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仝麟阁的资深读者:点击上方「麟阁经略」→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其他平台读者请关注公众号“麟阁经略”
地方主政者面临着“土围子”难题
闹得沸沸扬扬的“江西鸭脖”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相关资料图)
今天中午,江西省政府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对“鸭脖事件”的调查结果,最终判定,学生在食堂吃出的异物为“鼠头”。
事件的起因为6.1日当天,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在食堂吃出“老鼠头”,但校方联合当地食品安全局告知该学生是鸭脖,最终该学生将图片发至网上,引起了舆情事件。
如今,真相水落石出。但其中的过程,却给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我常年为地方政府提供舆情管理咨询,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分析的案例,其中经验有如下几点:
1.互联网时代无“小事”,只要符合传播规律,就一定会火
据做数据的朋友分析,在各大网络平台中,“鸭脖”事件的流量在短短的半个月内过亿,将至少成为2023年流量排名前五的互联网事件。
在不理解互联网的地方主政者眼里,这仅仅是一件“平平无奇”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小事化了,压根想不到会捅这么大篓子。互联网时代遵循的不是“行政逻辑”而是“流量逻辑”,一件在行政处罚上并不严重的事情,放在互联网上,或许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网络具有夸张、放大、共情、剪辑、猎奇、随机的效果,导致互联网时代无“小事”,任何事件都难以准确预判其网络影响。我写了上百万字的内容,仅仅能在社会新闻领域预判一些可能舆情,那些很少上网,毫无网感的主政者可想而知。
“鸭脖”事件之所以爆火,是因其压住了流量逻辑中“猎奇”、“趣味”、“公义”、“安全”等要素。事件发酵后很快“出圈”,一大批官媒和自媒体账号跟进,甚至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另外让公众愤怒的,还有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江协学在面对媒体镜头时对公众毫无廉耻的撒谎,二次将舆情推波助澜。
这充分说明当地官员不仅极度匮乏法制精神,更是完全不懂也不关注互联网,他要是在采访前稍微看看微博,也不会直接说出这么弱智的话,说明压根就没当回事,觉得就是一起普通的群众投诉,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一定摆平过比这大得多的事。
在我的观察和与行政人员的交流中,发达度较低地区、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官员,往往对互联网舆情的感知程度最差,最需要这方面的培训。
互联网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非发达地区的官员缺乏危机感,一出事就容易失控。而且往往开头是小事,但随着行政者处理问题的不当,比如威胁、打压、欺骗,而造成二次传播,最终引起大范围负面舆情,产生极坏的影响。
2.“小事”也能严重破坏政府公信力,而且挽回成本极高
在此事件中,江西省派出了省教育厅、公安厅、国资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这规模阵仗堪比调查一个全国连环杀人案或者重大贪腐事件,对于一个大学食品安全问题下这么大功夫,实属罕见。
当然,这并非没有必要。江西的党政领导层很明白这件事必须尽快处理,如果交给市一级,再出现什么包庇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杀伤是极大的,不如一开始就下猛药,以免夜长梦多。
有体制内的朋友告诉我,这件事爆火后,更高级别的舆情管理部门关注并很快下达了批示,这也是导致江西快速反应的原因之一。这些年我能明显看到的改变,就是对舆情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提高,几乎所有重要的党政机关都有分设舆情管理部门。
这意味着,地方行政者必须有高度敏锐的舆情感知力,包括对舆情流量、发展、处理方式和后果的判断力。一位地方官和我说,当地党政部门对舆情管理的要求是“整体联动、快速响应”,网信部门检测到舆情,立刻发文通知涉事单位,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好,平息舆论。
这样的管理模式打破了过去各自为战、各拥山头的现象,但并非所有地方都有这样的思维。该校所处地区的网信部门或许监测到了事件,但相关部门并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让事件平息。
仅仅是一句罚款、道歉和整改的事,生生搞成了全国年度前五的新闻。一位地方政府的朋友和我说,公信力建立难而摧毁易,做一千件好事老百姓觉得理所应当,而一件坏事就能身败名裂。
未来,再出现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能再派这样的调查组入场,那省政府什么活都不用干了。所以关键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管理机制,此事不仅要处理涉事人,更值得市级行政部门改进对舆情的处理模式。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裙带关系多、权力系统封闭的地方最容易“出事”
中国官场有个现象,就是市、省级的主政官员流动性强。这套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在同一地方时间过长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主政官员容易被下面人“糊弄”,导致次级部门形成自己的“土围子”,造成“权力倒置”。
唐山打人案是最典型的“权力倒置”现象,名义上唐山政法委书记管理公安系统,但他是刚刚上任,可能带个秘书就来了。下面的人什么情况他一无所知,所以出现了上面要抓人,下面不执行、瞒报的情况。在上下级关系不牢靠的情况下,执行者反而真正拥有权力,这就是“权力倒置”。
我在去地方调研、走访的过程中,这种感受非常深。市级主政者之下,大到区、县,小到村、街道办都能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权力系统高度封闭,干什么恶心事上面很多时候压根不知道。北京这几年抓了一堆村干部,家里都能贪几十亿的,出了事爆出来,人们看到才大吃一惊。
流水的市长,铁打的“土围子”,是各地方主政者的定时炸弹。因为党和国家任命你为地方一把手,就要承担整体的责任。出了事舆论和上级不会区分“是不是你的人”,你会跟着一起挨批挨骂,甚至背锅。
在鸭脖事件中,当地主政者没有任何动机会把一个食堂吃出异物的破事压下去。但学校、食堂、监督局这些次级部门已经形成了牢固的利益纽带和关系网,第一次回应说什么调查了监控录像、反复对比化验、询问周围学生,一下扯出这么多人,说明校方和监管者有足够信心能把这些人的嘴管住,甚至做假证。
因此我敢说这破学校绝对不是第一次找监管部门平事,而且食堂负责人一定有裙带关系。
地方主政者信息封闭,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因此我给地方政府咨询时的建议是:一定要让基层有充分的反馈渠道,不要养只会拍马屁的媒体、文人和代表,而要真的反映问题。管理政务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和汇报,要在基层有自己的“线人”,把各次级部门的利益基本盘、可能风险摸清摸透,提前防范。
最后,对于欺上瞒下的“土围子”一定要从严处理,要摸清藤脉,做到“除恶务尽”、“一锅端”,才能产生足够的震慑效果,并放上有才能和靠谱的人。对于地方主政者,孙子兵法有一句话描述的很贴切:“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主政者不一定需要精通所有专业的行政事务,但他必须是一个信息流的集中点,掌握信息的多寡、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拉开地方官员执政水平差距的最大因素。
关于作者
仝麟阁,前财经记者、投资公司董秘,发表文章累计超过100万字。千万级报道作者,网易年度影响力创作者。研究领域为政治、历史、经济和社会问题,为500强公司、地方政府做舆情咨询和社会分析,在多家教育机构任兼职讲师,现居广州。
(我的小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