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乡村太美了。”国庆黄金周,桐庐乡村游成为杭州旅游的一匹出圈“黑马”,不仅仅是从上海、嘉兴方向来的客人到桐庐“舍不得走”;连假日回乡的人也找回了“乡愁”:“居住环境、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不仅可以在稻田里摸螺丝、抓螃蟹,还可以走绿道、听蛙鸣……”
这一切,离不开桐庐自2018起实施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下称“全域整治”)。
“充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桐庐把‘全域整治’作为全域美丽的基础、全业振兴的动能、全民普惠的载体推动‘全域整治’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入实施。”杭州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力“全域整治”,桐庐画好“山水画”、念好“山水经”、唱好“山水戏”,打破对土地资源价值的传统认知,打开乡村地区“两山”转换新通道,推动基于土地民主自治共治,为桐庐打造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造充沛动能。
画好“山水画”
全域美丽筑基底
国庆长假,来自上海的车女士与朋友自驾到桐庐百江镇住了三天,“民宿门口就是稻田,田连着山,走着走着就上了绿道,像走在田园画里一样。”
让车女士惊讶的是:“这边的田地好像请人专门设计过一样,一大片一大片的,色块非常好看,随手一拍就是风景大片。”
事实上,看上去“浑然天成”的乡村图画,凝聚着桐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匠心”。
“我们在实施‘全域整治’过程中,一切围绕‘风景’做文章,改田成景、改地成景、改径连景,进一步扮靓桐庐乡村旅游的封面。”桐庐县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生态化、景观化为标准进行土地整治,百江镇聚焦抛荒地、低效地、闲置地,实施垦造水田项目700余亩,做到“改一块田成一块景”,改一片地形成农居新布局,并以田园绿道串联村庄、果园、田园、溪流,优化村与村之间、景与景之间及重点区块之间的路网布局,画好乡村“山水画”。
在联盟村榔树下自然村,因为“全域整治”,一棵百年香樟树“焕彩重生”,赢得村民“一片叫好”。
“以前,这棵百年老香樟被3幢上世纪80年代的破旧房屋团团遮挡住,周边环境也脏乱得一塌糊涂。”村干部告诉记者,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村里在征得村民同意后,对房屋进行了拆除,不仅打开了树下的观景平台,还改建成了乡村会客厅。“如今,村里的大小事,村民们都可在大树下商量;外面的游客来到联盟村,也可以通过这个展厅一览我们村的前世今生。”
通过“四改四新”,百江镇迎来蝶变新生,乡村的整体风貌、人居环境、产业环境也得到了整体改善。
“以前我们这个村环境非常脏乱差,现在看着外围的田整好了,内部的村居环境也发生了巨变。”村民告诉记者,如今,村道拓宽了、经年不用的闲置房拆除了,家家都在争相打造美丽庭院,思考着用“绿水青山”撬动“金山银山”。
念好“山水经” 全业振兴汇动能
“你们这儿太好玩了,我已经自觉帮你们广而告之到朋友圈了……”
每一天,听着来自远方客人的由衷赞叹,桐庐榔树下精品民宿“少东家”姜雷彬心里都美滋滋的。“多亏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我们村才变得这么美,我的父母在家门口也能安居乐业,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两年前,出生于1989年的姜雷彬回到镇里工作,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学生村官”,他亲眼见证了百江镇在全面实施“全域整治”前后村里的变化,“以前村与村之间的路都很窄,村庄的卫生条件也很差,现在不仅村庄变美了,未来的规划也是远景可期。”
面对家乡的“嬗变”,姜雷彬不仅心动,还积极行动起来。他说服父母,将家里的老房子拆除新建,并亲手从图纸开始,一砖一瓦打造了一幢3层楼的精品民宿。
“当时父母是不同意的,准备要用辛苦攒下的钱给我在城里买婚房。”姜雷彬告诉记者,一些村民在看到村庄环境的大变样后,也有办农家乐、开民宿的想法,“但大家都在观望,我对全域这块工作比较了解,也有信心,觉得理应给村民们带个头。”正是他对乡村振兴事业的一片热忱,最终说服父母改变了主意。
如今,随着姜雷彬一家的民宿开张,父母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民宿老板”。在离他家不远的前溪河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中的龙鳞坝、蛇形坝、淡水金滩等生态修复节点均已落地,并串起了一条1.5公里的最美亲水嬉水带,成为当地一处“网红打卡点”。在一家人的辛勤打理下,榔树下精品民宿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开业3个月的营收也已超过10万元。
不仅仅是乡村旅游美丽经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还带动了桐庐的规模农业发展和低效用地盘活,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桐庐新合乡,2018年以来,当地通过全域整治,开展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320亩、垦田造地500亩,在形成农田景观集中连片格局的基础上,对柴雅线沿线700亩农田进行了跨村统一流转。
“通过农田流转,我们招引了艺福堂茶叶公司,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新合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乡4033.38亩耕地流转率达85.3%,已有茶叶、香榧等块状种植园共4000余亩,农旅融合趋势进一步显现。
在盘活低效用地方面,“我们出台了建设用地复垦盘活政策,盘活的指标,由县里回购指标,并将回购资金从原先的45万元/亩提高到80万元/亩。”县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一激励,桐庐近三年复垦盘活建设用地指标2800亩,不仅确保了新制造业“万亩空间”落地,还推动了低小散企业腾退向重大产业平台、小微园区集聚。
其中,新合乡对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园区内企业实行腾退盘活、集聚发展、提质增效的改造措施。仅2019年,收储13家162亩,其中30亩建设制锁小微工业园,130余亩进行建设用地复垦,为本乡农旅产业精准布局提供用地保障。新合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制锁小微园建成后,年均税收可达6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将由原先的7000元/亩提升至20万元/亩。”
唱好“山水戏” 全民普惠新动能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个系统工程,过程需全民参与,成果更要全民共享。”
怀着这一出发点,桐庐积极鼓励村集体创新土地民主管理模式。
通过村里的“合意庭”民主议事平台,桐庐合村乡后溪村组建后溪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全体村民以“众筹入股”模式,筹集资金152万元,开发竹溪乐园项目,成功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
“目前,在桐庐已经形成了‘斗笠议事’‘清风议事会’‘合意庭’等多个乡村自治品牌,村民们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国土空间优化、土地资源整治、村庄生态修复等工作,进一步激活基层自治创新能力。”桐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桐庐通过推动社会治理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的行政村已达35个。“像合村乡后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采用‘保底+利润分红’形式,每年保底30万元,并按经营情况进行20%分红。仅2018、2019年,后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万元。”
除了直观的“钱袋子”收益,村民的获得感也与日俱增。
目前,桐庐结合空间规划编制,与全县乡镇(街道)共同开展“一村一梳理”,全面掌握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农村用地需求等情况,深挖土地空间潜力提质增效,实现缩减村庄用地、集聚产业平台等。
“通过梳理,了解村里的资源家底与发展长短板,这使我们能更科学精准地用好‘全域整治’的收益。”桐庐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桐庐镇、村两级已通过全域项目获取资金6.8亿元,“我们将全县50%以上的土地整理资金、20%以上的盘活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保障农村便道、公厕、小桥、停车场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比如,百江镇联盟村通过土地整治获取的4000万元资金用于建村道、小公园、乡村会客厅等基础设施;新合乡整合涉农资金打造了4500米的乡村农耕便道、15000米的茶乡古道串联各个村落。
针对村民建房指标落地难,结合全域整治,桐庐积极实施空心村整治和零星宅基地复垦集聚,已复垦宅基地1200亩,部分指标用于落实村民建房安置点21个,目前已建成4个杭派民居、12个富春民居,惠及村民357户。
“通过‘全域整治’,我们累计复垦建设用地2800亩,产生的指标优先保障新兴产业项目39个、农居点建设21个,村集体增收6.5亿元。”县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充分享受到“全域整治”带来的“利好”后,相关工程已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72.9%,累计实施项目23个。
未来,桐庐将以“全域整治”为抓手,抢抓国土空间规划、全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试点机遇,推进“多规合一”,绘好发展蓝图,在破立结合重构乡村“三生”空间的基础上,持续扮靓美丽杭州的乡村封面,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助力桐庐全域富裕。
(记 者 刘园园通讯员 李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