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目前,气象部门已初步建立起分灾种服务产品体系,重点围绕霜冻害、干热风、高温热害等组建技术团队,国、省一体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体系逐步完善。
做好自然灾害影响评估,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发布短期和中长期报告,确保政策制定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依托及时、有效、高频的信息及预案进行科学决策。
前段时间,受台风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遭遇暴雨大风,对荔枝采销、水产养殖、成熟早稻收晒等造成影响。由于气象部门提前预警预报,当地种植户及时抢收荔枝1.5万吨,避免了约4000万元的经济损失。
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精准的天气预警预报可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影响,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正悄然改变。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要进一步建立更加系统、规范的风险预警业务服务体系。各级气象部门积极探索,把防线筑牢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萌发前。5月份,两部门联合发布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郭安红介绍,根据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指标,两部门判断河北中部和南部、北京南部、天津、山东大部、河南北部冬麦区有干热风灾害风险,可能影响小麦灌浆乳熟,联合建议上述地区采取叶面喷水、喷施叶面肥等措施减轻影响。
目前,气象部门已初步建立起分灾种的服务产品体系,重点围绕霜冻害、干热风、高温热害等组建技术团队,国、省一体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国家气象中心在优化分作物、分灾种、分区域的全国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格点产品的基础上,联合农业农村部有关单位发布干热风、高温干旱、病虫害等多期预报预警服务产品,积极对接大宗作物全链条保障服务需求。江西省气象局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首个“小满寒”风险预警服务产品,并通过多个平台广泛传播。针对今年4月至6月中旬淮北和江淮之间出现的气象干旱,江苏省气象、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发布4期干旱监测预警产品,为及早应对干旱影响“抢”出更多时间。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粮食生产基础比较薄弱,高温、干旱、暴雨洪涝、风雹等极端天气频发重发,粮食安全的韧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等风险挑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石自忠建议,首先要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凝聚农业经济、信息技术等多领域专业人才,集5G、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加快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做好自然灾害影响评估,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发布短期和中长期报告,确保政策制定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依托及时、有效、高频的信息及预案进行科学决策。
其次,要支持提升现代粮食生产经营主体防灾减灾能力,发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提高小农户粮食生产韧性。推进现代粮食流通储备体系建设,培育多层级多元化粮食储备主体,确保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粮食安全有保障。进一步创新粮食灾害保险,提升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能力。
石自忠表示,还要巩固拓展国际供应链。进一步强化贸易磋商与合作,定期发布粮食进口需求信息,稳定国际市场需求信号,增强重要粮食进口来源国市场预期。通过巩固拓展国际供应链,确保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可依托进口保障国内供给。 (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 郭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