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报记者/李爱
近日,15年前怒江边上那个溜索过江求学的女孩余燕恰再次回到公众视线,今年六月大学毕业的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时间回溯到2007年,一则云南怒江边上,孩子们每日需要靠一只滑轮、一根绳索“飞渡”过江求学的线索吸引了江苏电视台的注意,包括王小蓓、于平、戴玲燕、陈振宇在内的四人报道分队,联合云南电视台记者一同前往两千公里开外的怒江峡谷深处寻访,随后,全国20多家媒体联动,一场关于“用爱,架起希望之桥”的公益行动开启了。
(资料图片)
年幼时溜索过江的余燕恰 图源:江苏新闻
2007年戴玲燕与余燕恰交谈
悬在飞索上的人生
15年前,第一次前往布腊村的旅程,留给报道分队的初印象是难以名状的震撼。
他们从昆明出发,横穿横断山脉、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之地,在颠簸了56个小时之后,一行人才最终抵达终点。途经最多的是依山而建的公路,一边是陡峭的崖壁,另一边是湍急的江水。陈振宇记得,有时经验老道的司机师傅会突然刹车后退,等待几分钟后,只见巨大的石块从山上滚落,一行人只得下车将石块推滚至江中,才能继续前行。怒江上,石块阻断江水形成回旋的白浪,“水冲下来,撞到石头上又反弹回去,就像一条条上下不安蹿动的鱼一样”。
2007年陈振宇在马吉乡拍摄 受访者供图
正因为见识了当地环境的艰险,当看到布腊村的村民们,一次又一次淡然地从湍急的江面上飞速滑过,特别是余燕恰“坚强的小身影在江面上不惧风浪地前行”时,戴玲燕和陈振宇都再难将这一幕从心底抹去。
这看似惊险的一幕,对于当地人来说早习以为常。四人报道小分队中带队的王小蓓后来在一篇记者手记中写道:“在马吉,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这样的滑轮,三四岁的小孩子,一般都是被父母绑在身上送过江,等到了五六岁,就得自己学着独立飞,全家老小怎么说一天也得在江上飞个五六趟。而凡是跟生活有关的一切物品,也得从溜索上过,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有老乡背着一口锅、一个沙发,或是一台彩电,甚至是一头猪‘从天而降’的时候,大可不必吃惊。”
为了上学,余燕恰和同村的孩子们每天至少需要溜索过江两次。那天,一行人正在布腊村小学走访,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江面上传来滑轮摩擦钢索发出的声响,转头看去,眼前的这一幕让戴玲燕至今仍记忆犹新:像沸水一样翻滚着的江面上,一个粉红色的小小身影出现在葱郁的山林之间,年幼的余燕恰用绳子和滑轮将自己系在钢索上,伴着嗡嗡的摩擦声向对岸“溜”来。彼时,扛着摄像机的同事陈振宇闻声迅速将镜头对准江面,记录下了这一幕。
然而年幼的余燕恰体重较轻,惯性尚不足以直接把她运送到对岸,在临近终点的位置悬停了下来,小燕恰只得用两手抓着钢索一点一点往前爬,在场围观的一行人都不禁捏了一把汗。
很快,戴玲燕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也尝试了溜索过江,早一步过江的大姐,在途中时不时向着戴玲燕挥手,试图缓解她的紧张情绪,但当身体真正被挂上溜索的那一刻,戴玲燕还是没法淡定下来,钢索和滑轮之间发出激烈的摩擦声、高速滑行带来的呼啸风声、身下湍急的江水声,那是“短暂的十秒,也是漫长的十秒”,她全程紧闭双眼,记下来的只有这些惊心动魄的声响。
钢索连接起的一端是余燕恰的家,另一端就是她就读的布腊村小学。那时,刚上一年级的燕恰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陈振宇还记得在燕恰家里拍摄时,小女孩总是默默地搬一张小凳子坐下,趴在一张大凳子上写作业。
采访时余燕恰的母亲正在给女儿冲洗脚上的泥巴 受访者供图
燕恰的母亲你四堆同样是一个腼腆的女人,戴玲燕记得初见面时,你四堆一边抱着小燕恰在水龙头下冲洗她沾满泥巴的小脚丫,一边操着方言说,无论如何都希望小燕恰能一直上学,每年挣的钱都多存一点,让她将来能去读大学,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从你四堆的眼底里,戴玲燕读到了一份执着的坚定。十多年后,这位母亲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将女儿送进了大学的校门。
牵起未曾谋面的友情
在遇见余燕恰之前,从江苏赶来的这支四人报道分队还怀揣着一个南京女孩寻访笔友的梦想。在南京梅山中学就读高三的熊捷,和一个不曾谋面的女孩已互通书信七年,两人的缘分始于一场捐赠。
2000年,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熊捷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向生活在怒江州马吉乡的小朋友捐赠了衣物和学习用品,还写了封不知会寄到谁手上的信,并在信中留下自己的通讯地址。不久,熊捷收到来自远方的回信,回信的余丽芳是一个傈僳族小姑娘,与她年龄相仿。伴着一封封书信,两人成为了遥远而又亲密的朋友。
在熊捷的家里,戴玲燕看到一张标注出了怒江所在位置的地图,和一张余丽芳的照片,熊捷说这是丽芳走了很远的山路才拍来的。她同时从丽芳来信的一些只言片语中得知对方每天上学都需要靠着一根绳索滑过急流抵达对岸。
7年间,余丽芳寄来的每一封信,熊捷都珍藏着,然而最近半年,她都没有再收到余丽芳的来信。焦急中,熊捷拨通了电视台的新闻求助热线。
马吉乡的很多孩子每日上学都需像余燕恰这样溜索过江 图源:江苏新闻
抵达马吉乡后,寻访小组一行在江边找到了即将开学的余丽芳,和余燕恰一样,她每天也需要溜索上学,而这条钢索让她一路从小学滑到了高中。那天她正打算到江对岸去,帮独居的奶奶洗点衣服。听闻一行人是受好友熊捷的嘱托而来,余丽芳十分开心。在村民的帮助下,寻访小组的成员跟随余丽芳再次溜过江去。
在家中,余丽芳同样翻出了熊捷寄给她的一摞书信,她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考上大学。当天,戴玲燕用手机拨通了熊捷的电话,两个女孩第一次听见了彼此的声音,激动地一遍又一遍向对方确认姓名,并约定着高三毕业后相聚。
一行人的这趟寻访之旅既为了帮助熊捷找到丽芳,也为了去看看那些冒着危险每天飞索过江求学的孩子们。几天的采访拍摄中,戴玲燕、陈振宇等人一次又一次为一个个飞溜过江面的瘦小身影动容,然而这对孩子们来说只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片段。“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了一份非凡的勇气,在这里不需要安放同情,只要为他们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搭一座让悬足落地的桥
9天的采访拍摄过后,戴玲燕、陈振宇等人带着满满的素材回到南京,将怒江边上飞索与人的故事用视频报道一一呈现了出来,几乎同时,全国多家媒体同步播出和刊发了相关报道,峡谷中孩子们的艰险求学经历打动了全国各地的观众和读者。
为了给马吉乡的孩子们早日圆上“架桥”梦,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发起了“用爱,架起希望之桥”公益行动,与全国20多家媒体携手开展募捐。十元、五十元、百元、千元、万元……爱心捐款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为了确保善款落到实处,媒体们还在南京公证处设立了专门的“提存账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募集到了140多万元。
当年建起的爱心桥 图源:江苏新闻
那段时间,戴玲燕桌上的热线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各地观众不断打来关心问询怒江边上孩子们的情况。一位常州的企业主在看到报道后专程赶来南京,他告诉戴玲燕,自己被小燕恰的故事深深打动,希望能够帮助联系云南当地的施工方,尽快将桥建起来。
数月后,第一座人马桥紧靠着马吉乡布腊村孩子们求学所需的那道钢索旁建成。戴玲燕记得,桥落成的那一天,村民们特意换上傈僳族服装,用树叶铺在布腊村小学的操场上,布置出一个简单而又隆重的小型仪式会场。
那天,余燕恰站在桥中央望向下面汹涌的怒江水时,反而害怕了起来,站在原地止步不前,最后还是在现场人员的搀扶下才顺利过桥的。不久后,募捐筹建的第二座、第三座爱心桥又陆续出现在了怒江上。
与过江方式一同改变的还有余燕恰的生活。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去了昆明、北京等地游玩,第一次见到了峡谷之外的世界,升学路上也总有社会各界给予帮扶。
在余燕恰升学的几年中,怒江两岸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她的家从半山腰搬到了江边的新房里;江面上架起一座又一座现代化桥梁,溜索过江彻底成为过去式。2020年11月,余燕恰所在的福贡县,1.73万户、7.3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全县脱贫摘帽。
今年,余燕恰大学毕业了。早前在学院开展的就业“面对面”交流时,不善言辞的余燕恰表达了想回怒江工作的想法,她一直在等待家乡的岗位,其他的一概没考虑过,为此错过了很多招聘机会。“过去,我遇到了太多为我‘打灯’的人,我非常感激。学有所成、回馈家乡,这是我们的梦想。未来,我愿成为那个为别人‘打灯’的人。”
余燕恰执着而坚定的感恩之心打动了学校老师,随后,在学校领导前往怒江州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时,专门带着余燕恰的简历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她最终成功被怒江州人民医院录取。
余燕恰参加毕业典礼 图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官网
毕业回乡是余燕恰自小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第一座人马桥架起的三年后,记者回访时曾问她:“长大了是不是可以去外面?”“长大了,我要考上大学,找个工作,回来养活妈妈”。
年少时埋下的心愿,在多年后终成为了现实。几天前,戴玲燕无意间从一篇推文里看到了余燕恰的身影,她随即将其转给了陈振宇,尽管已十多年未曾谋面,陈振宇还是通过照片一眼认出了眼前这个姑娘就是当年的“溜索女孩”,“她眉眼间那份乐观还是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一直都想回来的,回到家乡这边工作,看着家乡一点一点改变”,7月13日下午,戴玲燕和余燕恰进行了视频通话,屏幕上的余燕恰依旧腼腆,和15年前相比没有太大改变,当时她正戴着一顶草帽,在山上的果园里除草,一干就得是一天,工作前最后的闲暇时光,她想帮着妈妈多做点什么。
聊天中,余燕恰总是将感谢的话挂在嘴边,但戴玲燕觉得,她最该感谢的是那个不曾放弃的自己,当年怒江边的那个溜索女孩让戴玲燕看到了一种非凡的勇气,“她始终保持着那种力量,勇敢地追逐生活,并最终抵达了梦想的彼岸。”
如今,马吉乡的孩子们早已告别了“双脚悬空”的求学之路,怒江上接连横跨起的一座又一座桥梁,一步一步地将山里的孩子们引向更为丰富多彩的远方。
(王雨琦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