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讯息:四川通济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体现中国治水理念

2022-10-08 20:55:03 来源:新华社

打印 放大 缩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社成都10月8日电(记者张超群)四川省通济堰6日成功入选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都江堰灌区范围内的第二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都江堰无坝引水,到通济堰有坝引水,两处世界遗产在岷江流域一上一下,距今2000多年,都体现出中国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治水理念。

通济堰渠首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南河、西河、金马河交汇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通济堰灌区目前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向成都、眉山2市4县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灌溉面积52万亩。

史料记载,通济堰建于公元前141年的西汉时期,比上游的都江堰晚了110多年。西汉景帝末年,时任蜀郡太守文翁率众“拥江水为大堰,开六水门,用灌郡下”,主导修建通济堰。六水门也就是通济堰进水闸,其渠首所在地成都市新津区邓公场至今仍有“六水门街”。

通济堰此后历经各代修缮,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包括拦河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标准等工程设施的渠首枢纽格局,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

10月6日拍摄的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境内的通济堰灌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姚永亮摄)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运管科高级工程师陈志明说,通济堰灌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巧妙地做到了灌溉、抗旱等综合功能要求,没有破坏自然环境。在系统运作过程中,还摸索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据介绍,在长期治水实践中,通济堰管理者总结出了“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等治水原则,积累了“岁修准则”“定点飞沙”等治水经验,创造出“大自然黄金角度引水”“砌石硬堰”“以篓易石”“铁壁筒”等传统工程技术,设立堰工局,实行堰长制,采取轮灌制等,形成了具有通济堰特色的水利管理体制。

随着灌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原有渠首工程已不能满足灌区经济发展需要,2005年通济堰改建成混凝土永久性引水拦河坝,结束了低坝引水的历史。如今,通济堰设计引水流量48立方米每秒,年引水量达1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52万亩,惠及超百万人口。

10月6日拍摄的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境内的通济堰灌区江鱼堤泄洪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姚永亮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始于2014年,该评选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据水利部介绍,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40处,分布于18个国家。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