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看:贺强:沉住气潜心研究,才能迎来最终迸发

2023-05-15 07:18:44 来源:文汇

打印 放大 缩小

编者按

青年们来到一座城、喜欢一座城、扎根一座城,归根到底是因为这里能够追逐梦想,拥有无限可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上海需要凝聚更多青春力量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彰显担当、尽展风采。

即将举行的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 50 人论坛,为双创青年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广袤的成长展示舞台,持续激励青年创新创业的自信和勇气,也体现了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博大胸襟。


(资料图)

即日起,文汇报推出 " 双创青年逐梦上海 " 系列报道,将视角投向参与此次论坛的双创青年典范,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也从中收获智慧、力量和信心。

闯上海、创巅峰,人人为之向往,人人皆有可为。

口述者:贺强(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整理:本报记者 单颖文

在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河口湿地实验室,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但也需要厚积薄发的定力和长期攻关的毅力。

2018 年初,我在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海洋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迄今一直从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修复研究。

正如大自然的缤纷多彩是长期演变形成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地对大自然开展持续监测和研究。有关生态环境的一些重要学术成果,需要长期的野外调查和数据积累,科研人员需要扎实地进行基础研究、长期积淀。

2021 年,我和团队合作伙伴在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外来生物侵蚀滨海湿地保护地的成效》论文,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自动化遥感解译技术,在国际上首次从大时空尺度揭示了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对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的生态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挑战了彼时国际业界部分主流观点,也为国家有关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外来生物防治等意见提供了科学支撑,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荐为优秀成果。

河口湿地保护修复,看起来是个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但事实上,由于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长期发育演化形成的,更需要利用长时序数据开展透彻的基础研究。当时我们使用的是 7 个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地近 30 年的样本数据。

长时序、多样本数据,特别是第一手调查监测数据,对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沉住气,等待成果的累积聚合,迎来最终迸发。

为更好开展长期基础研究,我们实验室于 2021 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 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在这个国家野外台站,更多力量加入进来。

我们联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等院系,以及上海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开展合作研究。目前台站已建成碳通量观测塔、水质自动监测平台、标准气象站等技术先进的湿地生态环境自动观测平台,初步形成了连续近 20 年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综合监测数据库。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也为我们实验室围绕长江河口湿地开展长期基础调查研究提供了平台。

对上海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河口湿地的研究,让我们更清晰认识到:由于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做生态保护修复时,不能简单地以某个物种变丰富、数量变多作为评判标准,也不能单纯靠栽种本土植物,而要考虑不同生物之间互作关系的平衡,保护和修复食物链、生态链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等杂志。

此次我领衔的 " 打造河口湿地实验室,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 项目,入围 " 上海创新创业年度十大案例 ",对我们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的契机。借由更多力量,研发机器人等新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持之以恒开展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根本性的原理遵循,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也更有底气,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落地见效。

>>>记者手记 |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请贺强分享其研究经历,他颇有些为难。起初,记者以为是理工男的质朴让他无法讲述故事的跌宕起伏。但在此后的采访中,记者意识到,这委实是个难题。

其间,记者跟着他去实验室看海三棱藨草。12 个小盆里盛着崇明东滩保护区里的泥土,贺强聚精会神地数着里面分别长出的小苗。小苗的数量说明了土壤种子库的大小,这是他们的日常基础研究之一。海三棱藨草冒芽的那一刻,说也难忘,道也平常。

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修复研究,看似一项浩大工程,正是由这样一天天平实、琐碎的日子筑成的。

贺强在上海开展研究 5 年,远不够了解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一生,掌握的第一手数据对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研究也捉襟见肘。

这正是他让人钦佩和动容的地方。这项事业需要的是能埋头干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韧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襟,扛起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作者:单颖文

编辑:范菁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