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中国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
江苏是中国经济大省,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仅次于广东,领跑全国其他省市,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在这样一个创新环境优越、企业竞争激烈、职业院校众多、人才供给充足的地区搞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破解校企深度合作难推进、职教师资不够强、办学特色难凸显等“禁锢”高职教育发展的传统难题?
刚刚进入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常工职院)有他们的独到做法和见解。该院院长吴访升说:“锻造名师,培养好学生,交还家长成才的孩子;对接企业需求,差异发展,与国际接轨,提供企业契合的人才,这是我们的定位和目标。”
“舍与得”让校企合作两头都热起来
校企难以深度融合,呈现“剃头担子一头热”,这是当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老大难”和“短板”。企业反应灵敏,而高职院校不够“舍”,跟不上企业节奏,企业“得”不到实惠,这是关键所在。在吴访升看来,为了将学校与企业真正融合起来,需要精准对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过程需要整合校内资源,对接地方经济,而且目标定位要清晰:不是向企业索取什么,而是能为企业提供什么。
2015年,该校与上海城建集团多次沟通洽谈,上海城建集团将价值2000余万的盾构机赠送给学院,两家单位联合成立产教融合平台。为了给这台盾构机安个“家”,该校当即拍板,“舍得”投入3000多万元造了一栋楼,建成了现代建筑技术馆,开设了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借助于该平台,学校引进相关人才与企业一起开展盾构科研服务,为提供盾构人才培训,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而上海城建集团等企业则源源不断地“得”到能直接上岗操作的高素质高技术盾构人才。
同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命题,在检验检测认证领域,该校与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等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积极筹建检验检测认证产教融合大楼,引入行业、企业、政府等共同铸就高水平专业人才和科研平台,为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SGS等培养企业急需的定制人才,“产教双赢”效果逐渐呈现。
对此,吴访升一语中的,“学校横向项目越来越多,得益于我们的校企合作;学校老师受到企业欢迎、产业教授愿意来校任教,得益于我们校企合作的舍与得。”
“迎来”“送往”缔造名师团队
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师资水平与普遍存在的结构问题不容回避。该校人事处处长助理叶爱英告诉记者,几年前,该校仅25个专业有专业带头人,且分布不均衡。专任教师学历、职称提升速度缓慢,梯度结构不均衡。全校博士、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少,主要分布在少数专业领域。
2016年,常工职院通过“迎来”“送往”两种方式培养教师队伍。学校优先从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经常深入企业的教师中选拔“教练型”教师,从企业和行业中引进“劳模”、技术能手等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组织教师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代练、以练代学”;对应江浙地区特色小镇的蓬勃发展,将研究水平较高的博士送往基层,到小镇挂职锻炼当科技副镇长,选派专业带头人到名校搞科研,将高层次人才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短板补齐;接连出台多个专项奖励制度,引导、鼓励专业和学术带头人访学、考硕读博、专职科研。
叶爱英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规划方案:未来5年,该校计划每年投入700万元用于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及能工巧匠的引进和聘用,投入300万元用于教学名师、“双师”型和国际化名师的培养与培训。新方案中,跨界是一个鲜明的新要求。该校每个专业都要求混编组队,不同学科组成团队进行教学碰撞;校企跨界组队合作,不同工种人员组成团队进行合作研讨;各专业之间混合建队,不同专业师生协力攻关技术难题。
多举措、多途径推进,使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现。从2014年的9名博士、19名正高职称人员,到如今的63名博士、35名正高职称人员,该校超进度完成既定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
“走出去”培养国际化人才
截至目前,常工职院面向10个国家招收了118名外国留学生,与20个国外学校进行交流交换,学生比例占在校生3%,达到300人。
“江苏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高原地带,我们要充分发挥自有的资源优势,敞开胸怀,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扩大中国影响力。高职院校与国外对标的体系是《悉尼协议》,主要针对学制为3—4年的工程技术教育,与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相对匹配。在高职教育参与国际认证成为必然趋势下,中国高职院校在标准上要作出自己的贡献。”吴访升说。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该校对外办学开始启程,虽然只占办学的很小一块,但模式一直在探索。该校还每年创造机会,将本校优秀学生和老师输出到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开拓师生眼界。部分外派学生备受国外企业和高校关注,还有学生竟在交换之旅后意外收获去国外交换院校读硕士的机会。
学校还积极邀请国外化工、焊接等领域专家来校进行教研辅导,规范学生操作,全方位评估教学水平,并提出修正意见。
相较于中国职工伴随中资企业走出去,欠发达国家更乐于中资企业带动当地的劳动力就业。但事实上,中国企业要真正“走出去”办厂、设店,落地生根,做大做强,受到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制约。
近年来,常工职院着眼本土人才国际化与国际人才本土国际化,联手长三角地区涉外企业,设立教学课程,招生、培养当地年轻学生,将国外青年从一个中文字都不会说转变为“中国通”,在缅甸等有基础的东南亚国家先行先试,分享常工职院与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