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焦:政治正确”正加速形成“两个美国”

2022-10-12 16:51:30 来源:环球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张梦旭 王硕】编者的话:美国社会中的“政治正确”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但如果我们把“政治正确”理解为“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美式虚伪”和“双重标准”则由来已久。比如当年那场本是利益和模式之争的“南北战争”,就被后来的美国历史学家塑造为一场“政治正确”的废除奴隶制之战。如今,企图对语言和行为作出粉饰的美式“政治正确”,依旧撕裂着美国民众的价值观,让“两个美国”加速形成:一方面,涉及少数族裔、女性权利、美式民主及人权的“政治正确”调门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放纵种族歧视加剧社会不公、背离人道主义制造移民危机等做法也大行其道。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等领域自诩“政治正确”的美国精英群体所制定的相关外交政策,也折射出美国自身的虚伪、高度不负责任以及对外破坏性。《环球时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深度认知”文章,从多个维度细说美式“政治正确”的虚伪和破坏性。严重双标和虚伪民主的鲜活反衬,不仅让国际社会认清美国日益“混乱、错乱和功能失调”,也映衬出美国霸权衰落的背影。

图为1864年美国内战中滥杀无辜的场景。

2020年8月28日,美国民众在华盛顿举行反种族主义集会活动。


(资料图片)

南北战争并非在道义上实现族裔平权

在美国早期建国的历史中,有着太多“双标”的往事。对印第安人,殖民者一方面肆意杀戮,一方面打着“依法”的幌子抢掠他们的良田沃土;对邻国墨西哥,美国人声称“捍卫人民自由”,派重兵围攻并夺取大片土地。而常被称为“南北战争”的美国内战,更是“政治正确”包装下的一场残酷战争。

2020年初冬,以南北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亚特兰大的燃烧》在美国国内上映,在描述北方军队将领谢尔曼火烧南方重镇亚特兰大时,有一个场景是市民问:“你们已占领了这座城市,为什么还要烧毁它?要知道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30年!”故事的背景是:为了在苦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1864年春,北方军队在格兰特将军的指挥下,采取新的行动方案——其中谢尔曼将军率领的一支大军奉命要打到敌人的内线去,尽一切可能实施破坏。残酷的扫荡作战从亚特兰大开始。当年9月攻下亚特兰大后,谢尔曼下令放火烧城。成千上万老弱妇幼跪在地上,哀求北方的同胞不要摧毁他们的家园,但都被一脚踢开。亚特兰大各处烈火翻腾,夜空如同白昼,大火在几十公里之外都能看到。11月中旬,谢尔曼又率6万多名军人,放弃全部辎重,向南方进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北方军队抢光沿途的牲畜和粮食,烧光经过的城镇、村庄、工厂,杀光一切反抗者和带不走的牲畜。这种“三光”行动是刻意为之的,完全无视战场上的道德底线。这种无底线的做法,使得南方联盟城破、财尽、民穷、胆寒,无力继续作战下去。铁石心肠的谢尔曼说:“战争就是地狱!”在南方统治者眼中,谢尔曼就是“美洲大陆的阿提拉(古罗马时期的匈奴王)”。

在南北战争的主战场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遗迹和墓地。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的电影《冷山》里,重现战争残酷性的片段也比比皆是。在统一和分裂的问题上,美国人用这样残酷的战争给出了历史答案,并被史学家写成“为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在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看来:“被西方历史学家塑造出来的美国‘政治正确’,掩盖了隐藏在内战历史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分裂与政治贪婪。”表面上,美国内战是确保联邦体制完整性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两大利益集团鱼死网破的利益决斗,其目的是为了让北方工商业群体以资本主义方式来统一整个国内市场。除此之外,北方联邦难以接受在北美大陆出现一个与其实力相对等的政治实体,这也是当今美国外交中典型的“政治正确”,即不能接受与其平起平坐的国家的存在。

“美国南北战争的目标是争夺政治和资本利益,为北方工商业资本创造更大发展空间,而非在道义上实现族裔平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认为,推翻奴隶制只是美国这场战争的副产品,即便奴隶制被推翻后,非洲裔等少数族裔依然没有得到所谓的平等待遇。甚至可以说,如今来看,美国南北战争只是名义上推翻了奴隶制,非洲裔群体是从一个个白人奴隶主的奴隶变成了整个白人社会的奴隶,这也导致种族歧视长期在美国社会存在。而被历史学家所塑造的美国“政治正确”,也只是一种粉饰历史真实性的说辞。

这或许是美国式的“为尊者讳耻”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很多小说描写了南方社会在南北战争前后一个多世纪间的兴衰,他这样感慨:“历史不会死亡,甚至永远不会结束。”美国作家马克·赫兹加德在《鹰的阴影——为什么美国既令人着迷又遭人痛恨》一书中发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正视过在其建国时所犯下的罪行,大批印第安人被残酷屠杀,他们的土地被掠夺……”他还写道,即使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公民权利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媒体还是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美国黑人在奴隶制时期所遭受的苦难。

确实如此,在美国,黑白种族的话题一直都十分敏感。比如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就是一位奴隶主,但在浩如烟海的有关华盛顿的记载中,这一点仍有意无意地被淡化,这或许就是美国式的“为尊者讳耻”或“政治正确”。曾在美工作多年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温宪在新著《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中讲述了自己探访与华盛顿家族有关的伍朗德种植园的经历。据专门研究伍朗德种植园历史的赫尔曼女士介绍,即使该庄园位于北方——离美国首都只有约20公里的弗农山庄,但在南北战争爆发前也拥有过数百名来自西非的奴隶。战争打响后,为防止支持南方的势力搞破坏,种植园组织起地方志愿军,这其中也包括被武装起来的当地黑人。赫尔曼说,在美国历史上,黑人奴隶的往事常常被有意“淹没”在正史中,对美国内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战场、将军和白人身上,很少有人对黑人的故事感兴趣,美国的很多博物馆也没有保存与奴隶有关的遗迹,因为它们的主人不愿意过多展示这段与种族歧视有关的历史。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政治正确”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时期,起初是指在公共场合不得负面评价包括非洲裔在内的少数族裔、女性、同性恋和持不同信仰者这四大群体。在推动美国社会保护少数人权利方面,“政治正确”的自我约束确实让美国社会取得一定进步,如促成20世纪60年代《民权法案》和《选举权利法案》的颁布。上世纪80年代后,“政治正确”逐渐向身份政治靠拢,成为一些精英人物表达政治主张和文化诉求的“表演”,在维护少数群体权益的同时也引发过很多有争议性的现象或事件,如名校“优先照顾”某些少数族裔,让其他族裔感到被“反向歧视”,还有的高校老师因言行被指“不够政治正确”而被迫辞职。不少美国人抱怨已被这些所谓的“政治正确”搞得精疲力竭,或只能沉默。他们不愿意看到被政党之争利用、相互攻击的“政治正确”,也厌倦了像好莱坞电影或商业广告中那样流于表面的“政治正确”。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洪源认为,美国人强调“政治正确”,是想能在表面上缓解社会不平等和歧视现象,但是在经济基础改善和争取政治权利方面,它并不能帮助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突破长期存在的“玻璃天花板”,这就是美国社会生活的玄妙之处。很多人谈论“黑人的命也是命”(BLM)运动时首先会想到黑人是被白人绑架进美国充当奴隶,白人奴隶主具有天然的原罪基因,黑人的反抗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因素和正义性。但这样的理解实质是对美国第二次平权、同权运动正义诉求的误识。这场运动是在经济不平等下黑人遭到政治和法律不平等的反抗,不仅黑人、少数族裔,也有很多白人加入了进来,成为一个以争取族裔平等面目出现的,对各群体政治经济不平等的社会抗争。

美国将变得碎片化,甚至“部落化”

在美国长期生活的人,能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两个美国”:一个是光鲜亮丽的白人财团和白人中产的“乡村湖畔海滨之美国”,另一个是被抛弃被无视、自生自灭的黑人等少数族裔的“黑人街区之美国”。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洪源认为,二者其实在各自独立运转,在教育、医疗、治安、环境、居所、法律、生活方式、政治权利等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这种在“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虚伪天蓬遮盖下的巨大的不平等反差,会使得有过黑人奴隶制历史的美国社会进一步撕裂,成为无法治愈的社会痼疾。

而所谓的“政治正确”加上美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加重了白人的担忧,使得美国政治进一步极化。正如有的评论家戏言“美国共和党正成为白人政党,民主党正成为少数人群政党”。也有的专家断定“身份将慢慢取代经济和意识形态,成为美国政治的核心分歧”。这种心理助推了美国国内的白人至上主义、排外主义思潮,助推了美国当前在种族主义问题、难民移民政策、贫富差距等领域的价值观上的分裂。

在刁大明看来,预计到21世纪40年代中期,白人在美国人口中的占比将会跌落至50%以下,拉美裔占25%左右,届时美国将成为一个无多数族裔人口结构的国家,这将加剧白人群体对其地位的担忧,也是近年来所谓“大替代”论调泛起、针对少数族裔的极端暴力行为持续飙升的原因所在。届时,每个族裔都将无所不用其极地捍卫自身权益,强调各自的“政治正确”,这势必导致美国的国家认同与社会认同被彻底撕裂与碎片化,甚至变成“部落化”的状态。美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虽不可逆,但“政治正确”本身束缚了美国通过适当的政策调整来有效回应人口变化的可能性,同时加剧了美国持续面临的困境与社会撕裂。因此,对“政治正确”盲目且不顾他者的一味追求,将导致美国社会的持续撕裂以及催生一系列暴力行为。

李海东同样认为,对美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健康”而言,虚伪的“政治正确”将给其带来不利后果。美国“政治正确”是美国社会内部不同利益群体通过争斗与碰撞而产生的一套具有社会共识性的观念、规则或行为模式,美国现有“政治正确”的主要症结在于它并不能解决美国包括族裔矛盾在内的重大难题,难以促进跨族裔融合与加强社会凝聚力,反而加剧了美国现有困局,导致政治极化、社会分裂,表现出较强的虚伪性。可以明确的是,如果美国民粹主义泛滥形成势头、其政治主导地位逐渐牢固,那么美国将会塑造出新的“政治正确”内涵,但这也势必加剧少数族裔的不满,从而催生新矛盾出现。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