/《漫长的季节》
当然,尽管在商业性上进行了极大克制,但《漫长的季节》成功让腾讯视频扳回了一局。“就像之前做《开端》在类型上进行了创新,《漫长的季节》的极高口碑,也为腾讯视频打造X剧场打开了想象空间。”前述制片人表示。
一直以来,悬疑剧集在市场上都有着稳定的观看人群,从早年间的《法医秦明》《无证之罪》,再到《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此次的《漫长的季节》,都印证了这一题材的稳定性,但也同样是受限于题材,观剧人群的天花板非常明显,“业内一直预估也就是3亿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市界」。
而《漫长的季节》作为辛爽三年磨一剑的作品,这一次主打已经是“生活悬疑”的招牌,将视野从各种凶杀、犯罪视角更多转向生活视角,通过插入更多喜剧色彩和生活气息,淡化剧集本身的悬疑属性。
这一次,好剧没被辜负
尽管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讲,《漫长的季节》仍是幸运的。
同样作为华语剧集的口碑佳作,当年《大明王朝1566》刚播出时收视率一塌糊涂,直接被下架尘封多年,《甄嬛传》刚播出时收视率仅1.7,远远不及《宫锁心玉》,《我的团长我的团》刚播出时被骂剧情不知所云,直到后来口碑才逆袭成为国产战争片代表。
相比这些前辈,《漫长的季节》能够在剧集刚刚完结就获得“第二春”,迎来播放量的快速上涨,已经是一种幸运。毕竟相比当年,如今的观众素养也在大幅长进,对于具有更高观影门槛的作品接纳程度也大大提高了。
正如好莱坞剧作家罗伯特·麦基在其作品《故事》中提到的那样,现在也许是有史以来对创作者要求最严苛的一个时代,当观众坐下来观赏一部作品时,他们可能已经看过了成千上万个小时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不仅受过无数知名大师经典作品的熏陶,也见过各种烂片、烂剧的陈词滥调。
在这样千锤百炼的眼界之下,所有伎俩都无法糊弄观众的双眼,他们会揪出你作品里的所有细节反复揣摩,不容任何人侮辱他们的智商。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慧眼如炬,能够在成千上万的烂片、烂剧中一眼找出那些用心打磨、可供推敲的作品。
从前期的口碑发酵,到完结后的热度走势来看,《漫长的季节》至少没有被辜负。
并且,凭借着极佳的口碑,这部剧展现出了极强的长尾效应。
5月1日,《漫长的季节》迎来大结局,5月2日起其播放量开始猛涨,在正式完结后反而持续一周单日播放量保持在2000万以上,成为近年来少有的先播后爆剧集。
豆瓣评分人数的走势也和播放量非常类似,在正式完结后不到一周内,豆瓣涌入了超过20万人打分。截至5月6日晚,该剧打分人数已经超过31万人,且仍在增长中。
有乐观的影评人士分析,这部剧在长尾效应的加持下,整个生命周期的热度可能会超过《隐秘的角落》。
“过去这样的好剧投资是要冒风险的,腾讯视频这次没有押错。而且对于一些创作团队而言,这部反响不好,就不会再有下部了。”某位曾供职于长视频平台制片人告诉「市界」,“现在显然越来越多观众会为好剧买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作者 | 曾 广
编辑 | 董雨晴
运营 | 贾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