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调控 结合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来核定应纳税额

2021-03-03 10:14:4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年伊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持续升温现象。之后进行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无论是加码限购、限售,还是严管购房资金来源等,都旨在提高房价炒作的成本,精准打击房价炒作“七寸”。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有所扩大。其中,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上涨0.4%,涨幅比上月均扩大0.3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和0.3%,涨幅比上月均扩大0.1个百分点。

毋庸置疑,长期高价高位运行的一线热点城市商品住宅市场,已经明显与区域刚性住宅需求渐行渐远。疫情之后,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明显降低了热点城市人口流入的刚性吸引力。“房住不炒”定位已深入人心,政策性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也正加快建立,已经明显缓和了我国住宅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在房地产金融领域,金融管理当局在房地产企业“三道红线”基础上,又建立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从供需两端压缩房地产金融加杠杆空间,必然会改变过去二十多年房价持续上涨的逻辑。

因此,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升温现象,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明显背离。不难发现,楼市升温有明显的短期投机性色彩。之所以个别城市会出现“万人摇”现象,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存在明显套利空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虽然直接来源于房地产金融的资金受到了严格管控,但利用经营贷、消费贷的绕道资金监管存在漏洞,个别基层商业银行也乐见其成,从而助推了楼市波澜。现行商品住宅持有和流转税收政策还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充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前,各种假离婚、骗取购房资格等层出不穷的扭曲操作形式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即使在各种调控政策围追堵截下,当前房价炒作可能仍有利可图,应是导致这些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主要根源。

当务之急是对这房价炒作的“七寸”实行精准打击。从资金端,要严查购房资金来源,严禁经营贷和消费贷资金违规进入商品住宅市场;可考虑以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替代收入证明,从严审查借款人资质;必要时税务稽查部门可启动购房资金的合法性调查。从购房资格端,从严管理通过假离婚、虚假手段来骗取购房资格的人群,提高造假成本,甚至让其得不偿失。从住宅销售端,以雷霆之势严厉打击利用阴阳合同来逃避税款的行为,必要时要结合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来核定应纳税额。从舆论引导端,要第一时间管控网络错误言论,及时约谈并依法处置相关人员和机构,并向社会公开。

必须认识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是确保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定海神针”。贯彻落实“房住不炒”,首先须充分认识到过去二十多年的房地产炒作惯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紧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房地产调控体系,注意在资金端密集发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税收政策、限购限售、舆论引导等非资金端的协同作用,以实现对房价炒作“七寸”的精准打击。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