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举债投资400多亿元项目拟增收的梦想,在市场无情的打击下惨遭滑铁卢,未完工项目还未出力先告巨亏,试问,公司还会将项目继续下去吗?
坐拥中国最大的干涸内陆盐湖——察尔汗盐湖丰富资源的盐湖股份曾被市场誉为“白马股”,2008年更是有幸一举跨入百元股的行列。
斗转星移,谁会想到10年后的“白马股”竟然转“黑”。公司股价更是跌入10元价位。如果以4月13日12.98元/股的收盘价计算,与10年前的最高股价(前复权)相比,公司10年来相当于蒸发了约1600亿元市值。
上市21年首亏
盐湖股份上千亿市值是如何蒸发的呢?同花顺(49.620,-0.01,-0.02%)统计数据显示,公司从1994年至2008年的净利润一直曾上升态势,公司净利润也从1994年的0.4亿元增至2008年的13.64亿元。
但是,在2008年之后,公司的业绩出现上下剧烈波动。先是于2012年净利润增至25.24亿元,此后,到了2015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至5.59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仅有1.47亿元。
到了2016年,公司净利润再次大幅下降至3.41亿元,扣非净利润直接宣告亏损1.24亿元。截至2017年,公司净利润更是首次宣告巨亏。
据盐湖股份2017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99亿元,同比增长12.88%,归母净利润巨亏41.59亿元,同比下降1318.77%。
富凯君发现,盐湖股份此次业绩亏损是自1997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是公司近4年营业收入最高的一年,可与往年不同的是,公司净利润却于2017年宣告亏损近42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盐湖股份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吴文好曾向媒体解释称,盐湖股份的本质并未改变,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困难是暂时的,盐湖资源依然是聚宝盆,未来价值依然很大。去年公司实际经营亏损并没那么多,其中包括30亿元的减值损失,正常损失只有11亿元左右。
另有公告显示,公司将业绩下降的原因归结为综合利用化工一、二期项目亏损较上年大幅增加,对海虹化工和三元化工硫化碱项目计提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增加等因素,四大项目总投资高达446.8亿元。
近年来,盐湖股份投入巨资打造盐湖综合利用项目,主要生产化工产品。可是,在公司投入巨资大搞项目之后,公司的业绩不但没能提升反而受项目拖累负债累累。
对此,曾有会计师评价,盐湖股份2016年在建工程高达284.44亿元,一旦转固(转固定资产),需开始计提折旧和增加相关费用,将削减利润,风险实际上不容小觑。
一语成谶,盐湖股份2017年的在建工程从2016年的284.44亿元减至了101.95亿元,但公司2017年的巨亏也有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贡献,最让人担心的是,公司尚有百亿元的在建工程躺在账面上。
吴文好向媒体解释称,对于大举投资决策,并非是公司管理层能够决定的。项目是经过专家团队论证、股东等多方决策才确定下来,并非盲目投资。盐湖资源除钾外,还有钠、镁、铝等阳离子物质,其中阴离子是以氯根状态存在。氯属于有毒物质,在开采过程中采出的氯,只能通过产业延伸手段转化为PVC产品。
事实上,早有报道称,为了巩固国内钾肥“龙头”地位,盐湖股份即便举债也在“大干快上”。其中,盐湖股份投资279亿元的位于青海省格林哈察尔汗盐湖的综合利用三期即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盐湖股份三期项目”)目前已经生产。但由于项目延期,导致盐湖股份三期项目财务成本增加,产生大量的贷款利息。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这会使得举债投资的盐湖股份三期回报率下降,甚至部分产品有可能错失市场,即投产就亏损。
年报遭深交所质疑
虽然盐湖股份为2017年的巨亏罗列了诸如:生产要素价格居高不下,钾肥销量的减少;海纳 “2.14” 、化工“6.28”安全事故的影响,2017年生产装置大部分时间处于停产中;市场景气度较高的PVC、烧碱、水泥等均未能生产,并进行相关整改投入,导致亏损数增加;煤炭和天然气供给不足导致化工装置不能满负荷运行;海纳、金属镁等项目大规模转固致成本增加。
但富凯君查阅年报发现,公司2017年的巨亏主要因素是源自2017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3亿元。
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发生在3个子(孙)公司,减值原因是资源配置不到位、生产设施老化、生产工艺不成熟等等。
其一,公司子公司盐湖镁业洗煤装置、焦化装置由于煤炭资源配置不到位,且原煤采购成本较高,造成生产成本高于销售价格,因此在报告期内计提15.19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7.62亿元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其二,公司子公司海纳化工建成投产多年,部分生产设施老化,出现减值迹象。因此在报告期内计提9561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海纳PVC一体化项目计提近3.7亿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其三,公司重要子公司盐湖镁业是主要亏损源,该子公司2017年亏损31.98元,占盐湖股份2017年的亏损有八成来自该子公司。
公司解释,该子公司亏损原因一是生产成本高于销售价格,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二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19亿元、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7.62亿元,合计近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