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粥左罗的第 3464期分享作者l维舟 编辑l 易小飒
来源 l维舟(ID:weizhousw)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01
(资料图)
全身心投入事业的人
遇到变故时可能更脆弱
一位51岁的老员工,在北京某设计院干了多年宣传工作,日前被以“绩效不好”为由开除了。她只要再熬四年就能退休安度晚年了,但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
当晚9点,她从楼上一跃而下,三小时后被发现时已没了呼吸。
失业很可能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原本在集团旗下做杂志编辑,一向为人和善,转岗后也兢兢业业,承受各方压力,只求保住这份工作,却还是没能躲过这场风暴,回家还要面对同样被裁员的丈夫和儿子。对她来说,原本的人生碎了一地,路走到了尽头。
为什么她会走上不归路?
我想那不仅仅是因为失业没有保障的问题,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长久以来她只会这一种活法。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一辈子循规蹈矩地活着,小心翼翼地做人,也没什么野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然而当有一天形势大变,他们赫然发现连安稳度日也不可得时,仓促之间想不出来自己的生活还能怎么继续,就此陷入绝境。
在上海陆家嘴的国金中心,常能看到一个精英范的女白领在大厅里踱来踱去,满口金融术语。这乍看起来没什么不正常,但问题是,四年来的几乎每个工作日,她都会坐地铁来这里打卡,独自对着空气自言自语。
知情者说,她原本是楼里某金融公司主管,“非常有能力、有素养的一个人”,被裁员后仍然每天准时来“上班”,“从不说怨气话,都是行业术语,很有专业性,只是内心走不过来”。
不知她是否知道,自己的事迹在网上已经成了一个传奇性的悲剧。
然而,这些并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也折射出我们这个社会的某些症结:
一方面,人们总是被规训要全身心放在某一事业上;但另一面,在出现变动时,这样的人却极有可能更为脆弱。
这一问题的根源,想来出自最基本的亲子关系:父母不鼓励子女的独立,助长了他们的依赖,代际之间的纽带也因此更为强固。
很少人察觉的是,这其中隐含的一个前提是,父母也永远不会抛弃子女,但在组织关系中可没有这一说,它可以既要求你效忠,在必要时却转头扔下你不管。
02
单一依附于任何外部事物
都隐藏着巨大风险
十多年前,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那时看到有的下属扑在工作上,我会找他们来单独谈谈:“在工作之余,你还有什么业余爱好?如果没有,我建议你培养一个,跑步、摄影、芭蕾,什么都行,但至少有一个,否则,你早晚会憎恨这份工作。”
我当然知道,现在的许多行业,往往都得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好,忙起来能把你所有精力都吸干,以至于下班后都没力气再顾及生活;但正是此时才尤其需要警惕:单一依附于任何外部事物,都隐藏着巨大风险,只有当你的生活有多个支点时,才不容易因为其中一根支柱崩塌而倒下。
看起来违背直觉的是,这样生活更为多样的人,工作状态也许反倒更好。因为他有一个心理缓冲地带,更能以平常心来看待变动,而不至于出于恐惧紧紧抓住那份工作,那种持续的紧绷感其实相当让人疲惫。就算是机器,一味上紧发条也并不能让它处于最佳状态。
习惯了单一依赖外部的人,看起来按部就班,但当环境发生变动时就能看出来,这种安稳、平静乃是一种假象。
不独立的人其实是不稳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容易惊恐,因为一个人越是倚赖外在的东西来肯定,个人的价值感就越是会陷入脆弱的不确定之中,当失去那唯一支柱时,他们很容易导向自我否定。
只要仔细观察下我们这个社会就不难发现,它向来鼓励、褒扬那种单一的取向,把专一视为美德,而灵活变动倒像是不可靠。
这让许多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在一个加速变动的时代,他们仍死死抱住原有的观念,难以做出应有的调整。吊诡的结果是,正是这种僵硬,到头来可能让自己更容易被淘汰。
对任何人来说,当然是极不好受的。有时,这种心理转变以一种巨大的幻灭出现:从完全相信到什么都不信。
然而,这并不总是意味着能带来新生,就像那些经历了下岗潮的老一代,在一辈子的信念破灭之后,大多数人也许都无法适应新生活,反倒更强烈地渴慕体制内的“铁饭碗”。
也就是说,在中国社会,很多人为了获得“安稳”、避免风险,宁可放弃开放性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张秋子在《堂吉诃德的眼镜》中恰如其分地指出这其实本身就是个难以察觉的悲剧:
你用一辈子犯了一个错,最后知道错了,却没有时间改了。所以,只能嘴硬,只能死不认错——这倒不一定是个糟糕的人,但一定是个有限的人。这就是石黑所谓的“蹉跎”(waste),我们被包裹在时代的浓雾中,其实根本看不清自己的命运。
△《天堂电影院》剧照
03
无论没了什么
都要能活下去
在一个风险社会中,个体迟早要学会这一课。
不久前,有一位读者和我说,她24岁了,两度考研失败,索性去了一家小公司工资仅够生活,但至少生活步入了正轨,“可是感到隐隐的不安,我不是不能脱下长衫,还是想要读书,并不只是为了好找工作。离开了家,以前父母的那座大山渐渐远去,他们也终于明白我并不像他们期待的那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心里有一种火焰,在工作的细缝中溜进来,然后痛苦,那不是绝望,而是细碎的痛苦,像小虫子一样。”
我能理解那种痛苦,毕竟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我想说的是,也许多年后你会感谢这一经历,正是它造就了一个人在不确定性的海面上浮沉的生活能力。
工作、生活、读书的平衡,并不是一个持续到将来的静态局面,恰是一个需要自己不断调适的动态平衡。
大学里我曾读过陈丹燕的《独生子女宣言》,一个上海女孩子在失恋后陷入消沉,她父母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要记住,在这个世上少了谁都要能活下去。
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点像“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其实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它强调的并不只是“活着”本身,而是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实现精神独立。那不仅需要我们的人生有多个支点,更重要的是,从外在依赖转向自我依赖。
毫无疑问,在一个保障机制不健全的社会中,要独立生活并不容易,有时甚至需要超人般的勇气,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在这个时代,没有哪个外部力量能让我们永远依靠,真正能拯救我们的,是且一直是我们自身化威胁为机会的内在能力。
推荐阅读:1、2、34、END
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赚钱?
欢迎报名粥左罗7天写作特训营了解
只需要9.9元
实战课程+社群服务+打卡作业
助教老师一对一点评
粥老师的2次专属直播+答疑
有写稿赚钱的多种方法
有投稿写稿的路径指导
长按二维码报名
【通知】最后250个名额,送签名版《学会写作2.0》和5门课,加入3天内无理由退款,0试错成本进来体验下,扫码有详细介绍
看完记得关注@粥左罗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