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银行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九部委共同编制的《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日前印发。尽管早在2016年,央行就已经启动编制该份规划,但因涉及到部委合并以及职能调整等各种因素,最终在一行两会架构明晰后落地。
这份纲领性文件长达84页,下面划行业相关重点:
着力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严格贷款分类管理,加强重点行业、地区和企业信贷风险排查防范,完善并落实不良资产处置政策,。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有序处置债券违约风险
,加强对高负债企业债务风险排查监测,做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摸底排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防范道德风险和逃废债行为。
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工作。
鼓励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参与债转股。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
清理整顿影子银行,对线上线下各类资管业务实施穿透式、全覆盖监管
,建立复杂金融产品审批或备案制度,加强现场检查和联合风险监测,强化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限制杠杆比例、多层嵌套,严禁开展资金池业务。
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等非法金融活动
。出台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甄别并打击以各类合作金融组织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遏制农村,校园高利贷多发势头。
制定完善突发性金融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建立健全恢复与处置计划制度,督促系统重要性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按照要求制定和晚上恢复与处置计划,开展可处置性评估,强化危机预防。明确对问题金融机构接管、重组、撤销、破产处置程序和机制,推动问题金融机构有序退出。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金融风险事件牵头处置或协调配合工作。坚持市场化处置原则,明确股东、债权人自救义务,落实股东责任,降低道德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问责。
在强化对金融机构监管问责的同时,建立健全对监管者的问责制度,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有关部门按程序核实并依法依规问责。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问责机制。
宏观政策要点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变。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继续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发挥金融价格杠杆在优化资产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优化金融资源的投向和结构。
实现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监管对所有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全覆盖
逐步扩大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覆盖范围,探索将影子银行、资管产品、互联网金融等更多金融活动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逐步将金融市场加杠杆行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
稳妥防范处置近中期金融风险
,完善风险防范处置长效机制。加快健全系统性风险金融监测评估防范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增强金融机构的健康性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积极稳妥去杠杆。
调节好货币总闸门,防止宏观杠杆率持续快速攀升。把国有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支持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破产制度,推动市场出清。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推动兼并重组。引导企业主动加强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负债水平,提高债务偿付能力。
防范处置突出风险点。
严密防范流动性风险,健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严格流动性风险审慎监管要求。
发展穿透式监管新技术。
在各类跨行业、跨市场复杂金融产品不断扩张,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复杂性空前提高,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在行业交叉领域不断滋生背景下,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数据监控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复杂金融产品全链条、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全过程实施穿透式监管,以整体资金流动和风险状况及其在各环节、各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为重点,重在落实全链条投资者适当性监管,完善全链条真实资本、杠杆率和风险计提等监管工具及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