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前夕,顺丰同城选择抱团阿里。11月30日,顺丰同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拟通过香港IPO发行将近1.312亿股H股,每股发售价为16.42-17.96港元,预期将于12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和哈啰出行均为其战略投资人。较之达达集团与京东,顺丰同城也找到了流量“大树”。资源再次投注头部企业,同城即配赛道将迎来怎样的变局?
阿里成投资人
据了解,顺丰同城拟通过香港IPO发行将近1.312亿股H股中,香港发售股份1311.82万股,国际发售股份约1.18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同城上市前,引入了阿里、哈啰出行作为基石投资人。根据公告,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认购金额为8.51亿港元,按照最低发售价16.42港元,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将认购的H股总数为5184400股,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其占已发行股本约5.55%。哈啰出行认购金额为3879万港元,在相同标准下,其认购的H股总数为23622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25%。
哈啰出行与阿里也很亲密。资料显示,在11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获得来自阿里巴巴的2.8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和阿里。这既是阿里首次入股,也是哈啰出行在今年获得的第二笔融资。
较之达达集团背靠京东,顺丰同城也寻找到了可借力的电商大户。不过,顺丰同城在公告中强调,阿里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存在,不会拥有顺丰同城的董事席位。
获得流量靠山
上市前一拍即合,三方均希望能借助对方资源进行协同契合。例如顺丰同城与阿里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供应链、物流配送、软件技术等领域。而这些环节,也是顺丰同城试图强化的环节。
事实上,为了扩大单量形成规模效应,即配企业的营销成本和配送成本一直是开支的大头。以达达集团来说,在三季度,达达集团总成本和费用合计22.8亿元。而近几年顺丰同城营销费用同样增幅迅猛,从2018年的1220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1亿元。相对应的,其客户群体也显著增长。活跃商家由1.3万增长至16.7万,活跃用户由41.1万增至约510万。
2020年用户和商家群体明显扩大,部分原因还来自疫情对即时配送的催化。然而,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顺丰同城近几年在商家端和用户端的增速有所放缓,2018-2020年,其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58.3%、253.5%和208.7%,而订单量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24.1%、105.7%和152.5%。
因此,当阿里的同城零售生态向顺丰同城打开,将为后者带来更多流量和业务上的拓展机会。数据显示,在“双11”期间,参与半价销售活动的饿了么商户数量就达到了130万家。意味着顺丰同城不仅能接入庞大的商户池,还有机会深入医药、酒旅等领域。
而顺丰同城与哈啰出行的合作,则先集中在运力侧。据介绍,双方合作将率先在两轮换电基础设施展开,未来会往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延伸。根据顺丰同城公告,哈啰出行正就各项新兴本地服务及产品进行试点测试,包括到店服务平台、网约车服务、酒店预订、移动杂货店及在线广告服务。
同城竞争加剧
伴随着未来骑手人力等成本上升,同城即配赛道的投入只会不断上涨。从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的亏损总额从3.28亿元扩大到7.58亿元。2021年前5个月,顺丰同城已亏损3.53亿元。
于顺丰同城而言,引入阿里能为自身发展空间增加更多说服力,争取资本市场对即配行业的信心,而阿里获得来自顺丰同城的运力补充,既能稳定平台末端履约能力,还能结合哈啰出行为同城生活业务加注更多砝码。
据阿里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85.2亿元,同比减少39%。对此,阿里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企业对正展现稳健业务增长的关键策略领域投入的增加,而其中便包括本地生活和社区商业平台。在三季度,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收入为95.1亿元,同比增长8%,占总营收比例略降至5%。
再添一位战略伙伴,从侧面也印证阿里为守住同城业务领地的紧迫。可以看到,今年美团在三季度依然保持了稳健,餐饮外卖、到店酒旅等业务均有增幅。财报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美团的年交易用户数达到6.7亿,活跃商家数达到830万,用户年均交易笔数达34.4笔,同比增长29%。
与此同时,京东也在同城零售上添加弹药。在“双11”前夕,达达集团承接京东“小时购”业务,通过主站首页嵌入的方式获得京东主站的流量扶持,以更短的时效来抢夺用户的下单首选。据达达集团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的12个月,京东到家平台活跃用户人数达到5710万。
而此次阿里选择顺丰同城,将资源向头部企业倾斜,意味着闪送、UU跑腿等即配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快递专业人士徐勇认为,阿里与顺丰同城选择合作,在细分赛道上会形成差异化,旗下业务如蜂鸟即配和顺丰同城间的竞争概率较小,主要以资源调度利用、协同为主。“未来市场在服务个性化、细分化、公平化的情形下,资源共享、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上下游会进入产业链阶段,单一的企业或供应链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了。”
(北京商报记者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