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案”的影视作品特别多,足迹、指纹、DNA......专业人士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各种破碎的线索进行层层推理,最终可以把罪案的真相呈现出来。电视的剧情难免经过了艺术加工和渲染,相对来说有些夸张。可这一个悬案,它的破案过程却是在我们重庆真实发生的。2013年6月的一天下午一点多钟,重庆某地警方接到报案。报案人说,在一个乡村路段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人死亡,死状惨烈。民警火速赶往案发现场。据了解,死者是一名男性,当时横躺在马路上,他的脸上、身上到处都是鲜血,左眼眉骨处有一个致命伤口,是大小为五公分左右的凹洞,伤口形状非常奇怪,应该是被尖锐物品戳穿造成的。此外,死者右胸口还有一条宽约四五公分的伤口。案发现场路面上基本没有留下太多痕迹,有一辆橙色摩托车翻覆在距离死者六十来米远的沟渠中。
根据推测并进行指纹提取比对,警方确认这辆摩托车是死者驾驶的车辆。但是车子为什么距离死者这么远呢?而且,摩托车头有明显损伤,右后视镜被撞破了。这些物证能说明什么?这到底是一起凶杀案还是交通事故?一个个疑问急需探寻。经指认,这名死者名叫李国富,38岁,是当地一家农资店的老板,平时骑着摩托采购送货早出晚归,生活还算规律。当天早上,死者是去隔壁村亲戚家串门的,走的时候,驾驶的正是那辆掉入沟渠的橙色摩托车。经过检测查勘,警方首先排除了李某酒驾,自己摔倒出事的可能性。
出事地点其实离死者家不远,只有十几分钟车程。为什么会离奇死在马路上呢?会是谋杀吗?据警方调查,死者身上的手机钱包等并无遗失,谋财的可能性不大。警察查验,摩托车最后栽倒在边沟里,摩托车车头有损毁,也有碎片散落,这些看上去还是比较符合交通事故特征的。如果老李骑着摩托车发生了交通事故,撞上其他车辆或被撞,人车分离后,很难相隔60多米这么远呀?而且,老李倒地的路面附近,根本没有明显刹车的痕迹!会不会是死者是自己从摩托车上摔倒滑落到马路上致死的呢?可是这又怎么解释死者头部和胸前的巨大伤口呢?造成这些伤口的必定还有其他当事车辆,也就是交通事故肇事的另一方。它会是谁呢? 按道理来说,车祸即将发生的时候,事故双方驾驶员都会本能地紧急踩刹车,可是在事故路段根本就没有明显刹车痕迹。难道案发突然,摩托车驾驶员连踩刹车的时间都没有吗?或者他是追尾了同向行驶的车辆导致事故?
案发地点是一条宽阔的马路,道路平直,视野开阔,并不是事故高发路段。由于事故路段刚通车不久,周围的监控设备还处于调试的状态,警方无法从监控里找到线索,而报警群众也表示,自己是过路时发现老李死亡才报的警,并没看到案发经过,这起案子的头绪一下变得复杂而茫然起来。
据勘查了解,事故现场附近,是当地的一个工业园区,园区内还有一大片正在施工的区域。白天的时候,这里车水马龙,大货车也比较多。办案人员认为,死者老李有可能是自己不小心追尾前方的大货车,撞上大车车尾,或被大车挂倒了,导致惨剧发生的。由于现场痕迹和有用的线索十分有限,仅凭散落物和碰撞痕迹很难圈定肇事者和肇事车辆。鉴定团队决定换一种思路,从人体损伤角度着手,对死者尸体伤痕进行研究,再与相关车辆特征进行比对,争取分析出更多线索。
八益鉴定人员车兴平查验尸体后发现,死者左侧眉弓骨有一个5公分的破口,破口边缘都很光滑,在车兴平看来,这就是硬物利器造成的伤痕,而且死者的右肩部和胸外臂也有一个倒L型伤痕。车兴平的第一反应就是货车形成的伤害,因为货车的箱体很高,货车有一个L型 。但如果是倒L型的话 除非撞货车的顶端, 货车顶盖上面可能形成,但是作为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来说,不可能这么高。所以鉴定团队还是把货车排除了。办案人员和鉴定团队多方调查,将事发路段可能出现的车辆进行排查,并与死者伤痕进行了多次比对,但仍然没能找到与伤情相对应的车型。在走访的过程中,当鉴定人员发现路边的装载机的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专家脑中:是不是装载机呢?
装载机体积偏大,本身形态特殊而且有些部位是高硬耐磨的合金制成。经过勘查,发生事故的路段正好有一条施工便道交叉,如果,老李驾驶的摩托车是与从施工便道突然开出来的装载机或铲车相撞,被伤及性命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鉴定人员把肇事车辆和出事的摩托车还原到现场,然后找一个和死者身高差不多的一个人,坐在摩托车上进行比对之后发现,装载机的铲斗有铲齿,铲齿就正好符合2-5公分的间距。经过比对,死者左侧眉弓处的伤口形状,正好与铲齿的形状符合。这就说明,装载机极有可能就是造成死者死亡的车辆。根据伤情比对情况,鉴定团队对案件有了一个大致的勾勒:死者老李驾驶的摩托车行驶在事发路段时,从旁边岔路开过来一辆装载机,由于摩托车车速太快,并没有注意到突然驶出的挖掘机,两车瞬间就要相撞。老李来不及刹车下意识进行紧急躲避,但头部却撞上了装载机铲斗的铲齿,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不幸当场死亡。而他驾驶的摩托车从装载机的空隙中惯性前冲,最后倒在前方路边的沟渠中。
根据大胆假设和反复现场演示比对,警方沿着鉴定团队的这个思路展开排查,最终将嫌疑肇事装载机缩小到附近工地范围,通过调查走访和DNA比对,很快在附近工地上锁定了肇事车辆,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那么,犯罪嫌疑人究竟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肇事逃逸呢?
肇事驾驶员也姓李,男性,40多岁,据他交代,案发当时,他正准备开着装载机离开工地回家,刚从施工便道开到大马路上,就看见一辆摩托车迎面而来,速度非常快,他准备打方向避让,可还没来得及就听见一声闷响,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看见死者躺在地上了,他当时很害怕,但看到四下没人,便慌忙逃离了现场。故事讲到这里,真相大白了。挖掘机驾驶员老李,怎么这么糊涂呢?这撞人后逃逸,可以要负重责的呀!本来一起交通事故,肇事罪承担,可逃逸,就要追究刑事责任。法网恢恢,千万不能肇事逃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