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重庆多家配套供应商致长安汽车采购部的“申诉函”截图在网络中热传。
据这篇题为“保护中小汽车零配件实体企业刻不容缓”的申诉函内容显示,3月28日长安汽车采购部门率先向数百家供应商发函,称为应对价格战引发的部分车型滞销,通知将扣除10%的供应商货款。
申诉函指出,长安汽车的扣押货款行为不仅是对供应商多年付出的无视,更是涉嫌违法违规。而被抽走的10%货款更是诸多供应商赖以生存的利润空间,长安的做法将置配套企业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让其倒闭。
(资料图片)
目前,长安汽车并未对申诉函进行官方回应。
对此,界面新闻致电多家重庆长安汽车供应商,核实相关情况。从供应商口中了解到,长安汽车直接扣除货款的情况确实存在。
一家为长安提供内外饰零部件的供应商向界面新闻表示,曾收到过长安发出的类似函件,但扣款幅度没有10%那么多,公司也并没有向长安发过网传的申诉函。目前公司正在走申诉流程与长安沟通,具体细节暂时不便透露。
对于长安的扣款行为,该公司一名负责销售对接的员工调侃称,“卖得不好从我们货款里扣,销量好的时候怎么不见补钱呢?”
这位员工表示,在“价格战”后主机厂本来就在向供应商施加价格压力,直接按比例扣货款相当于直接截走利润,这对本就处在弱势地位的汽车供应链公司而言更加难以接受。
不过并非所有配套公司都收到了长安的扣款致函,4家重庆本地汽车供应商向界面新闻表示,长安汽车并未对其货款进行克扣,近期也没有听说有同行向长安方面公开致函抗议。上述4家供应商一致表示。目前公司与长安均保持着正常合作关系,款项来往也一直都是按合同结清。
据悉,这4家供应商与长安汽车展开业务往来已有多年,零件供应范围涵盖汽车空调系统、标准件、发动机零部件与汽车电子零件。
虽然长安汽车并未扣押其货款,但其中一家供应商也向界面新闻提到,在汽车价格战打响后,长安就开始加大对供应商的压价力度,公司的盈利空间也因此遭受挤压。
按照业内通常做法,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会达成协议,根据每年的供货规模与技术更新改进情况,订单价格会出现3%到5%的降幅,供应商配合主机厂降价是汽车行业的常态。此外,双方也会签署价格变动条款,以便在原材料价格出现涨跌时进行订单调价。
但是惯例来说,所有的价格变动都需要基于双方谈判以及先前的合同契约进行,主机厂一方不经协商直接在供应商系统中砍掉10%的余款实属罕见。
目前,长安自身也正面临着较大的盈利压力。
据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长安汽车当季营收345.56亿元,同比减少了0.06%。虽然净利润达到69.7亿元,同比增长了53.65%,但背后原因是长安将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纳入了报表,并由此产生了50.2亿元的投资收益,除去此部分后计算长安汽车的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4.75%。
在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爆发价格战后,多家自主品牌都选择将成本压力转嫁到供应商身上。不止是一众中小供应商,就连博世这样跨国汽车供应链巨头都难以承受主机厂的降价压力。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今年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自己收到了吉利零部件采购公司总经理方成龙赠送的一把写着“快刀斩乱麻!”的刀,意为希望博世能配合降价以提升吉利的产品竞争力。陈玉东称,此轮降价压力相较往年更大,如何配合降价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对于供应商来说,如果是实力规模不错的强势供应商或供应业内紧缺的热门产品,可以采用不付全款就停止供货的方式回击。但对于大多数可替代性较高的中小供应商来说,与主机厂进行谈判,能否减少扣款比例是更加现实且无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