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围市场剧烈波动影响 A股也出现大幅调整

2018-04-10 09:48:4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今年一季度,受外围市场剧烈波动影响,A股也出现大幅调整,调整过后市场风格有所转向,过去两年表现较好的价值股回调较多,而成长股短期表现强势。展望二季度,风格转换是否将会持续,存在哪些机会和风险,备受市场瞩目的CDR会带来哪些影响,私募大佬们二季度如何操作?

中国基金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波、深圳丰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斌、深圳市智诚海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国邦、上海七曜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创始合伙人兼投资总监谭琦、北京清和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吴俊峰。

展望二季度:

石波表示,创业板目前估值仍然偏贵,二季度关注MSCI行情带来的机会,既看好房地产、家电和消费品行业行业的集中度提高,也看好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等行业的表现。

金斌表示,对任何时候的热门板块及股票都保持较高的警惕,大多数时候热门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关注度、较低的预期差、甚至可能被高估。目前对大金融及一些传统行业的优秀公司更有兴趣。

冷国邦表示,看好的行业包括: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5G、人工智能、物连网、创新药等)、消费升级(医疗保健、家电和家具定制、传媒)、服务业(大金融、新业态)等。

谭琦表示,今年市场应该是二元结构,应该更均衡一点,白马股、传统漂亮50涨上去以后,性价比相对有限。所以,我觉得今年市场风格至少会更加均衡一点。

吴俊峰表示,二季度不会大幅进行调仓换股。对于带有周期的行业和个股配置会有所减少,仍然比较看好白酒、保险、医药、TMT。

超跌反弹创业板行情或难持续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一季度创业板大涨,去年的白马龙头下跌,市场出现这种变化的驱动力是什么,是否还在持续?

石波:一季度创业板反弹有两个因素驱动,一是“独角兽”回归的比价效应,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创业板估值高,但现在预期“独角兽”回归估值会更贵,因此对创业板估值的容忍度就有反弹,这是最核心的因素。第二,交易方面带来的驱动。去年蓝筹股的交易比较拥挤,机构配置比较多,受到独角兽投机因素影响,资金再平衡,从蓝筹股中流入创业板。

白马股调整主要是因为三个因素。一是2月份PMI回调,到了衰退的临界点。第二,对利率水平上行有担忧。第三是贸易战引起的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现在来看,这三个因素中一个转好,一个转平,一个还没有结论。PMI三月份大幅反弹到51.5%,利率水平回落转平,贸易战还在发酵之中,暂无结论。

金斌: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白马龙头股经过2017年的上涨,估值已经修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继续依靠估值提升推动股价的难度在上升,未来股票价格的上涨,需要基本面持续改善的支持。市场总希望一口吃一个大胖子,但基本面的变化,则需要时间来验证。

另外一方面,过去几年创业板股价下跌对估值有一定程度的修复,叠加政府口风的变化以及对“独角兽”的支持,再考虑到历史上创业板大幅度上涨的赚钱效应,引发投资者对创业板部分公司兴趣。

我们做投资,一方面是要研究行业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股票定价。事实上,如果股票真有一个“合理”的估值水平的话,股价涨跌本身就会影响股票未来的潜在回报水平。很多人只盯着基本面的变化趋势,而忽略的估值水平的相对改变,这是潜在的风险,也是潜在的机会。

冷国邦:表象因素是白马涨的时间很长,涨幅很大了,而创业板持续低迷,一路走低,二者之间的估值剪刀差在持续收缩。导火索包括:1、注册制的推迟;2、独角兽的回归等。更深层次的驱动力是: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定型。创新一直在强调,两会明确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新经济、新动能和增长质量形成共识,自上而下形成国家战略。虽然创业板指数反弹力度很大,但其中以独角兽概念为代表的新经济才是主力。

谭琦:今年以来,市场的变化比以前更快。因为投资者的预期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牵引,比如中美贸易战、资管新规落地、去杠杆等因素的影响,而从内在因素看,一些重要上市公司的业绩、财报表现都比较好,基本面超出预期,内外因素形成相互牵制。另外,传统白马股在今年1月份累积了较大的涨幅,资金超配权重白马股,这个因素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一季度出现蓝筹跌、创业板涨的变化。

关于这种变化能否持续,我们一再强调今年市场应该是二元结构,应该更均衡一点,白马股、传统漂亮50涨上去以后,性价比相对有限。所以,我觉得今年市场风格至少会更加均衡一点。

吴俊峰:市场认为变化有几方面因素造成:第一,创业板已超跌,具备配置价值,当前创业板与上证50的估值比已跌破历史区间下沿,大约低于4倍;第二,利率拐点已现,创业板估值压力缓减,2018年需求预期会有所下滑,高频数据较为疲软,加上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改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冲高回落,市场对创业板风险偏好有所提升;第三,创业板业绩出现阶段性的反转,从一季度创业板的业绩预告来看,2018年或有望转正,部分个股较好的业绩预告也催化了市场压抑已久的转向情绪;第四,白马龙头业绩难以继续超预期,从2017年四季报看,白马个股的业绩增速普遍出现走缓的态势,另外周期股受制于与PPI的回落和高基数的效应,业绩明显大幅下滑;第五,市场认为政策风向明显偏向新兴行业,过去2年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去产能,改革进入后半场市场预期将体现在补短板,政策也有所体现,海外龙头公司的加速回归、优质企业的上市特批,新兴行业的减税政策等,市场情绪受到明显催化。

但是,我们认为,驱动市场变化的因素不可持续。首先,创业板相对上证50的估值跌破历史低值,但仍然明显高估,当前创业板指仍高达43倍,创业板综指还有53倍,而上证50和沪深300分别为11倍和13.5倍;其次,当前经济整体平稳,蓝筹股的业绩具有持续性,另外提质增效转动的背景下,白马龙头个股业绩具有持续性和确定性,而当前创业板在缺少外延并购、商誉减值和大幅转型的背景下,业绩的持续性担忧;另外,2018年的利率难以出现趋势性下滑,主因是经济韧性较足、金融强监管和全球流动性收缩;最后,市场政策的变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短期仍然主要是刺激情绪,不会兑现出大量的业绩,创业板的估值大幅拉升后难以持续。

中国基金报记者:一季度的操作方向是怎样的,是否加仓创业板、减持白马股?

石波:我们坚持价值投资,不会因为月度的波动而进行风格转换,创业板在三月份的反弹更多是技术性和交易层面的。一季度仓位是没有动,因为对经济的情况还是比较看好,而且蓝筹股的估值还是在合理范围之内,市盈率还比较低,地产行业估值七八倍,家电行业十倍,白酒二十倍,这在历史上都是合理估值,并没有高估,所以没有减持,甚至回调的时候还有加仓,特别是房地产,也有加仓。

金斌:我们目前的仓位在中性略高水平。我们买股票,更多的不是关心板块及风格,而是看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程度,以及未来潜在的利好及利空在股票价格中反应程度。不过按照我们自己的选股标准、以及我们自己的能力圈限制,目前我们自己挑选出来的股票,创业板的股票相对不多,还是以大部分传统行业的优质企业为主。

冷国邦:由于我们在去年四季度就做了部分调整,今年一季度整体结构变化不大,仅有微调,仓位平均在8成左右。

谭琦: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做布局上的调整,从传统的蓝筹股减持,到成长股增持。关于选择成长股的判断指标,我们做投资比较自下而上一些,既会关注短期企业的业绩增长情况,还有看长期本身的竞争力、行业发展空间等,方方面面都会看。但是,整体来说,我们是精选个股的思路,不是仅仅因为市场风格而去配置。

吴俊峰:一季度操作较为均衡,我们没有纠结于市场风格,成长跟价值并不矛盾。行业配置有些许的调整,仓位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投资重要的是找优质低估个股

中国基金报记者:回顾一季度投资,你觉得有什么困难与纠结,会不会觉得赚钱难?

石波:我没有觉得赚钱很难,只是今年收益率会比去年低,去年是价值发现的阶段,估值和戴维斯双击,比较容易赚钱。今年是价值投资阶段,估值合理,只能看业绩成长,但业绩验证需要时间,我们判断蓝筹股全年能有20%左右的增长,可能带来20%的收益率。

金斌:回过头来看,每一年都很容易,但站在当时的时点上,每一年又都会很难。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投资从来都没有容易赚的钱,赚钱都是靠冒风险换来的。差别在于,为了赚同样的钱,不同的投资者冒的潜在风险可能会不一样。

大家觉得赚钱难,可能是因为根据过去几年的历史标准来看,看起来有前景的股票,估值不便宜;估值便宜的股票,看起来前景又一般般。再加上美国挑起来的贸易战,使得全球经济增长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股票市场更是如此。正是因为股票价格对这些不确定性的提前反应,才让投资者有更便宜的机会入场。放弃暴利和赚快钱的思维,做时间的朋友,在真正优秀的公司上多一些耐心,长期来看,反而有可能会获得不错的回报。

冷国邦:投资赚钱什么时候都很难,难在对新的变化做出评估、判断和调整。对大部分人而言,可能是考虑要不要跟着市场转换风格,对于我们而言,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纠结的事情,因为我们提前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变化。

谭琦:今年赚钱确实不容易,因为今年以来上涨的股票不到25%,如果去掉一些次新股,上涨个股的比例更小,而且今年上涨的个股,很多都是基金低配,由此给大家形成的印象是赚钱效应不太好。

如果看长一点,也很正常,市场肯定有些时候不是很好赚钱。我觉得,做投资80%的时间都不赚钱,而要在20%的时间里在市场中赚到,能够超越其他资产类别的平均的年化收益。这不只是基金是这么做的,整个股市都是这么运作的。我们之前分享过一个观点,美国股市一百多年的历史,只有7%的时间赚到了所有的收益。

关于一季度投资决策纠结点,对我们来说,比较有挑战的是,好公司的选择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因为好公司本身数量不是很多,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做调研,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我们看到一些新兴行业的公司,他们的业务会比传统行业的识别起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相对来说更加多元化一些。比如以前你看银行,所有的银行都是类似的业务,相通性很强,但是你看新兴产业,其行业差别会很大,分类非常细致。

吴俊峰:市场确实比较纠结于市场风格,困扰我们的可能是,是否找到优质的低估值个股。今年赚钱相比过去2年肯定比较难。主要是逻辑没有过去2年那么顺,一是名义GDP在回落,企业的盈利在缓慢下滑;二是优质个股的估值修复至合理,继续提升的空间不足,而低估的品种较为稀缺;三是全球的流动性处于收缩的过程中,市场整体的估值会受到抑制。

中国基金报记者:如何判断二季度的行情?

石波:现在还处于等待经济数据出来,一旦经济数据超预期,风格就会切换回来。“独角兽”回归还没落地,一旦落定,创业板行情就结束了。我们觉得二季度市场会比较均衡,到了5、6月份,市场又会回到蓝筹股上面来。创业板目前整体估值偏贵,小股票目前只是个案,投资机会较小,我们会从创新企业中寻找独角兽和龙头企业,这里面投资机会更多一些。

冷国邦:二季度可能还是结构性的行情,新经济和白马蓝筹都有机会,从指数上看,创业板也许会更强一些。

金斌:我觉得目前不要去预测大盘涨跌,博弈市场及风格,时对时错,长期来看没有意义。投资还是需要探索一种大概率能够持续的盈利模式,核心还是要关注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程度。根据我们多年的历史经验,如果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基本面与估值定价上面,无论市场及风格如何演变,时间越长,最终盈利的可能性越高。风水轮流转,没有永远上涨的股票,也没有永远下跌的股票,股票涨跌本身就会影响未来的投资机会。

谭琦:我们是偏选股的基金,不太擅长对市场风格做判断。我们不会预测二季度市场如何,但我们希望即便二季度市场不好,也能从中找到因此而打折的好公司的投资机会,把这种不好的时间变成对我们有利的准备;如果二季度本身好,我们自然也能分享到收益。这样无论市场好坏,我们都能应对。

吴俊峰:二季度的指数预计仍然将维持震荡,结构上的行情将更加分化。创业板难以持续上涨,但少数龙头公司会走出来。白马蓝筹的机会仍较为确定。

CDR试点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创新企业发行股票与CDR试点,可能会对股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你会如何应对

石波:“独角兽”回归的比价效应推动创业板反弹。独角兽刚回归的价格是有泡沫和概念炒作成分的,因为企业的实际价值不会因为在不同的市场上市而有不同,也不会因为上市或不上市而有差异,如果因为回归A股就有5倍溢价说明我们这个市场还是有泡沫的,或者说投机气氛还是比较重的。

CDR试点获批不会改变我们的投资策略。创业板的估值是42倍,比纳斯达克贵,上证50和主板的市盈率只有12倍和16倍,比道琼斯工业指数24倍便宜,投资价值熟高熟低一目了然。

金斌:CDR本身,理论上并不会改变现有其他股票的投资价值。但CDR的真正实施,可能会让因此炒作的各种主题概念股显出原形。总的说来,CDR试点,对我们而言,相当于是多了一些投资选择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至少不会是坏事。

冷国邦:可能短期会对独角兽概念有催化作用,但长期影响不大,不会影响我们的投资策略。

谭琦:从短期来说,独角兽回归A股,可能会对一些追捧成长股、新兴行业的资金,造成一定的分流,造成投资模式上的紊乱和影响,因为又多了不少可以投资的好标的。

从长期来看,这个事情肯定是好事。因为这些比较成熟的科技股,他们估值的模型和理念,对A股比较好的公司都有比较好的带动作用。

关于我们的投资策略会不会关注CDR,我想说,我们对新经济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同时也比较喜欢看一些新的企业和行业。但是具体到A股的投资上,因为过去新经济这块的投资标的相对少一些,有些公司是“只有其形、没有其实”,所以,过去我们在这块的投资比较少。以后等到真正的独角兽回来以后,我们也会把握其时态,做好准备。

吴俊峰:短期来看,影响的主要是情绪。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谨防炒作的风险,特别是很大一部分个人投资者把独角兽当成题材来投资。另外这回归上市的过程中,要考虑对市场的资金冲击,独角兽普遍融资规模较大,当前A股的资金流动性仍然不充裕。

长期来看,优质科技公司的回归和上市将继续深化A股估值的重构。往后看,A股中小创的估值仍然将持续受到压制,一些成长空间不足,业绩无法兑现,讲故事和题材的公司将加速出局。

二季度关注去杠杆、中美贸易战等风险点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二季度的市场风险会在那里?

石波:二季度经济基本面也在转好,但对经济的判断大家分歧比较大。我们比较担心的是利率水平,去杠杆环境下,信贷额度紧张,很多企业贷不到钱,利率上升可能会比较快。

金斌:从微观数据来看,目前经济仍在健康增长的道路上。但是考虑到贸易战及全球货币收紧的形势,股票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是相对较为悲观的,这在股票价格上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接下来的经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二季度市场的风险,也是潜在的机会。

冷国邦:宏观层面多关注一下金融风险防范的监管政策的变化和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率的变化,国际层面密切跟踪中美贸易摩擦的进展。

谭琦:首先,因为我们投资会偏重于具体的标的,我们看到,在探讨新业务、新商业模式时,这些公司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在企业层面的业务竞争能力、市场竞争力,这些是比较具体的风险。他们不像传统行业的龙头公司那样,显得“大而不倒”,他们变化会很快,未来是否真正能为客户所接受,形成越问越强的发展模式,并非一蹴而就。

第二,大家关注比较多的风险点,包括中美贸易战,是否会造成贸易的纠纷加剧,还有金融去杠杆,以及今年的财政赤字会适当压缩等。但其实我们不会特别把这些所谓的风险因素作为预期,放到我们的组合里面,因为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可以“相机抉择”,比如我们跟美国之间本来就是命运共同体,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吴俊峰:二季度的风险点,可能会是几点:第一,中美贸易战仍然将持续发酵;第二,金融强监管导致的流动性担忧;第三,经济的超预期下滑。

所以,在经济方面,我们会关注投资端,特别是基建的走势;在金融方面关注资管新规,贸易战则是关注行业的细则。

二季度关注创新、消费和服务业,对热门板块谨慎

中国基金报记者:二季度会如何进行调仓换股,如何进行仓位控制?

石波:二季度肯定不会去追创业板,我们主要是看好MSCI行情带来的机会,这是A股二季度所要面临的最重大事件之一。现在外资的占比还比较低,MSCI进来之后,外资的占比会扩大,他们的投资期限更长,投资方向和投资视角都是全球视野,估值体系应该也和全球一致。

加仓品种看性价比,如果被低估了就会投,我们一直在加仓调整到位的品种,关键看业绩增长和性价比。成长股中的龙头股是我们非常看好的品种。具体的投资方向上,二季度看好两个方向的潜在投资机会,一是MSCI指数标的公司, 二是大众消费品行业

金斌:我们做股票投资的,不是先规划好未来要怎么调整组合,我们每天都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动态的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大多数时候,当前的投资组合,已经是我们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看法的最佳反应,否则就是言行不一致了。股票仓位,一方面反应我们对市场的看法;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各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这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

冷国邦:持股结构的调整本身就是投资的一部分,持仓肯定会有所调整,调整的范围在我们年度策略里已经明确了。仓位上限在8成左右。

谭琦:我们的策略是精选5%最好的公司,至于这个5%,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细分的行业,这是不一定的。我们只是希望用年的标准,来精选风险收益比更合适的标的,一步步投资比较有把握的公司。

我们不是想着全进全攻,也不是想着全守,而是通过比较审慎的方式来进行“防守反击”的操作,通过精选个股的方式,找到风险收益比较为合适的公司。

吴俊峰:我们二季度不会大幅进行调仓换股。对于带有周期的行业和个股配置会有所减少,仍然比较看好白酒、保险、医药、TMT。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行业板块上,二季度最看好哪些方向?比较热门的医药和军工是否会考虑参与配置?

石波:二季度经济进入开工旺季,投资速度会加快,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已成为政策当前重点支持方向,我们既看好房地产、家电和消费品行业行业的集中度提高,也看好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等行业的表现。

今年在板块上会比较均衡,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更重要,不会像去年那样出现一九现象,去年是“漂亮50”,今年可能会出现300到500个股票有机会,小股票中下半年也有投资机会。

金斌:我们对任何时候的热门板块及股票都保持较高的警惕,大多数时候,热门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关注度、较低的预期差、甚至可能被高估。目前我们对大金融及一些传统行业的优秀公司更有兴趣。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