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知名私募李驰清仓中国平安的消息引发了投资圈的热议。虽然李驰表示“清仓不代表看空,而是有了更好的投资标的”,但资深投资者都在思考,保险股的投资逻辑是否发生了改变。
低谷
2021年,保险公司股价表现疲弱是不争的事实。
以中国平安为例,在2020年底创出每股93.22元的价格高点后,股价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截至上周五,中国平安股价为60元,相当于半年市值跌去三分之一,回调之深令许多投资者大跌眼镜。
不仅仅是中国平安,其实整个保险板块都倍感煎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年内下跌在20%左右,中国人保股价接近“腰斩”。不少投资者都在问,“保险公司到底怎么了?”
“从盘面上看,现在的保险股表现为主力不控盘。”一位市场技术派投资者告诉新金融记者,从筹码分布角度看,筹码锁定良好(即主力不卖出),相应板块和个股未来走势大概率向好,“但当前保险公司个股筹码锁定不好,既有李驰等看空卖出的,也有一直加仓的外资。说到底,就是市场各方对保险股未来有分歧。”
从这个角度看,当前持有保险股属于一个“磨底”的过程,但这个低谷会有多深,需要磨多长时间,也并非无迹可循。
负债
为什么保险行业今年表现疲软?业内公认的原因,是负债端表现不佳。
我们先来说一个概念,储户拿1万元到银行办理存款,对银行来说,这1万元属于负债,因为储户并不是把钱白送给银行,而且到期还要“连本带利”地拿回去。对保险公司而言,销售的保险单其实也是负债,客户买保险并不是把钱白送给保险公司,也是期待未来能有所保障。
因此,保险公司今年在负债端表现不佳,直白一点的说法,就是今年的保单销售情况不理想。
那么情况究竟有多差?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国内保费增速不到8%,而同期GDP增速则超过18%,即保费增长不及GDP增速的一半。而此前,国内保费增速大约是同期GDP的2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将保险行业称为“朝阳行业”,这种反转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保险行业“黄金期”的结束?
“今年有个特殊情况,就是1月份是新旧重疾切换截止日,保险需求在当时集中释放了。”天津一位保险代理人告诉新金融记者,新旧重疾险切换的目的,是为了产品定价更加科学合理,“但部分客户则希望锁定风险,因此在截止日前购买老重疾。”
兴业证券的研报也认为,1月份重疾险销售火爆,导致随后的2月份、3月份重疾等保障型产品滞销,大幅低于保险公司自身以及市场的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公司一季度的业绩。
不仅如此,保险从业者也因为疫情影响受到冲击。从行业发展历史看,国内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与线下代理人的规模增长是同向的,但从去年开始,线下代理人展业困难,这既有疫情造成人员交流不便的原因,也有居民面对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储蓄而减少保险购买的原因。与此同时,面对互联网给行业带来的调整,部分保险公司正在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同时减少对人力的依赖,但这种替代背后实际是经营模式的重大变革,恐怕不能一蹴而就。
因此,作为决定保险公司收入的负债端,无疑在经历重大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无疑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投资吸引力。
资产
对个人来说,如果赚钱能力减弱,那么理财能力就变得尤为关键。对保险公司来说,负债端疲软的现状如果短期内无法改变,资产端是否还有努力改善的空间呢?
虽然保险公司在不断拓宽资产配置范围,但债券和权益类资产依然是大头。特别是债券投资,部分头部保险公司资产配置比例甚至接近70%。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央行宣布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超过了市场的预期。原因在于,第一,管理层除了通过此举定向支持小微企业以外,还有对冲出口,稳住总需求的考虑;第二,降银行负债成本;第三,由于存在经济长期转型需求的考虑,对隐性债务的治理和房地产的调控高压还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预计未来是一个“结构性紧信用+宽货币”的组合,这个组合对债券市场是非常有利的。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也不乏新的增长点,养老产业链就是重点之一。今年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6月后将在试点区域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和最低资本要求等方面给予了保险公司一定的监管支持。此外还有养老社区、长期护理保险等新增侧跟进。
一位财务分析人士曾指出,“保险公司的投资如果只看财报,那仅仅是雾里看花,这并非是对保险公司的贬低,而是由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决定的。”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的实际收入与支出,比如保费收入、赔付支出、手续费与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支出,这些都与普通上市公司没什么两样,难点在于保险公司某些业务是建立在估算之上,比如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等,上述保险责任尚未真实发生,这恐怕就是投资人常说的“风险”。
可见,不仅仅是保险公司需要面对思维模式与科技进步的冲击,投资者也需要重新认识保险行业的投资逻辑,这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