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占据我市企业数量的99%以上,提升这个企业群体的智能制造水平是提升重庆工业生产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中小企业局针对当前企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充实了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成员,集聚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人力资源,集中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现代物流、品牌营销、投融资、现代企业管理、生物医药等领域遴选一批专家,组成150余人服务企业的专家团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通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市中小企业局专家委员会以问题为导向,组织专家到多个区县开展企业技术难题与专家诊断“一对一”对接活动,近5年来先后走访了30多个区县,对接了300多家企业,解决了300多项企业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2017年7月-11月,市中小企业局加大了推进力度,带领专家团队相继到26个区县调研,与150多家企业进行技术难题“一对一”对接活动,收到明显实效,深受区县和企业欢迎。
案例1 帮助云阳曲轴公司提升产品精度,次品率大幅下降
曲轴是摩托车上附加值最高的配件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重庆最大的摩托车曲轴厂不在主城,而在库区的云阳。
过去,由于行业整体利润率较高,尽管距离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用户的时空距离较远,进出两项物流成本不低,云阳曲轴有限责任公司还是“日子过得很不赖”,每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
不过,随着近年来资本的不断涌入,摩托车曲轴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即便像云阳这家企业这样拥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大公司还是举步维艰。该企业近年来的产销量没有变,但销售收入降至8000万元。换言之,产品单价缩减了近三分之二,企业几乎没有利润。
如何才能走出困境?企业管理层一筹莫展。他们找到了市中小企业局专家委员会,后者集聚了全市智能制造领域的诸多专家学者,不仅为企业答疑解惑,还针对性地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专家委员会应邀来到云阳,给出的“方子”是推进生产的精益化,节省成本,减少浪费。就目前阶段而言,关键要对一种名为镗孔的加工工艺技术进行改进,以此来提高精度,降低次品率。
改进镗孔工艺,关键在于设备,全部更换设备,企业缺钱。同时,市面上有哪些供应商能提供质优价廉的设备,企业也不尽了解。
经过多次论证,专家委员会给出了方案,现有合乎条件的部分设备,通过工装夹具设计进行性能优化。同时,专家们根据各自的行业经验,推荐了一批供应商,并亲自参与制定招标采购方案,帮助企业新采买了一批设备。
新的技术方案实施后,云阳曲轴公司的产品合格率逐步提升,次品率从此前的5%~10%降至目前的2%~3%,每年由此减少损失10余万元。“钱虽然不多,但对我们企业目前阶段来说真可谓救命钱啊。”云阳曲轴公司负责人表示。
案例2 帮助长寿浩康公司降低人力成本,每月节省薪资支出数十万元
采矿行业中是如何将铜铁等有色金属从矿渣中分离出来的?答案是通过化学溶剂的萃取。
位于长寿经开区的浩康公司就是一家生产化学溶剂的企业。和很多传统的化工企业一样,浩康公司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00多名工人每年创造约1亿元产值。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同样的产值规模工人数差不多都在100人左右。生产严重依赖于人,而招聘工人并非易事,有时甚至因为招不到人导致不能满负荷开工,浩康公司负责人烦恼不已。
事实上,随着劳动用工成本的逐年上涨,以及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监管的加码,几乎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想改造生产线,提升生产的智能化程度。
但说起容易做起难。企业上马智能制造生产线,可不是买一件均码的衣服套在身上就行。每个工厂的情况都不同,成套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只能提供大致相当的产品,后者要在企业的生产线上真正投用,涉及到复杂的落地方案,需要专门定制或者优化。
市中小企业局专家委员会应邀而至。到现场后,专家们并没有发言,第一件事是仔细查看生产流水线,对每一个细节都拍照;第二件事是访谈流水线上的工人,倾听他们对自动化的看法。
企业管理层很纳闷:工人只负责操作,怎么可能对高大上的智能制造有理解呢?几天后的一次集体“会诊”,管理层终于心悦诚服。原来,这个行业的工序异常多,目前还没有哪家供应商能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全行业的智能化只能依靠对既有的生产流程进行改造,在条件允许的环节嵌入自动化装置。
基于对生产流程细节的把控,专家们很快找到了符合浩康公司实际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后来经过多次调整优化,该公司终于完成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提高了智能化水平,企业工人数下降至目前的约190人,每个月薪资成本节省了数十万元。由于机械自动化操作,目前浩康公司的原材料利用率从此前的80%提高了目前的90%以上。
案例3 帮助彭水苕粉企业设计智能方案,让“李逵”打败“李鬼”
酸辣粉大概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然而,酸辣粉最正宗的食材是苕粉,也就是把红苕粉碎成淀粉,再把淀粉加工制成的粉条。
重庆苕粉的主产地在渝东南,渝东南最大的苕粉生产厂家名叫彭水龙须晶丝苕粉公司,目前每年有4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不过,彭水这家龙头企业日子并不好过,原因是市场良莠不齐,而自己的生产成本又太高,竞争力不强。
据了解,用红苕制成的苕粉每斤的成本在8元左右,而市面上大量销售的苕粉以工业木薯粉为原料,成本在1元上下。两种产品虽然口感差异很大,但依托于酸辣粉这一地域性美食巨大的品牌影响力,木薯苕粉依然大行其道。
“李逵”必须打败“李鬼”,否则就会自身难保。但成本摆在那里,“李逵”如何才能赢得市场?通过智能化生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是主要方法之一。
事实上,从红苕粉碎到制成淀粉,自动化工艺早已实现,目前要解决的是如何把淀粉加工成粉丝。
这是市中小企业局专家委员会接到的新课题。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红苕糖分较高,相对应粘度也较高,红苕淀粉煮熟溶化后,很难按照模具的样子自动生成粉丝。尤其是粉丝在模具中生成的过程中如何调温、如何把控冷凝的时间,整个食品工业界目前都没有一套公式,具体指标都要取决于生产线的温度、长度、压力等物理量。
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往彭水的这家公司跑了近10趟,前后耗时半年,和管理层、企业一线员工讨论了数十次,终于拿出了80%的概念性方案。待全部方案定版后,即将付诸流水线改造,届时原料正宗的重庆酸辣粉将凭借其智能化生产带来的低成本打败“李鬼”,为重庆美食乃至整个重庆旅游业加分。
对于彭水这家企业而言,未来的智能化全自动生产设备一台套的生产效率相当于目前16个工人,效率更高,产品品质也将更加稳定。彭水龙须晶丝苕粉公司负责人表示,“上马智能设备后,公司有望在一年内把年产值做到上亿元这要感谢市中小企业局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他们的敬业程度让人敬佩。”
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小企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企业对专家服务团队的需求更加迫切,下一步将加大专家团队进园区、进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力度,及时为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不断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