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有力推动成都内需潜力稳步释放

2021-06-22 09:35:37 来源:国际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商品零售复苏有力,重点企业增长较快,餐饮消费快速增长,新消费形态发展向好……今年1-4月,成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7.7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82.8亿元,同比增长31.8%。这些数字传达出的不仅是成都消费市场的无限活力,更是成都在推动新消费、打造新场景方面“独树一帜”的努力成果,对于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在近年影响力极大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已连续多年位列“新一线城市”榜首,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人口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这三个主要指标上均处于领跑地位。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着眼于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成都正在不断促进消费升级和消费创新,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新消费发展,打造多元消费场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有力推动成都内需潜力稳步释放。

打造消费新场景

2019年12月,成都在全国率先召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提出塑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八大消费场景,包括地标商圈潮购、特色街区雅集、熊猫野趣度假、公园生态游憩、体育健康动脉、文艺风尚品鉴、社区邻里生活、未来时光沉浸场景。

打造新场景、促进新消费成为成都推动消费的重要抓手。去年6月,成都出台的《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2020年-2022年,高品质消费新场景不断增加,呈现蜀都味儿、国际范儿的消费新场景网红点位50个以上;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消费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增强,每年新引进各类品牌首店200家以上,发展特色小店300个以上,建设夜间经济示范点位100个。

去年12月,成都市商务局、市新经济委、市经信局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成都市关于持续创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从新消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到全产业链的培育、从产业生态的塑造到产业集群的形成,强调“以场景营造为核心,促进新消费创新应用”“以企业创生为引领,增强新消费供给能力”“以生态塑造为本底,扩大新消费集聚效应”3个重点领域,推出了16条政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极具成都特色,特别是再次提出“场景”逻辑以场景营造为核心,促进新消费创新应用。其中,还明确要鼓励新消费企业申报“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项目资助,支持新消费企业围绕零售、文旅、体育、汽车等消费领域,开展场景创新。去年11月,首批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已获授牌,主要针对场景应用和市场推广。

2020年,成都重点推进春熙路、交子公园2个都市级商圈和成都蓉北商圈等3个新商圈规划建设,引进SKP等商业地标,以154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赋能商圈发展;发布《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指引》,启动161条特色商业街区和一环路“市井生活圈”打造,完成打造50条,宽窄巷子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以具体的举措做深标志性商圈和步行街建设。在做精示范性消费场景打造方面持续发力,深化场景营城理念,推动打造八类消费场景“一场景一示范”,评选推出八大示范性消费场景,并给予政策支持;围绕公园城市建设,形成锦江公园、天府青城等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IP,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当前各级政府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特别是新型消费发展方面出台诸多政策措施,引导和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其中就包括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的政策措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成都市作为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费中心,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打造新场景,将有助于促进供需适配,并依托不同场景的打造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升级的需要,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切实体验国际范儿、成都味儿的公园城市生活魅力。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消费场景,不仅有助于促进新型消费发展,优化信息消费、网络消费、服务消费等供给体系,提升新型消费的质量和效益,而且还有助于成都市打造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刘向东看来,打造消费新场景,成都未来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考虑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八大类消费场景的便捷度和智能化水平,并与智慧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让新型消费绽放在智慧消费基础设施网络之上;二是考虑如何在场景设置上融入更多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提升消费的层级和品质,在日常消费中感受成都独特的生活美学;三是考虑如何增强新场景的绿色环保塑造,把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消费理念融入其中,建设体验生态文化简约生活的消费目的地和生活新天地。

“三城三都”紧跟服务消费升级

2017年年底,成都市明确提出了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的“三城三都”三年建设计划。

据悉,今年成都市“三城三都”将以五大行动为抓手,即重大地标促建行动、产业生态厚培行动、重大项目招引行动、高端节会提升行动、消费场景升级行动,出新品出精品,不断提升“三城三都”人文化和显示度,全力助推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设,这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2021年4月7日,成都市“三城三都”三年建设成效及2021年工作计划新闻发布会召开。近年来,成都在产业能级方面实现大幅提升,文创、旅游、体育、餐饮、音乐、会展六大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市博物馆数量达159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0家,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及质量均居全国第一;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超过3600家,居全国第一。另外,打造了“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180个、A级林盘景区75个、周末经济主题点位12类、夜间经济示范点100个;打造了首批10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天府绿道健康行”和“社区运动节”两大全民健身品牌,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突破700万,体育人口比例提升至48.6%。成都数字文创、特色民宿、绿道健身、美食首店、时尚演艺、云端展会等文商旅体会融合业态蓬勃发展。

2021年,成都将把文化大餐带入市民的生活,推出展现天府文化、极具成都印记的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旅游休闲街区和乡村古镇,评选60家“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和20家A级林盘景区,创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举办成都国际熊猫美食荟等40个美食节会,评选发布100家特色小店,将让成都更“可口”。此外,成都还将进一步提升街头艺术表演覆盖面,举办各类音乐演艺1500余场次,打造特色“音乐+”消费场景,打造一个更动听的成都。

发力夜间经济首店经济

近年来,成都市以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立足成都夜间经济优势特色,以打造载体、聚集业态、丰富活动、完善服务等具体路径,全力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塑造夜间经济特色品牌,在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成都打造多层次载体,积极培育标志性夜游商圈,提质发展高品位步行街区,全面塑造人性化温度社区,塑造城市“夜间经济”名片。同时,聚合多元化业态,着力做好美食、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医美等产业与夜间经济发展的融合,精心打造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形成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成都夜生活生态圈。

为有效激活“夜间经济”活力,成都做优品牌节庆活动,创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打响“成都消费”品牌,并持续推出夜间演艺活动。此外,优化夜间经济发展生态,配套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健全夜间公共服务,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以来,以“夜游锦江”为代表的成都夜游在全国十大夜游城市中热度位居第一,夜间经济品牌美誉度、消费活跃度、游客认可度、区域影响力大幅跃升。锦江区作为成都老城区在发展逻辑、建设路径、营城方式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标准构建“夜游”“夜市”“夜娱”三类标示性场景,加快建设成都市夜间经济排头兵,多措并举加快发展以文旅消费为主体的夜间经济。

如果说夜间经济的发展有效增强了成都消费的活力,那么首店经济的发展则极大提升了成都消费的品质。首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通过引进、培育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开设的首家品牌店、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以及跨界融合店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时尚成都的热度持续上升,蓬勃的消费力、更丰富的购物选择,在成都“买全球卖全球”显得如此生动。在这背后,承载优质国际品牌资源的商业载体正是有力支撑,而以品牌首店首展首发为核心的首店经济无疑是强大“助推器”。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首店落户386家,自2018年以来首店落户总数已超过数千家,首店总量持续领跑新一线城市。

成都市围绕首店经济的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商业品牌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了较为友好、专业和完善的首店服务产业链和首店经济生态圈,助推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促进首店经济发展上,成都积极建立健全首店经济发展制度,坚持以推动城市消费升级、构建未来竞争优势作为发展首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首店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坚持将精准招引作为发展首店经济的关键环节,将新技术运用作为发展首店经济的基础保障,将“以商招商”作为发展首店经济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首店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保障首店经济发展,促进品牌首店进得来、留得住、经营得好。

成都除了在夜间经济和首店经济方面持续发力外,在消费新平台方面,成都获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国家改革试点,建设跨境电商全球服务资源中心,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先后获批设立。2020年成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435.82亿元,同比增长115.21%,连续四年增速在100%以上。在培育消费新模式方面,成都推动设立四川成都电商直播产业园,开展直播活动10万余场,有效拓展线上消费,网络零售额突破4000亿元,位于中西部城市首位。加速布局新零售,新开设无人零售店30家、社区便利店150余家,天猫小店等线上线下一体化便利店达1200余家,“O2O+社区”等非接触式消费快速发展。

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

成都不仅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品质化消费供给上发力,也在不断优化国际消费环境,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品消费链和商业集群,有效激发消费活力,全面提升消费集聚和实现能力、消费配置和带动能力、消费创新和引领能力。

在完善支撑国际消费的供应链服务链方面,2020年,成都新开通6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国际定期直飞全货机航线达10条,国际(地区)航线达131条,位居全国第4位;持续完善国际班列网络布局和境内外服务节点,联接境外59个城市,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量超8000列。

在构建创新引领的消费政策体系方面,成都创新消费社会保障、消费金融和审慎包容监管,开展数字人民币等试点,优化“五允许一坚持”,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制定境外旅客离境退税便捷化服务项目方案,优化离境退税服务,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149家。

在打造“成都消费”品牌节庆活动方面,成都持续策划开展贯穿全年的促消费活动,联动部门、区县、企业、协会推出“成都美好生活”系列夏、秋、冬主题消费提振活动,第十七届成都国际美食节等“美食+”“文旅+”“直播+”活动,推动消费市场回暖。实施“成都新消费·用券更实惠”活动,吸引6万余家商户参与,有效地拉动了消费增长。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发展阶段的开端,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商务局将紧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新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攻坚年”的部署和要求,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主线,以开放思维、全球眼光,优化创新供给激发新型消费活力、打造国际化标识性消费场景、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努力实现争先进位,锚定打造国际消费创新创造中心、国际消费服务中心、国际消费文化中心、国际消费资源配置中心、国际消费品质中心,加快建设充分体现天府文化特色和国际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