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泥人,人们多会想起天津泥人张或者无锡惠山泥人,其实,六朝古都南京也有自己独特的泥塑工艺——南京泥人。那么,作为江苏省级非遗项目,南京泥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气质和艺术魅力呢?今天(5月12日),让我们跟随著名的南京民间艺术家朱敬伟去一探究竟。
(资料图)
朱敬伟向记者介绍他的展示作品
我们的“南京泥塑之旅”从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图书馆开始,在四楼工艺品橱窗里展示了不少朱敬伟老师的泥人作品。而这其中一组以治理淮河为主题的泥塑最为吸睛:从群众动员到现场测绘,从挖掘打桩到炸石筑坝……丰富的劳动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颇具张力的画面构图,就如同时空机一般,把记者送回到了那段激情昂扬的岁月。小小泥塑,蕴含着巨大的感染力。
描绘水利建设场景“打桩”的作品
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朱敬伟介绍说,由于不便运输交流,泥塑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强。南京泥人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晋、南北朝,但真正兴起还是在近现代,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过不少南京泥塑匠人的努力才逐步成型。
南京泥人又被称作“南京小彩塑”,从“小彩塑”三个字就能突出南京泥人的特点:以小巧、简练、纯朴、明快见长,强调夸张变形,追求幽默、生动、诙谐。题材上,多反映南京人的日常生活;在色彩上,则多追求装饰效果,强调鲜艳活泼。南京泥人以小著称,很便于人们携带,收藏。色彩方面以重彩为主,特别吸引小朋友喜欢。最早期是属于祭祀用品,后来是以玩具的形式存在。发展到了今天,成为了艺术品。南京泥人色彩非常浓郁,绿、红、黄、白、黑调加在一起后,让人爱不释手。
作为初学者 记者的手法略带笨拙
听完南京泥人的故事,记者就上阵亲自操演了。今天要挑战的是泥塑小老虎。在朱敬伟老师的指导下,记者先搓出大泥球,然后拉长压扁,再稍许弯折成S型,作为小老虎的头和躯干。接着搓出两只小泥球,给虎头上点出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然后捏出一张咧得大大的嘴巴,再填上一条翘得高高的尾巴。没多久,一只双目圆瞪,张嘴咆哮,活灵活现的南京民俗小老虎便跃然眼前。
你们猜,哪一个是记者捏的呢?
对于我的第一个泥塑作品,朱敬伟老师表示很肯定,点了个大大的赞。从孩童时期,捏泥人就是朱敬伟最喜爱的游戏。只是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捏就是一辈子。直到两鬓斑白依旧乐此不疲。对于朱敬伟来说,泥土是自己艺术创作最完美的载体。一掬泥土在自己手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捏出万千造型,真实还原出自己对生活、对时代的记忆、感悟与怀念。
2008年,朱敬伟在南京乌龙潭公园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作品展,生动而真实的泥人作品让现场不少观众流下了热泪。这也是朱敬伟第一次感受到泥人艺术对大众的独特魅力。朱敬伟说:“我的作品在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喜欢,有那么多人被它感动,这让我十分欣慰。这是大家认可了我的成绩,给了我更大的信心,让我去创作更好的作品。”
目前,在河海大学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朱敬伟不仅有自己的工作室,还在学生中开设了南京泥人兴趣班。在教授泥人技艺时,除了传统的泥人造型,他常常鼓励同学们按照自己喜好去捏花草树木、甚至是“愤怒的小鸟”这样的时髦新造型。朱敬伟说南京泥人的生命力就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正如自己的泥人记录自己的岁月那样,同学们的泥人也应该记录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记者手记】泥土是最易获取的艺术创作载体,也因此泥人成为历史最悠久,同时也是最贴近生活、最接地气的民俗艺术之一,反应的则是百姓对生活最质朴、最真挚的情感,南京泥人也不例外。用朱敬伟的话说,南京泥人最大的特色就是“乡”和“土”,在参观和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泥人散发出的浓浓的乡土气息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魅力。泥塑源自生活,最终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南京泥人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也期待它能继续与岁月同行,与我们共同记录每个时代独具特色的“乡土情”。
(江苏新闻广播/刘扬 窦涛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