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斤10元,不好吃不要钱!”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将吊红摆在竹篮里沿街叫卖。“今年的产量比往年要高,我们柿林村的吊红皮薄汁多,用嘴吸着吃,还有回甘哩,有的游客会顺便买一些板栗、笋干菜、番薯枣子等土特产。”74岁村民沈瑞明在柿林村摆摊多年,他告诉记者,双休日游客多时一天可以卖10公斤左右吊红。
大岚镇旅游办工作人员沈银燕从小在柿林村长大。在她印象中,自打记事起,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种吊红、卖吊红。吊红树也相对好打理,除了不定期清理杂草、修剪枝条外,几乎不用人工干预。
唯一比较麻烦的环节就是采摘。吊红树一般有两三层楼高,给采摘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但这难不倒勤劳智慧的村民,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发明了一些简易的小工具,协助摘果:一种是带网兜的竹竿,一般需要有采摘经验的人系好安全带爬上树,伸出竹竿用网兜去套吊红,伸竿一套,吊红应声落网,底下的看客一片欢呼;另一种是顶端分叉的竹竿,摘果老手沈瑞明当场给记者演示了全过程。只见他抄起竹竿,瞄准挂有吊红的树枝,往上一叉,树枝就卡在竹竿的分叉里,接着他反手用力一拧,树枝应声折断,连枝带果被摘了下来,整个过程快准狠、一气呵成。不一会儿,沈瑞明就摘下几十个吊红。
据了解,大岚镇柿林村种植吊红历史悠久,是浙东著名的吊红产区。全村目前吊红栽种面积200多亩,年产量10多万公斤,产值80多万元。
■延伸产品受追捧
虽然吊红味甜且富有营养,但因含有鞣酸,与普通水果相比,不宜过多食用,与高淀粉、高蛋白、高钙食物也不宜一同食用。此外,吊红的皮较薄,容易腐烂,不易储存。
“以前卖不掉的吊红只能眼睁睁看它烂掉,十分可惜。”沈银燕说。后来,村民开始制作柿团以延长储存时间,具体做法是将吊红去皮之后,摊晒在竹筛上,经过多日阳光晾晒,柿团紧缩呈红褐色后,才算制作完成。这样制作而成的柿团吃起来甜香软糯,配茶或是当零嘴再合适不过。“现在村里有些店家为了吸引游客,还会做柿子蛋糕、柿子酱、柿叶茶、柿子咖啡,承载一代代人回忆的吊红就这样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味道。”沈银燕补充道。
但是,这类延伸产品产量有限,附加值也不高,对于山村农户来说,不过是增加点零花钱而已。
为了探索山乡共同富裕之路,大岚镇积极发动乡贤的力量。该镇乡贤——宁展(宁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杰,投资3000万元建设柿子酒加工研发销售中心,收购柿林村以及周边乡村的吊红作为酿酒原料,将中国白酒传统工艺、白兰地工艺与自主研发的微生物技术相结合,经发酵、蒸馏等多道工序制成柿子酒,入口香气馥郁、醇厚绵甜,较好保留了吊红的果香。
这几天,陆续有村民挑着自家剩余的吊红,送往位于柿林村村口的收购点。截至目前,宁展公司已累计收购周边300户村民的吊红10多万公斤。此举不仅为山区吊红解决了销路问题,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还推动山区农产品走向深加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随着我们产能的提高,农户投售的吊红数量,户均有75公斤至100公斤,比前几年增加了近一倍。今年,我们预计收购15万公斤吊红,三四百个大缸同时发酵,争取年产柿子酒5000多公斤。目前,这套加工技术已被带到了四川凉山。”吴杰介绍,柿子酒发酵的关键一步,就是将吊红中的果糖转化成乙醇,需要添加特殊的菌种进行发酵。这个菌种还得保证果肉在发酵过程中不烂,酿出来的酒各项指标不超标,所以光是发现培育这一菌种就花了6年的时间。酿造过程分为取蒂、清洗、捣碎、加菌、入缸、封存、发酵、静置等多道工序。其中,发酵一年后开始蒸馏,之后再静置一年才能售卖,其间还需不时开缸,查看发酵情况。“发酵进程会根据温度和湿度有所变化,所以需要视情况进行搅拌,让其能够充分发酵。”吴杰说。
“原来卖不出的吊红只能腐烂,现在村民还可以卖给酒厂,多了一条致富的路。”原柿林村党支部书记沈炳荣说。如今的柿子酒正成为美丽柿林的代言人,成为传播古村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美景带动乡村游
“这几天,我们客房差不多订满了,尤其是双休日,需要提前预订。‘十一’期间,营业额每天在1万元以上。”作为回乡创业的一分子,民宿“怡林居”老板娘沈秋平介绍,预订客房的游客大多来自上海、杭州、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宁波游客也不少。
除了住宿,用餐也很紧俏。眼下,柿林村23家农家乐的预订势头非常好。采访当天,记者看到来柿林村农家乐用餐的游客一茬接一茬。“现在正值旺季,近期都不愁客人,土鸡、笋干炒肉、溪鱼、烤土豆等农家特色菜最受游客青睐。”兴隆饭店的老板娘“燕子”几年前从父母手中接下了这家餐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来自宁波城区的梁先生带着86岁老母亲,自驾来到柿林村游玩,那天刚好用完午餐。他告诉记者:“我从电视上看到柿林村的吊红红了,趁着老母亲还能走动,来尝尝正宗的吊红,看看这里的古村风貌,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我还带来了无人机,趁着好天气,多拍一些美景照片。”
同时,大岚镇也借柿造节,做足了吊红文章,除了每年举办的丹山赤水柿子节外,还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来吸引游客,如休闲集市、美食节、网红景点打卡、“柿林红韵”短视频摄影比赛等,大大提升了当地农产品与民宿的知名度。
秋风里,这片位于浙东的古村落,正藏着四明山上最动人的秋色,等待游客来挖掘。
(记者董惊鸿实习生顾奕君通讯员殷明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