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两省区通过科技特派员牵线搭桥,在多地合作搭建技术创新中心、农村创业基地等载体,不但凝练推广科学生产管理技术体系,而且形成了长效发展机制,很好地助力了产业发展。
曾明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
秋天雨后,六盘山腹地成了云雾的故乡。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来自福建厦门的科技特派员乐文带着工人小心翼翼地播撒羊肚菌种。秋种冬收,这已是今年第二茬播种。
乐文是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去年挂职到泾源扶贫,负责羊肚菌、赤松茸等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引进推广。短短半年时间,随着羊肚菌首次试种成功,泾源县实现了食用菌产业零的突破。
“这里具备全国数一数二的食用菌种植条件,我要努力把杨岭村的500亩花田打造成羊肚菌小镇。原计划服务一年,现在又申请延期一年。”乐文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从武夷山到六盘山,从闽江畔到黄河边,闽宁协作轰轰烈烈开展了25周年。在宁夏,像乐文这样来自福建的自然人科技特派员共有8名,法人科技特派员5家。大棚里、田野上、厂房内、林草间,处处留下了科技特派员的身影。
跳出单向帮扶,瞄准产业互惠,闽籍科技特派员围绕宁夏特色优势产业,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谱写了壮丽的时代颂歌。
跨越千里联手,聚焦重点产业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以此形容跨越了2000多公里的闽宁科技特派员协作,再生动不过。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由福建支援宁夏。福建科技特派员针对宁夏食用菌、葡萄酒、肉牛等重点产业发展技术短板和瓶颈,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示范和指导服务。
“我来固原市彭阳县15年了,从起初的各种不适应,到现在的万般不舍得,已经成为一种情结。”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教授林戎斌如是说。
彭阳县2007年开始尝试发展食用菌周年生产,苦于没有技术,碰了很多钉子。林戎斌作为福建省第三批援助宁夏的科技特派员,克服了黄土高原海拔高、空气干燥、冬季严寒等条件,在彭阳县一住就是几个月,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高温期死菇、绿霉较多等问题。
随后,他又帮助当地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引进自动化无菌接种生产线等设备,探索企业农户受益的产业模式,提出发展反季节栽培的营销策略,大大提高了彭阳县食用菌生产水平。
在林戎斌和彭阳县科技局共同争取经费建立的闽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如今,仅杏鲍菇单产量就提高了20%,杏鲍菇、鸡腿菇等品种通过了有机认证,“六盘山珍”品牌美名远扬。
聚焦重点产业,加速成果转化。这是福建科技特派员的核心任务。
依托这一群体,宁夏奋力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如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协会、宁夏犇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单位,与福建相关单位积极对接,并加大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优新品种。
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曾明将这种关系形容为“纽带”。“以前大家也想把产业搞红火,但一无技术、二少渠道。”他说,闽宁两省区通过科技特派员牵线搭桥,在多地合作搭建技术创新中心、农村创业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载体,不但凝练推广科学生产管理技术体系,而且形成了长效发展机制,很好地助力了产业发展。
健全政策体系,培育创新生态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伟大的实践,它能够22年里枝繁叶茂,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持是根脉。
自2002年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宁夏始终在探寻这项制度的“保鲜”之道。记者注意到,陆续出台的文件都在强调注入新鲜血液。
《自治区关于坚持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明确了科技特派员选派政策、扶持政策、支持力度,并鼓励充分发挥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作用,吸引区外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而《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特别指出,支持区内外科技特派员以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带管理进行技术入股或成果转让等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开放有序的创新生态,为福建科技特派员在宁夏不辱使命、成就事业铺就了一条大道。
泾源县4名来自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和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挂职干部,主动申请成为宁夏科技特派员,将先进作物种植技术和成果带到农业生产一线。“他们的加入,对拓展我区科技特派员来源范围、提高高层次科技特派员比例、优化队伍结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曾明表示。
更多福建籍企业则带着资金和技术入驻宁夏,并且积极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2013年,福建莆田人林玉清通过闽宁协作来到宁夏西吉县考察调研,当即决定来宁创业。他在该县闽宁产业园区投资成立了宁夏神力骑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3月又投资成立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艾草相关产品开发及生产销售。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林玉清的企业已发展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艾草种苗繁育和种植基地,也是最大且产业链最全的艾草农业产业化企业。他通过开展订单农业推广艾草种植,在两个乡镇建起了扶贫车间,带动建档立卡户务工4000余人次,帮助农户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林玉清说:“这里欠发达,但意味着很多领域都有发展空间,是创新创业的好地方。”
推进深度合作,谋求共赢发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十三五”以来,闽宁科技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及技术服务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描绘出一派协作新图景。
闽宁谋求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法人科技特派员宁夏青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联合组建了宁夏青源食药用菌技术创新中心,校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培育技术人才,协助开发产品;企业为校方提供实验和学生实习场所,并给予科技成果效益奖励。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闽宁协作以来,两省区科技厅利用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加大人才技术培训力度。林戎斌以一人之力,就邀请了福建食用菌专家33批56人次来宁培训,同时,组织21批次近百名宁夏科技特派员和技术骨干赴闽学习。1500多人次经林戎斌授课指导,现在,这些人已成产业的中坚力量。
闽宁更谋求合作的互利与共赢。“我们是真正意义上闽宁协作的‘孩子’。两省区第22次联席会上,永宁县人民政府和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由两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我们公司。”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龙谈及公司成立的历史,满是自豪。
汲取着闽宁两地营养,这家科技特派员企业飞速成长,目前年产双孢菇1200吨,产品畅销西北各省区。
站在新起点,作为闽宁科技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特派员该如何继续推进协作,成为相关部门深思的问题。
对此,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杨勇军将其总结为“三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以此为遵循,深入推进、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创新发展。
他表示,宁夏将继续选派福建科技人员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精诚合作;探索福建科技人员与宁夏科技特派员共同组建战略联盟和创新联合体,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创新创业;建立科技管理部门不定期会晤和沟通机制,定期组织交流活动。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于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