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股被爆炒是因为缺乏做空机制的配合
当前的科创板、创业板,与尚未实行注册制改革的A股其他板块比较,市场化交易手段可谓十八般武艺应有尽有,先是不设涨跌停限制由之前的仅限于新股上市首日放宽至首五日,之后涨跌停限制也由原来的10%放宽到了20%,对于促进交易活跃度提升的效果十分显著。但尽管如此,由于交易机制依然还是“T+1”,并未像国际成熟市场一样实行“T+0”,加上投资者所需要的交易性融资总是比融券来得更容易,涨跌停限制的放缓与其说是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活跃度,还不如说是为单边做多尤其是新股上市初期的单边做多再添一把火。而如果“新股不败”的神话在注册制条件下非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呈现了愈演愈烈之势,则原因即出于此。
因为创业板比只有增量新股的科创板多了更加面广量大的存量老股,在涨跌停限制放宽的市场条件下,科创板一些业绩成长性并不尽如人意的股票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被挤泡沫,价值逐渐回归的趋势。而在创业板注册制伊始,一些低价垃圾股反而再次出现了被爆炒的现象,说得通的解释似乎只有一个,即涨跌停限制的放缓在创业板之所以非但没有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出现合乎理性的两极分化,反而出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反常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做空机制的有效配合。
创业板历来有炒小、炒差、炒垃圾的投机炒作习惯,如果说遏制此种歪风邪气在以往更多的无非就是靠监管力量的介入和倡导理性投资理念,那在监管当局开始奉行“不干预”监管方针的市场条件下,离开了注册制下市场机制建立在对立统一基础上的相互配合,又能靠什么呢?在这方面,发生在创业板新股上市初的融券做空事件可以说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它告诉我们,成亦市场化、败亦市场化。如果说市场的成功并不是也不可能是某种单打一的市场化行为,那么导致失败的则必然是一条腿走路的单边市场化行为。
不要将“T+0”拒之于注册制门外
说来也奇怪,我们的A股市场不仅可以先后在权证、股指期货、ETF等领域次第放开了“T+0”,而且还可以在T+1的交易机制下容忍“T+0”,对于由此所造成的利益上的不公平,尤其是对以散户为主体的中小投资者所带来的不公平非但视若无睹,反而还以保护投资者的名义为挡箭牌反对“T+0”交易机制,包括反对在实施注册制的条件下实施“T+0”。如果说这就是“不干预”方针恰到好处的体现,还不如说是借“不干预”之名行干预之实的表现。对大资金、大机构利益的过多关心和照顾,影响了迈出更大改革步伐的决心。
市场之所以倾向于放开“T+0”,并不意味着对“T+0”交易机制更容易放大投机风险的缺陷视而不见。相反,正是为了戳穿这种将束缚住中小投资者手脚说成是对中小投资者提供保护的骗局,也更有必要对广大投资者一视同仁地实行“T+0”,让散户投资者也有可能像“T+1”条件下的机构一样不仅在当天就可以卖出所持股票以落袋为安,并且也有可能在股票出现风险迹象的时候及时止损以规避风险。趁科创板、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条件下放开涨跌幅限制等一系列政策之机,顺势推出“T+0”,不仅将有利于提高市场活跃度,而且也能更好地体现交易公平,较好地弥补放宽涨跌幅限制所有可能放大市场交易性风险的缺陷,维护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正像过度融资很容易引发单边做多风险必须要有融券做空的对冲一样,放宽涨跌幅限制的市场如果离开了“T+0”,“新股不败”的神话非但将不容易被打破,反而还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至于当前发生在注册制下创业板市场垃圾股炒作的死灰复燃,那就更不用说了。至少在这一点上,恢复“T+0”的作用也有可能将会是利大于弊。那对“T+0”为什么还非得拒之于注册制条件下的市场大门之外,而不让它也来为注册制改革助上一臂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