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发展规划》)和《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方案(2020-2035年)》(以下简称《起步区建设方案》)。
12月8日,郑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总体发展规划》和《起步区建设方案》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划出相关工作重点。
郑州市域内沿黄地区纳入核心示范区的规划范围 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发布会上,据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王新田介绍,《总体发展规划》按照市委明确的“空间规划”深度要求,落实“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重点研究梳理了核心示范区的生态布局、防洪布局、科创布局、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文化布局、交通布局等,为郑州实施“北静”发展策略、推动该区域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提供规划蓝图依据。
其中,《总体发展规划》明确了核心示范区的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空间格局等内容,提出了核心示范区的规划范围即郑州市域内沿黄地区:东到中牟狼城岗镇、西到巩义康店镇、南到连霍高速公路、北到黄河主河道中线,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同时提出绿色筑基,科学开展沿黄生态系统重构性治理保护;宁河安澜,着力打造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国样板;定标溯源,讲好郑汴洛国际黄金文旅带的黄河故事;开放合作,厚植战略性创新资源加速经济动能转换;幸福民生,精塑品质宜居生活地彰显北方城市气派;统筹联动,加快构建安全智慧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聚焦突破,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创新机制建设起步区。
起步区规划范围面积约210平方公里 将着力实施生态廊道示范工程
起步区是郑州市核心示范区率先启动建设的重点区域,肩负着加快显形象、立功能、提品质的重要使命。
《起步区建设方案》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样板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与国家文博展示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融合创新示范区、世界一流宜居城市示范区的功能定位,科学规划了起步区的重大空间分区功能布局、重大文旅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布局,为该区域打造成为郑州贯彻落实黄河战略的集中展示区提供了路线图。
其中,《起步区建设方案》提出规划范围,从桃花峪到花园口一线,东至郑州花园口东107国道,西至郑云高速衔接天伦大道,南至连霍高速公路衔接索须河接北四环,北至黄河主河道中线,面积约210平方公里。
两年来郑州市围绕核心示范区建设作了大量工作,还专门研究制定了核心示范区的工作要点。今年郑州将着力实施生态廊道示范工程,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推进黄河文化公园、黄河滩地公园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着力提升黄河大堤城区段防洪能力,确保黄河长治久安;着力深化“占地造湖”问题整改,高标准完成整改任务。
“十四五”时期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之年。《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到,郑州要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郑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郑州将聚焦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以自创区为引领、以中原科技城为带动,加快嵩山实验室、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实验室建设,努力搭建一流的创新平台。用好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政策,大力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同时聚焦实体经济,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打造电子信息全市“一号”产业,加快推进汽车、装备制造、现代食品、铝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低碳环保、网络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北斗应用、量子信息、基因技术、区块链、氢能源等未来产业。
除此之外,郑州将坚定不移走好“枢纽+开放”的路子,持续加快机场三期、高铁南站、小李庄客运站、薛店铁路物流基地、通航产业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化郑州至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加快郑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和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建设,探索“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运营模式,拓展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提升郑州“四条丝路”新优势。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