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发展需要何种企业?

2023-05-09 12:28:18 来源:包不同的观点

打印 放大 缩小

守正,方能行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

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在经历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中国企业逐渐开始注重高质量发展,部分企业开始践行ESG理念。

ESG一般指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ESG评价体系则是由商业和非营利组织创建。

接轨ESG评价体系,不仅是一件功在当代的事情,更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伟业。

时至今日,碧桂园已经披露了14份ESG报告,也是头部房企中较早树立ESG意识、践行ESG理念的企业。

尽管2022年对于房企来说殊为不易,部分房企更是经历了一场生死大考,碧桂园在最新的《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以下简称《ESG报告》)中,依旧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ESG报告显示,从2017年到2022年,碧桂园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项目累计数量从217个增至1039个,并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

上千个项目背后,是累计面积达到约2.3亿平方米的高质量绿色建筑;其中,新增绿色建筑项目42个,总建筑面积达961万平方米;新增海绵城市项目39个,总面积达到300.67万平方米。

在MSCI 2021年报告中,碧桂园在绿色建筑认证方面达到3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趣的是,2013年起,碧桂园就启用了国内首幢生态办公大楼作为公司总部,早早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企业日常中。

不止如此,在建筑废弃物处理上,碧桂园率先跨界尝试科技驱动行业变革,并于2018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2022年初,博智林研发出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移动制砖车,专项处理工地废料并进行二次加工利用。

据ESG报告,截至2022年末,碧桂园在研机器人近50款,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用,服务覆盖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60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700台,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方米。

从“建造”到“智造”,在风高浪急中转舵,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企业的眼光与能力。

除了建筑领域,碧桂园还把目光投向了农业领域,并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贡献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立业至今,碧桂园创始人及集团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款已超过105亿元,实施公益项目5401个,历年帮扶超1142万人次,并主动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乡村振兴工作。

授人以鱼的同时,碧桂园还授人以渔。

在产业振兴方面,碧桂园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累计帮扶全国特色产业项目139个,助力帮扶地区村集体经济增收3253.4万元,联动农户近4.7万人。

集团社区新零售品牌“碧优选”和助农品牌“臻碧乡”,截至报告期已开发超1000款助农产品,销售金额约5.5亿元,帮助超20万名农户增收。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自称“农民的儿子”。这位农民之子,苦心经营了半生,即使在2022年最为艰难的日子里,仍然坚定地选择继续反哺这片土地,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碧桂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还在不断深入。随着越来越多的成果呈现,碧桂园让我们看到了环境与经济发展兼容的可行性。

2

另一种选择

碧桂园的房地产已经做得很成功了,那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去做绿色建筑,以及涉猎不那么熟悉的机器人和农业呢?

从利益导向来看,做绿色建筑提高了企业成本,做机器人、做农业,似乎也不是笔好做的买卖,不仅需要重资产投入,其长周期回报的特点,也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抱着困惑打开碧桂园官网,可以看到首页写着“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综合企业”。

碧桂园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在文章开头注明“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答案不言自喻。

企业除了追求利润,还有一件重要使命被碧桂园放在了更优先的位置,那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

建筑业是支撑城镇化推进、基础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0年,高层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行业龙头,碧桂园早早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接轨,率先加速绿色转型,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0年5月,碧桂园专门成立了ESG委员会。并加强董事会对相关事宜的参与度。

今年3月新出的《2022胡润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百强榜》中,碧桂园成为了唯一跻身前十的房企,这也彰显了头部房企的担当。

而转型高科技综合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建筑行业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痛点。

碧桂园在智能建造方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相较于传统人工打磨,机器人施工效率是显著提高的。

据ESG报告,碧桂园目前在研建筑机器人,适用于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

随着建筑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碧桂园的研究成果还能普惠到更多地区。

至于农业方面的布局,实际上也与“双碳”战略密不可分。

2019年,碧桂园成立了股权投资事业部“碧桂园创投”,此后,碧桂园就相继投资了蓝晶微生物、无限光能、中科国生等多家碳中和主题企业。

实现“双碳”战略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碧桂园没有选择逃避,反而坚定地勇挑大梁。

3

久久为功

可持续发展是长久目标,过去许多企业虽然发展迅猛,却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前提下。

能够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是一种修养。

2018年,碧桂园将“行稳致远”作为战略指导。

这不仅让碧桂园在“雷声滚滚”的2022年,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民营房企,也让碧桂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行稳致远”这四个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更像是企业文化基因的体现。

简单来讲,不止是此后“我”要这样做,更是对过去所做的一种总结。

而这种理念,从碧桂园的整个人才队伍也有所体现。

在组织管理上,公司2022年ESG报告进一步披露了“管治从严”的理念,根据相关章程要求,不断完善合规治理结构,持续提高企业管治水平。

报告中,从风险管控,到评估体系,再到反舞弊内部政策,呈现出内部的高透明度以及清晰的问责机制,自身清朗,方能坦荡待人,碧桂园从内到外,都呈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公开透明的管治方式,不仅从内部最大化排除潜在风险,还提高了不同职能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充分发挥合力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碧桂园还整理出了可持续发展管理架构,以及ESG委员会成员构成,对可持续发展投入的用心程度,也是肉眼可见。

在人才战略方面,近些年碧桂园讲究人才为引,也更愿意从内部培养。

最近几年较为引人注目的两个项目,则分别是“未来领袖计划”以及“超级碧业生”,命名上基本也能看出是碧桂园为培养“亲兵”所设。此外还设立了号称地产黄埔军校的“项目总培训班”、“高管领教班”等发展项目,致力于从内部自主培养。

2022年ESG报告中,碧桂园人才培养体系继续升级,推出“1+3”项目总全周期管理体系,也就是一份制度,三份专项管理办法,从职业资格、绩效、领导力与组织力等多个方面,全周期、多维度培养人才。

总的来说,碧桂园要的是能信任、听指挥、干实事的人才队伍。

恪守正道,脚踏实地,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接下来矗立在时代前沿的,是那些有能力、有情怀的企业。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