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加快推进“智改数转” 传统农区上演“智造之变”

2023-04-19 12:02:2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烘焙产品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周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供图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从原粮检测接收到制粉配粉打包,200亩的面粉产业园内,只需6名工人即可完成日加工1200吨小麦的全流程操作。机械手臂挥舞间,智能化制造的魅力尽显眼前……这是传统农区周口正在发生的“智造之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雪荣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码垛车间,通过智能制造提升效率,人均产出提升320%,劳动强度降低90%以上。

“该车间只有3名工人轮岗,一个人就能操作,过去至少需要20名工人。”公司副总经理张艳回忆,“10年前,工人要徒手送料、打包、搬货,非常辛苦,一天最多装车100多吨,有时候还难免受伤。现在只需配合码垛机器人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车间干净无尘,改造3年来无任何事故。”

变化影响的何止这一个车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智改数转”已成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周口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围绕传统产业,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勾勒出一幅以“数”领航、以“智”取胜的产业升级新画卷。

加码智能化 “改”出新活力

在周口市沈丘县,一只猴年出生、刚过而立之年的“金猴”,乘着“智改”的东风直上云霄,演绎着“大圣归来”的精彩故事。

作为曾经陪伴许多人童年时光的国民糖果品牌,自2018年成功回购以来,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步步探索,守住本业之外,奋力开拓豆干、麦丽素、烘焙产品等国潮零食新市场,去年疫情防控期间,销售额不降反增,全年收入达6亿元。

“这一过程中,智能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加快了企业转型发展的步伐。”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总经理王坤表示。

该公司三大主营系列之一的烘焙产品加工车间,于2021年开始进行智能化改造,总投资1.2亿元,建设自动成型机、自动和面机、自动传输线、自动包装机、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数字化率达96%。

2022年,车间改造完毕,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走进车间,只见从和面、压制、烘烤到包装,传送带行云流水般将各阶段产品配送到位,只有少量工人操作机器或进行检验。

“原车间人员由98人减少到45人,单班产能从6吨提高到11吨,在线产品合格率由97.2%增长到99.9%,可谓是全方位的提升。”王坤说,企业还因此入选2022年省级智能车间,得到市智能化改造奖补资金。

过去一年,像这样的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周口新认定了15家,居全省第5位,全年指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9个,新增上云企业1373家。

企业在“智改数转”的浪潮中尝到了甜头,迸发出新的活力。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制剂车间内,年产20亿片固体制剂生产线高效运行。通过设备连通、车间联网,生产线上各模块连为一体,全环节可溯源追踪。

“这些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通过分析它们,既能加快新药研发进度,节省科研时间和资金,又能精确控制生产中各成分的纯度与质量,满足公众对药品安全监督的期盼,真是改值了!”公司董事长赵新年笑着说。

据了解,该公司还与刚落户周口的河南中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购买几台无人叉车提升内部物流效率,让智改成果得到更多应用。

壮大新业态 抢占“制高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决定企业能否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智改数转”的目的不单单是“机器换人”、提质增效,更关键的是开拓市场,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单纯比拼价格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现在拼的是服务。”河南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凝告诉记者。

该公司近年来自主研发了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从一家服装加工企业,发展为集品牌设计、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服装企业。“市场上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的订单不断增多。如果没有进行智能化改造,公司出于成本考虑,不可能专门划出一条生产线来加工,这样将错失大量订单。”李天凝说,现在打通了企业的数据流,车间就能依据设定好的生产计划,实现自动筛选配对工位,提供定制服务,快速回应消费者需求。

“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新需求新期待,只有持续创新、跟进时代,才能抓住商机加速发展。”周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郭丽说,这就要求企业从“我以为”向“你需要”转变,主动开展“智改数转”,提高精细化生产管理能力,推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位于太康县的四通锅炉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走进其远程监控中心,可切身感受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带给企业的变化。

“我们是国内首家引入基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锅炉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冯坤介绍,该平台已于2022年12月上线试运行,将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原材料企业、用户企业、维保服务与咨询企业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跨界融合、共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我们可以通过它实时监控锅炉运行情况,发出安全预警信号,还能获取产品分布、安装调试、售后反馈、维修记录等信息,从而及时优化产品结构、调整销售布局。”冯坤说。

在数字化的驱动下,本土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向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用独一无二的服务,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市场主动权。

拥抱数字化 “内外”齐发力

既然“智改数转”好处这么多,已成社会共识,那为啥当下仍有不少企业持观望态度?

原因在于此类改造往往投资强度大,对管理人才和自动化、信息化基础要求高,企业对投入产出比和改造成效心怀顾虑,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

对此,周口市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从奖励资金、技术指导、人才储备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强化资金支持。2022年12月30日,周口市发布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奖励办法,将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由100万元修改为300万元,要求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对接技术指导。2020年2月28日,周口市川汇区与华为公司签约,助力当地工业互联网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3年间,华为与61家企业达成了96个项目合作,其中包括新四方药业、金丹乳酸、金丝猴食品、盛泰纺织等行业优质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理念传递给近600家企业,加速了周口数字化建设进程。

培育技能人才。周口大力实施“英才计划”“候鸟招引工程”,出台“1+21”人才政策,着力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制造业“智改数转”青年人才。

目前,周口市“智改数转”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预计今年将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96个,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率累计达60%以上,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大步向前。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