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一年有余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何时落地?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6月份将正式施行的可能性很大。
业内人士表示,该征求意见稿主要是为防止这类产品引发流动性风险,也是为引导银行进一步按照资管新规正确转型。多位银行资管及理财子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落地将导致现金管理产品规模缩水,收益率下降。而银行除了面临存量整改压力,带来的阵痛还在于,这类理财产品的赚钱效应将大打折扣,从而影响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规模、收益“双降”成定局
征求意见稿一旦落地,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和收益率都将明显下降。
一家区域性银行资管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规模和收益率会“双降”,而且降幅不小。据他透露,这类产品的增速从去年夏天开始就已经放缓。
征求意见稿从投资范围、投资集中度要求、流动性、杠杆管控、估值核算和认购赎回等方面,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作出了规范和约束,与货币市场基金等同类监管标准保持一致。这意味着,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优势基本被“找平”,而且收益率波动性也会增强。“银行零售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期限和收益率是非常敏感的。”上述人士说,该行曾做过测试,将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下调10个BP,结果募集率下降了30%。
银行赚钱效应打折扣
一旦征求意见稿落地,则意味着数万亿元规模的现金管理产品将根据监管要求“回炉重造”。
一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说,现在市面上的净值型现金管理产品,为了增厚收益率,往往会投资大量不符合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资本补充工具等资产,同时拉长久期进行错配。今后,这些问题统统都要整改。
国盛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在资产投向上,今后银行理财的长期限债券配置需求将减少,短期限债券受益;低评级信用债将遭到抛售,会增加高评级信用债的配置。
对银行而言,未来很难再通过这类理财产品赚钱,从而影响中间业务收入。一家城商行资管部门人士透露,现金管理产品组合收益率很容易做到4%出头,在资产配置上并不费劲。“之前我们银行的产品配置二级资本债,再加一部分3A级信用债,就将组合收益率做到4%,信用风险也不高。”他说。
目前市场上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费率在30BP左右,这部分费率收入还会随着产品规模而扩大,基本上每年可以保持稳定增长,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贡献颇丰。“我们某家分行的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大约130多亿元,光这一块每年可以稳拿四五千万元收入。”上述人士透露。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之所以要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是因为这类产品与货币市场基金相似,也是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允许投资者每日认购赎回,容易因大规模集中赎回引发流动性风险,风险外溢性强。
银行业目前最为关心的便是新规的过渡期问题,这关系到机构是否有充足的缓冲期来进行整改。
征求意见稿称,将充分考虑机构承受能力,审慎设置过渡期,并规定符合要求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在过渡期后仍能够继续发行存续,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消除不确定性,防范银行在过渡期结束前集中抛售资产,出现“断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