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究竟见效没有?银行业目前是在过“大年”还是过“小年”?
2020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出现了陡降,股份制银行的“模范生”招商银行的净利润增速由2019年的15.3%急速降低到4.82%,几大国有行在2020年内前几个季度的利润增速几乎全部为负,这在M2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银行在让利于实体经济。
但事实又如何呢?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银行业的利润占比依旧达到了42%,这个数据其实没什么变化,考虑到M2的扩大和整体利润水平,其实银行业的净利润增幅还是很惊人的。要知道,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企业500强中,银行业的利润占比只有16%。
要说原因也很简单,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让银行业赚如此多的钱,国外的银行大多营业成本很高,中国的银行更像半机构半企业的结合体,能在存贷利差上“躺着”赚钱。因为中国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市场又存在庞大的流动性,所以中国的银行业就是靠规模也能赚钱。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比重在全社会融资中占比太大,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房地产业甚至一般消费行业,银行信贷成本是主要的财务成本,所以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可以轻松占据所有企业利润的四成以上。在全球最赚钱的银行排名中,中国的几大国有银行都能排进前十。
所以,监管部门一再强调要让银行让利于民,让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在疫情对实体经济影响巨大的情况下。2020年,银行业也确实展开了让利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的具体举措,至少净利润增速降低了。但到了2021年一季度,情况又如何呢?我们突然发现,一度失速的银行业又开始高增长了,如招商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速已经达到15.18%,平安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速已经达到18.53%,兴业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速已经达到13.67%,即便是几个国有大行,一季度业绩也开始在加速复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