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主办、科锐国际承办的“一带一路”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调研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科锐国际董事长高勇,科锐国际党委书记崔爱琳、科锐国际副总裁陈崧,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法系主任王霞,医渡科技人力资源副总裁肖世枢,指增科技联合创始人张昕昕,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孙雪凌,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员部部长孔祥中,以及来自20多家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路径。
2023年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这一全球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截至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共有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惠及全球60%的人口,占全球GDP的30%和全球能源储备的75%。而这背后,全球化人才供应链布局、全球化的人才融合机制成为了全球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驱动力。
科锐国际董事长高勇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建设、产业链的整合,人才成为国际竞争的优势资源,人才全球化流动也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全球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探索新增长点,在这其中,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能否跟随企业出海,提升全球化交付的能力,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高勇认为,兼具中国特色,拥有全球化综合服务能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是未来趋势,也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科锐国际副总裁陈崧重点分享了科锐国际“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的实践。近年来,在国际化的基本战略指引下,科锐国际不断升级全球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海外业务发展,重点围绕“一带一路”企业提供全球化人才招引与配置。陈崧详细介绍到,全球化的网络布局、本地化+海外团队的协同配合,使得科锐国际能够提供出海前、出海中、出海后的全流程的人力资源招聘和管理服务,以帮助出海企业达到对当地市场、客户的快速响应。为更好助力中国企业顺利出海,陈崧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战略决策出海前,企业需要做充足的调研,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海外人才地图、竞争格局等;其二,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人才战略,快速搭建管理团队,创建人才储备策略及雇主品牌策略;第三,需要提高HR 部门运营效率,如进行HR 信息化升级、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员匹配模式,从而提升组织的灵敏性和韧性,增强竞争力。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的需求不断增加,步伐不断加快,合规成为掣肘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一环。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法系主任王霞认为,合规是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的前提,合规管理能力也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王霞主要从母国合规、东道国合规、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规、企业社会责任合规四个方面作了阐释,她建议,对于出海的中国企业,要充分了解并遵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谨慎选择投资方向和地区,在出海时履行法定程序,提前了解东道国外资准入规则和政策法律环境,重视反垄断审查等,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在东道国落地生根。
医渡科技人力资源副总裁肖世枢分享了医渡科技国际化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挑战与实践,作为一家大数据医疗科技型公司,医渡科技从2020年开始开启了出海旅程,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价值观重塑、高管团队的融入与打造、对出海团队的管控机制成为出海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医渡科技坚持“战略全球化、经营本土化”的方式,深入理解当地用户所需和习惯,并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出台了内部的管理制度,更好助力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落地。肖世枢总结了出海的几点心得:首先,要“法治”而非“人治”;第二,要建立授权体系,明确权责,适当放权提升管理效率;第三,通过股权/期权的方式,让公司内的决策权和执行力取得良好的平衡;第四,建立本土雇主品牌形象,更快融入当地市场。
企业出海之后,在海外员工的薪资、个税、休假等方面的管理相对复杂,指增科技PayInOne联合创始人张昕昕以新加坡的实战案例做了深入分享。张昕昕拆解了企业在落地新加坡过程中面临的成本、时间周期、团队人员落地等方面的痛点,具体到人员的招聘、入职、管理、薪酬、遣散,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阻碍企业的出海进度。作为专注于全球雇佣与薪酬管理领域的企业,指增科技致力于为10余万中国出海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与会嘉宾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如何为一带一路出海企业保驾护航的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最后,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为调研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今天的调研会从法律层面、实践层面、文化层面等进行了跨界交流,展现了当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走出去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不容易!“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动了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正在国际舞台上绽放,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力量,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在伴随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同时,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国际化水平。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形成合力,打造一揽子服务项目,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