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聚智创新,融见未来。4月21日上午,2023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峰会暨大运河文化传播论坛在南京紫金山庄举行,本次峰会以“运河千年 创融未来”为主题,共商大运河文化传播之道,共绘新时代网络传播创新蓝图。
峰会现场
【资料图】
“大运河和互联网,有着共同的鲜明特征,那就是沟通与融合,合作与传播。”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在峰会现场的致辞中表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媒体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
为此,郑庆东就大运河文化传播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主动推进传播手段创新。做好大运河文化传播工作,应当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网络媒体应当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主动创新表达方式,有效提升融媒产品制作的精细度和传播的针对性、触达率。二是切实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在大运河文化传播上,网络媒体应当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尤其是要在移动端精准发力,综合运用图文、视频、云直播、全景VR等多样态报道方式,立体化推出更多“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融媒作品,着力讲述好运河故事、展现出运河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三是有效集聚宣传报道合力。在大运河文化传播上,要有效动员起各方力量,形成强大传播合力。主流媒体要当好网上舆论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社交平台的合作,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用好用足“千年运河”这个超级IP?网络传播在传统文化传承发扬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论坛发言环节结束后,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就这些问题同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博物馆本身就是传播的载体,互联网的赋能可以让博物馆的效能趋于无穷大。”龚良表示,南京博物院近年来非常注重现场传播与网络传播相结合。尤其是后者,正在让博物馆的受众变得日益广泛。另一方面,博物馆的爱好者也会自发地通过微信、微博等个人社交媒介将自己的参观感受分享出去,更加放大了网络传播的作用。
立足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南京博物院正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数字文化产品,从而让文物“活”起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此外,不仅要让文物‘活’起来,也要我们的受众活跃起来。”龚良以南京博物院新年期间举办的“跨年知识大会”活动为例,通过网络直播的传播渠道,这场充满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活动,最终吸引了超1200万观众的关注。
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
在展览和呈现过程中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博物馆不止南京博物院,在“以河为媒 以网为介”大运河主题圆桌论坛环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分享了该馆所进行的有益尝试。
“借助线上展览以及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观众和网友的喜爱。”郑晶介绍道,目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均开设了官方账号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粉丝,“我们应当积极主动拥抱新媒体,用新颖的形式解读大运河文化,让各个年龄层次的受众感受古运河时代魅力。”
“以河为媒 以网为介”大运河主题圆桌论坛
作为一座位于国家文化公园内的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直致力于解读好、传播好大运河文化。郑晶介绍,博物馆在诸多展览架构中尽可能利用新媒体技术,从历史、艺术、人文、自然、生态等方面全方位解读中国大运河。“新媒体时代,观众对博物馆提出更多新需求,比如沉浸式、互动式的参观方式。我们应当满足观众的需求,让大家在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体验运河之美,感受运河与人民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郑晶还表示,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将继续充分了解年轻受众喜好,让博物馆的自主传播和年轻网民的自发宣传形成双向复流。“互联网平台是年轻人之所在,他们很喜欢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正在自发地宣传大运河文化。”郑晶说,“希望通过新媒体的表达、利用各个平台,在大运河文化和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广大网民中间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
传播好大运河文化不仅是博物馆的使命,同时也是媒体的责任。“北方的运河早先由于缺水又几乎没有通航功能,所以大运河带给我们的记忆是缺乏的、模糊的。作为媒体人,我们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通过讲述‘让运河重回人们生活’,重拾运河记忆、把失去的美好找回来,让运河变成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圆桌论坛环节,燕赵都市报总编辑庞超从媒体人的角度分享了传播大运河文化的心得体会。
“我们应当用可以触摸和感受的办法找回历史记忆,推动运河沿岸风貌保护、文旅深度融合等工作。”庞超举例谈道,目前燕赵都市和纵览新闻正在谋划河北“行走大运河”互动全媒体呈现项目,讲述千年大运河沿岸发生的精彩故事,从新媒体视角全方位、互动式呈现展示河北运河文化,打造“行走大运河”融媒体宣传品牌。“后期,这个项目将谋划制作‘行走大运河’手绘触发交互式地图长卷,推出《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系列微视频,打造‘千问千寻大运河’智能互动展示系统,实现运河文化的数字化、场景化、交互化,让过去的运河可亲、可近、可见,让今天的运河的可感、可触、可存,让未来的运河可期、可望,融入我们的生活、造福我们的未来!”
燕赵都市报总编辑庞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陆威/文 曹阳/视频 吴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