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七夕,不止我和你 | 一家三口21年献血10万毫升,数字背后,是他们的爱情故事

2022-08-04 16:09:07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打印 放大 缩小

【编者按】


(相关资料图)

人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得一知己,白头偕老。有三对夫妻,他们志同道合,热爱公益,或是扶危济困,或是献血助人。七夕佳节,荔枝新闻联合江苏卫视《新闻眼》栏目推出系列报道,讲述他们将“小爱”融入“大爱”、用“小家”撑起“大家”的浪漫故事。

————

7月29日早晨,吴成东开车来到靖江血站献成分血,这是他第74次献血。

39岁的吴成东,是江苏泰州泰兴市天安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同时也是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采样志愿者之一。

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和儿子也先后加入献血的行列。21年,一家三口的献血总量超过10万毫升,相当于25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最近天气炎热,吴成东出车,妻子詹洪月总是放心不下,干脆陪着他一起早出晚归。每天跑两百多公里,吴成东负责搬货,妻子验货,货多时也搭把手一起卸货,两个人不说,却都怕累着对方。

对妻子,吴成东既心疼又愧疚。“从内心讲我不愿意她陪着,因为天太热了,不想让她跟着受苦,但是她也舍不得,说过好几次了让她不要跟着,她说不行,挺心疼的。这么多年来,最对不起的就是老婆,跟着我吃了不少苦。”

2001年,喜欢吃火锅的东北姑娘詹洪月,来到吴成东工作的火锅店吃饭。一不小心,滚烫的油汤溅到了身上,吴成东见状及时相助,为其冲洗冰敷,吴成东的勤快和善良,深深打动了詹洪月。

一个月后,正在老家的吴成东接到了詹洪月的电话。吴成东原本担心自己家平房破旧,妈妈常年身体不好,詹洪月会知难而退,可詹洪月却选择留了下来。

当时,村里好多人都觉得,吴成东家条件太差,怎么可能找到老婆?他们都不相信,这个姑娘能留下来和吴成东踏实过日子。

结婚后,吴成东经营过摩托车修理铺,做过酒店管理,开过叉车。2004年,儿子吴亚鹏出生,今年已满18岁。夫妻俩没有吵过架,偶有拌嘴的时候,吴成东总是第一个低头认错,被朋友笑称“妻管严”。

“不对我发小情绪的话,她对谁发呢?这边离家又远,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不跟她吵架不跟她闹,每次都是我退让,原因就是她家太远,她没有地方倾诉”,吴成东说。

丈夫对自己的包容,詹洪月知道, “他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我是远嫁,要对我好。无论什么要求,只要他可以做到,就一定会满足我”。

2001年读大学时,吴成东就献过血,此后每年都要献血2到3次。2008年,吴成东的妈妈去世,街坊邻里捐钱、捐物,帮助料理后事,吴成东看在眼里,心存感念。

“最穷困的时候,我母亲的安葬费都是别人出的。从那时候起我就坚定:只要走出社会,我肯定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吴成东说。

2014年,同事的孩子得了白血病,需要一周换一次血。吴成东和三个朋友一起,轮流去苏州给孩子捐献血小板。之后,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采样志愿者。这些年,不管工作再忙再累,只要有人说有需要,吴成东总是及时出现。

2019年4月的一天,泰兴市红十字会联系吴成东,有一名7岁的儿童与他初配相符,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高分辨配型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吴成东立马表示愿意捐献,工作人员劝他回去和家人商量,他说没事,他相信妻子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决定,事实也果然如此。后续配型和体检一切顺利。

然而,在等待捐献的日子里,一场车祸骤然而至——詹洪月在下班途中被一辆卡车撞倒,三根肋骨骨折,腹中五个多月的宝宝也没能保住。

这一突发状况,让泰州泰兴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王银香始料未及,心里面也是一阵打鼓, “就害怕他临捐反悔”。

不过,吴成东非常坚定,没有丝毫犹豫。“我当时没有纠结,我是这么想的,我自己的孩子没能保住,不能再让别人的家庭失去孩子”。詹洪月完全支持丈夫的决定,“就当我女儿生命延续在她身上了,也算是我女儿在天上有种欣慰吧”。

一边要安顿儿子、安慰受伤的妻子、处理琐碎的官司,另一边,吴成东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从他体内提取的360毫升"救命血",成功挽救了一名7岁白血病女童的性命。

女孩妈妈在感谢信中写道:我会告诉孩子,她今天的生命,是一位素未谋面的远方叔叔给予的。我会告诉她,让她长大之后,满洒爱心,回馈社会,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接到这封信,吴成东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因为太不容易了,这也是十万分之一的希望”。

詹洪月身体恢复后,跟随丈夫加入了献血的队伍。詹洪月说,“每次献血小板之后,手机会收到信息,‘你的血小板已经应用到临床上’。看到这条信息之后,感觉特别开心,特别舒服,感觉给了这个人一个希望。”

今年2月,夫妻俩如愿迎来了女儿。3月5日,他们的儿子也用献血,完成了自己的18岁成人礼。夫妻俩还成为“美丽泰兴义工协会”和泰兴“老乐在线”寻亲服务队的志愿者,参与慈善、环保、助学等各种志愿服务。

作为泰兴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吴成东帮助残障人士、贫困学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500小时。 而今,夫妻俩又在遗体捐献申请书上郑重签下名字,他们说,要一直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力所能帮的人。

记者/黄迪 周婷婷 史哲铭 编辑/王雨琦 海报设计/贾辰婧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