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澳大利亚政府以存在战略上的威胁为由,试图“弃约”达尔文港,这一事件让中国在海外参与建设的港口成为关注的热点。其实近些年来中国在海外以不同方式参与建设的国际港口数量众多,按照合作方式划分为五大类:承建型、收购型、投资建设型、援建型和租赁型,如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港口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港口并非战略性的威胁,而是双方的合作共赢,通过中企的投资、承建或者租赁,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就业,中企通过自身的运营管理经验让这些港口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本文择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港口进行介绍,带你走进这些海上丝路的美丽港湾,感受中企通过参与海外港口建设加深国家间友好交流,推动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完善和支撑区域经贸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雷埃夫斯港:走进南欧门户
比雷埃夫斯港,为希腊最大港口,也是全球50大集装箱港口及地中海东部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2016年4月,中远海运集团和希腊共和国发展基金正式签署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股权的转让协议和股东协议,标志着中远海运集团收购比雷埃夫斯港67%股权项目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进展。过去比雷埃夫斯港的经营一度陷入危机,通过中方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大幅增加集装箱业务,如今的比雷埃夫斯港获得新生,取得飞跃式的发展,成为中国与希腊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国少有的深入欧洲的一个贸易港。
如今比港的排名已从2010年全球第93位跃升至第25位。比港集装箱吞吐量已从2010年中远海运接收时的88万标准集装箱增长至2019年的565万标准集装箱。
在中国企业对港口进行升级改造后,比雷埃夫斯港如今已成为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海运业务的枢纽。近年来,比港已经形成包括集装箱码头、邮轮码头、渡轮码头、汽车码头、物流仓储、修船造船在内的六大业务板块,完成华丽转身。
据了解,比雷埃夫斯港2019年全年营收增长12%,达1.5亿欧元;净利润更是增长27%,达3540万欧元。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及各国政府采取的限制性防控措施给世界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但2020年比港码头集装箱吞吐量下降幅度仅为3.75%,好于北欧和地中海其他地区的水平。疫情发生后,希腊媒体曾报道评价,中远海运集团提升了希腊比港的竞争力,亚洲通过海路运往欧洲的许多货物在此中转,这增强了该港抵御疫情冲击的能力,因此其吞吐量下滑幅度小于其他欧洲港口。
中远海运比港项目的成功典范既证明了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中国企业有能力通过自身专业运营管理经验帮助当地企业转危为安,又彰显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回馈当地社会的中国企业良好品牌形象,这对于“一带一路”合作的推广和共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瓜达尔港:中巴传统友谊的象征
在中国的海外港口中,瓜达尔港的名号极为响亮,是中巴传统友谊的象征。2021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而今年中国发行的纪念邮票就有瓜达尔港,可见其在中巴友谊的重要地位。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西南部,于2002年3月开工兴建,投资2.48亿美元,其中中方提供资金1.98亿美元。2013年2月,巴基斯坦政府确认了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对瓜港的运营权,并于2015年11月正式移交瓜达尔港自贸区2281亩土地使用权,租期43年。
2018年1月,作为瓜达尔港的拓展项目,瓜达尔自由区开园。2018年3月,由中远海运集装箱公司开辟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航,正式挂靠瓜达尔港。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喀什,终点就在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的关键枢纽。瓜达尔港凭借其天然优势,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海洋起点,该港口的发展对于中巴双方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该项目是中国援外项目中最大的项目之一。瓜达尔港对于中国乃至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瓜达尔港已经成为中国和巴基斯坦交好的重要纽带,既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巴基斯坦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国家间合作共赢的又一个强大案例。
作为中巴合作的项目,瓜达尔港给中巴贸易合作带来了更广阔的未来。围绕着喀什-瓜达尔港一线,中巴将展开经济区建设,公路、机场、发电厂等设施的合作建设,增加中巴贸易的联系。瓜达尔港不仅增加了中巴两国的连通性,也让中国贸易业务能辐射到南亚、中东和非洲,绕过马六甲,直通印度洋。
汉班托塔港:印度洋明珠
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东南方向。早在明朝时期,斯里兰卡就是郑和舰队下西洋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如今的斯里兰卡更是东亚沟通非洲、中东以及欧洲航线的必经之路。而汉班托塔地区为东印度洋西方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也是进入东南亚的门户,连接着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拥有长达20千米的海岸线。
汉班托塔港自2007年起在中国的援助下开始建设,2012年开始运营。汉班托塔港是中国“一带一路”首批战略性港口,其港口规模不大,但是得到中国政府和斯里兰卡政府的高度重视。2017年7月,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协议,中国招商局控股港口有限公司购得汉班托塔港口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为99年。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把斯里兰卡南部的汉班托塔港的资产和经营管理权移交给中国招商局集团。到2019年,汉班托塔港货运吞吐量已实现了两倍增长。
汉班托塔港是中国和斯里兰卡经贸合作的重要成果,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带,也是斯里兰卡马斯达愿景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和斯里兰卡友好合作的见证。
2019年,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获得汉班托塔港油品贸易经营权和油库码头运维权,并在斯里兰卡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并根据协议配合油库改造。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中石化克服疫情带来的不便,将汉班托塔港油库改造完工并投营。2020年4月7日,汉班托塔港油库顺利完成首船进油,实现按期投营,标志着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海外船供油业务在汉班托塔港扬帆启航。汉班托塔港油库如期投入使用,将有效提高中石化对过往船舶的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辐射到东北亚和南亚的石油市场,有利于拓展全球业务。
巴拉那瓜港:老港口焕发新活力
北美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经贸对象。巴拉那瓜港作为巴西第二大咖啡输出港,不仅是巴西第二大集装箱码头,也是区域内唯一的集装箱门户港。
2018年2月,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购巴拉那瓜港口项目的交割,入股港口运营90%股权。这是招商局集团在拉美地区的第一个港口投资项目,该码头特许经营权将于2048年届满。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将码放集装箱的堆场扩大约15.7万平方米,增加了一个220米长的泊位。现在,码头能同时停靠3艘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吞吐能力由150万标准箱增加至240万标准箱,成为南美地区设计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2020年,尽管疫情形势严峻,但巴拉那瓜港集装箱货物量实现逆势增长。
中国投资和中国设备让历经86年风雨的老港口的运营能力得到提升。截至2020年,巴拉那瓜港集装箱码头已开通16条航线,远达欧洲、远东、地中海和北美等地区。
中国海外合作的港口还有很多,分布于世界各大洲,随着中国建设港口的实力不断增强,这些港口的布局正在逐步优化,一些港口项目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部分示范作用开始显现。中国海外港口开发模式大多是以港口建设带动后方产业园区开发,推动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完善,间接促进当地政府政策创新和制度完善,更好支撑所在区域经贸发展和中国国际产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