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的环境比之前好多了,城里人趁着假期来我们农村游玩的越来越多,吃原滋原味的农产品,住民宿,近距离体验农村的美。”盱眙县芦沟社区居民雷洋说道。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曾驻扎于该县黄花塘镇,盱眙也成了著名的革命老区。盱眙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实现三大转变,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资料图】
村容村貌从“农村”到“景区”转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提到“农村”,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使农村变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盱眙县通过户侧改造、垃圾分类处理、土地流转等方式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农村。现在的农村,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鳞次栉比、农田平整有序、邻里和谐共处、百姓安居乐业,农村在悄然间已变为“景区”。
芦沟虾稻共生产业园位于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境内,该产业园规划面积10000亩,核心启动区1000亩,在园区内打造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园区内进行景观提升,使得园区与周边的芦沟小区形成有机的整体,宛如一幅山水画。如今,登上芦沟虾稻共生产业园的观景台,灰瓦白墙、芦花朵朵,虾红稻绿、水鸟阵阵,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农村资源从“沉睡”到“唤醒”转变,集体增收取得突破
黄花塘镇镇域面积较大,有298.96平方千米,较大的面积导致部分农村的公共资源并未被完全利用,更没有为村集体形成收益,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为此,黄花塘镇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将零碎资源整合成片,同时加强未利用资源的利用,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为村集体增加收入。通过在全镇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各村(社区、场)的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村集体增加350多万元,村均增收20万元以上,为乡村振兴助力。
“我们希望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能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彻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速实现乡村振兴。”黄花塘镇党委副书记杨光说。
基层治理从“复杂”到“简单”转变,智慧乡村得到运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治理复杂多变,考验着基层干部的能力与智慧。盱眙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并注重运用信息化方式推进基层治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方便村民网上办事,盱眙县开发“智汇乡村”小程序,有“村情村貌”“两委风采”“党员联户”“村内广播”“村事e办”“村内活动”等内容,既让村民对村里更加熟悉,又使得村民可以足不出户,直接在网上办事。同时又对村内的党务、政务、财务等信息进行公开,也能使村民对村务进行监督,提高村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基层治理是一个难题,我们的解题思路是让党员、群众、网格员都参与进来,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基层治理数字化、简单化。”旧铺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绍兵说道。
盱眙县旧铺社区桃源小镇借助三维实景管理手段打造“智慧社区”。在三维实景中,可以看到所有党员的分布、党员网格的分片、以及“党员联户”的结对服务情况,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桃源小镇还创新实施“随手拍、促文明”活动,居民通过“随手拍”把小区内的不文明现象发到小区微信群,由社区工作者登记处理,人人都能参与社区治理。此外,还公开党务、政务、居务、财务、服务等信息,上墙到大屏,下沉到手机,让每个居民对桃源小镇的运营治理瞧得着、看得懂。(严保青)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