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行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2020-08-18 09:58:11 来源:中财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科创板去年7月22日开市,至今已满周年。截至8月13日,科创板挂牌公司已达150家。仅仅从挂牌公司数量上看,科创板上市公司已具一定的规模。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试点注册制、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差异化的交易制度等都颇受市场瞩目。随着挂牌公司数量的增多,科创板超募现象亦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

统计显示,科创板挂牌的150家上市公司中,出现超募的高达117家,占比78%,这一比例显然并不低。而且,某些上市公司超募的比例或超募的金额往往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以康希诺为例。该上市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0亿元,实际募集资金52.01亿元,超募比例高达420%;此外像石头科技、八亿时空等超募比例都超过了240%。

新股发行出现超募现象,此前市场上也曾出现,并非什么新鲜事。2012年前,证监会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普遍出现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以及高超募的“三高”发行现象。像当年海普瑞的超高价发行,以及引发的高超募现象,即是非常典型的案例。这既与新股发行机制不健全有关,也与市场各方追逐利益有关。像发行人当然希望以更高的价格发行新股,以获取更多的募集资金。而保荐机构的保荐费用由于与融资金额挂钩,当然希望通过高价发行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但其时的“三高”发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高价发行不仅对市场资金面形成较大的冲击,也使新股上市后导致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而且,由于普遍出现高超募现象,既扭曲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也导致市场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基于此,其时的市场化发行,频频受到市场的质疑与诟病。

科创板众多上市公司出现超募,既是市场发展的结果,也是科创板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新股实行市场化发行。科创板新股发行不再有23倍市盈率高压线,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的高低,是否会出现超募等,都是市场化的结果,这一点与当年新股发行的“伪市场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A股市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实行注册制。A股市场的发行制度改革,历经了额度制、审批制之后,目前正处于核准制与注册制并行的阶段。核准制背景下,新股发行由于需要证监会的相关部门审核,证监会需要对发行人的质地、信披、业绩等“背书”,导致证监会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角色出现错位,客观上并不利于证监会发挥其监管职能。

而注册制才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一大目标。注册制重在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从科创板与创业板的改革看,实行注册制,上市条件将更具包容性。一家企业能否上市,其决定权不再在监管部门,而将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市场化的结果。

其二则是发行市场化。目前沪市主板与深市中小板新股发行有23倍市盈率高压线,这显然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权宜之计”。新股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的高低,最终将由市场决定。高价发行,最终可能导致新股出现中止发行或终止发行。当年八菱科技成为首家中止发行的新股,其中的一大原因即为其时新股“三高”发行导致出现破发潮。

个人以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即是由市场决定一家企业是否能够上市,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将回归其监管本位。市场用手投票还是用“脚”投票,将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就如同目前证监会的发审委。

因此,对于科创板再现超募现象,无须大惊小怪。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与市场化发行,无形之手将会发挥作用。出现超募或发行失败的现象,都是正常的。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