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上有很多老病号,被证监会处罚、被交易所谴责、被媒体拆穿套路都“脸不红、心不跳”,一门心修炼割韭菜大法,心里的想法大约是:能捞到钱,还要脸干嘛?
于是,很多投资者偏爱“小鲜肉”,不仅炒次新股,对于上市时间三四年,大股东还没来及减持的公司,也抱着一种幻想:看在大股东和高管还没套现的份上,好歹公司能收敛一点。
但是,有一家公司,实在是刷新了我们的三观,上市圈钱都不走心。上市才两年多,大股东还没来得及解禁减持,就被证监会约谈、被交易所通报批评,违规事件一箩筐。
这家公司就是道森股份(14.160,0.04,0.28%)(603800.SH),2015年底才上市。
违规这条道路上,道森股份堪称是年轻的老干部。
扭亏为盈且慢开心:道森股份业绩早已亮红灯
道森股份,2015年12月10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石油、天然气及页岩气钻采专用设备。
上市首年,就上演了业绩变脸的大戏。2015年、2016年,公司营收分别下降38.55%和29.41%。净利润更是少的可怜,2015年只有2356万元,2016年巨额亏损6287万元。
#FormatImgID_0#
2017年,由于北美油气投资的复苏,道森股份业绩终于有所起色:全年营收8.3亿元,同比增长了99.3%,净利润2727万。不过,2017年的利润含金量并不高,扣非后的净利润只有1319万,比2015年的2623万下降49.7%。
虽然业绩扭亏为盈,但这么一点净利润支撑得起20多亿的市值,还是相当有压力。
上市后股价也从打开涨停板的最高点59.92元不断下滑,截止2018年4月4日的收盘价,股价折损近七成,逼近破发,市盈率仍然高达101倍。
下图为道森股份股价走势(周线):
#FormatImgID_1#
其实,最关键的还不是业绩差。在上市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道森股份因为信息披露多次违规,受到了证监会的约谈和交易所的公开批评,“违规道路上年轻的老干部”这一封号实至名归。以下是面包财经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相关事件表:
#FormatImgID_2#
接下来我们逐个看一下:
控股股东占用非经营行资产
2016年度,道森股份向控股股东江苏道森投资有限公司多次提供借款,累计发生额为1800万元,构成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反《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而且道森股份没有对上述关联资金拆借行为履行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直至2016年11月28日,上述被占用资金本息才全部归还。上交所对此进行了公开批评,同时证监会也出具了警示函。
违规使用募集资金 违规借款给董事个人使用
2016年1月18日,道森股份股东大会上通过了使用部分闲置资金的议案,将使用3亿元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公司确实在规定时间内购买了两次金融理财产品,但总金额却超过了3亿元,分别超出授权额度5139万元和3500万元,但道森股份却未能及时就超额部分履行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上交所对此进行公开批评。
而在此之后2017年1月9日,道森股份又将购买理财产品所获得的利息收入326.16万元借给董事乔罗刚个人使用,直至2017年3月15日才将相关款项归还。证监会不但出具了警示函并对相关高管约见谈话。
更早之前2016年4月26日,道森股份在董事会审议中通过了将在12个月内使用募集资金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直到2017年5月5日道森股份才将上述5000万元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导致募集资金逾期归还,且归还的资金账户与划出账户不一致。上交所同样对此进行了公开批评。
获得大额政府补助没有及时披露
2016年度,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共计645.57万元,占到公司2015年净利润的23.38%,达到临时公告的披露标准。但公司没有对政府补助事项进行临时公告单独披露,仅在2016年的年度报告中进行了披露,信息披露不及时。
对于以上行为上交所也在做出了相应的处分决定:上交所对苏州道森钻采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东江道森投资有限公司、时任董事长舒志高、董事兼总经理邹利明、财务总监杨国英、董事会秘书张新玉予以通报批评。
#FormatImgID_3#
看完以上各种花式违规,道森股份的管理和信披水平成色如何,明眼人都能做出判断了。但这并不影响公司吹嘘自己的管理能力。
在2017年的年报中道森股份称:公司有6大优势,其中包“人才及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队伍,还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高度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
人才及管理优势?经验丰富?高度稳定?
恐怕是违规经验丰富、违规水准高度稳定吧?上市才两年多,违规这么多次,确实是“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