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种业补贴 在全国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2021-05-10 10:28:4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作为科教大省特别是农业科技强省,陕西畜禽业的资源优势比较明显。记者从地处陕西北部的佳县刘国具镇王元村的高盛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到,有着数千年养殖历史的“佳米驴”,作为优良驴种被引种到全国20多个省区市。目前陕西省拥有各类畜禽品种品系8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志的有14种,列入省级畜禽品种志的有25种,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场30余个,全省备案登记各类种畜禽场347个。秦川牛、关中奶山羊、陕北白绒山羊等地方优势特色畜禽品种,在全国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虽然在种质资源上占有一定优势,但畜禽业的短板也切实存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处于追赶阶段。目前,我们还没有扭转对国外种源的依赖,基本上走的还是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老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公社说,“比如,我国目前采用的白羽鸡等畜禽品种都是国外几代后的品种,和其他国家的差距比较大。”

究其原因,杨公社认为,我国工业化时间较晚,规模化、集约化的育种企业较少,传统的小农经济占大多数,“而育种要求相当的体量与规模,并在适格群体中选择,所以这是一个客观原因。”

据了解,虽然陕西地方畜禽品种及其产品的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被看好,但一些品种至今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开发途径,仅在为保种而保种,种群规模扩张乏力,一些原产地由于未实施产业开发,饲养规模也明显下降。比如宁强矮马由1981年的3301匹减少到2019年的120匹;同羊由1981年的3.6万只减少到2019年的400只,地方品种资源总体呈下滑趋势,长此以往,个别品种将面临灭绝危险。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表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从事育种的科研人员相对较少,也是种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据了解,2018年以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开展了种质资源普查,共收集资源4320份,但由于缺少保护库(场、圃),送入国家库保护,致使省内在资源利用方面渠道不畅、使用不便,影响到了育种创新。

相关人士认为,畜禽种业不仅是一个基础问题、关键问题,更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卡脖子的问题。“其实我们国家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农业部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开始是奶牛和生猪,这两年陆续在蛋鸡、肉鸭上开始实施。国家层面的重视一直都在坚持,但种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效果持续,我们除了坚持,别无选择。”杨公社说。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宁殿林说,通过政府部门引导和扶持,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保种企业的主动参与,上下联动、通力合作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政策支持体系目前在陕西基本形成。“目前,陕西畜禽保种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宁强矮马保种场、西乡西镇牛保种场等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型保种场相继建成,标准化饲养圈舍、防疫设施、饲草储备设施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促进了保种场从传统养殖方式向标准化生产的转变,陕西优质良种保护的能力和手段进一步加强,各畜种的种群规模保持稳定,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积极推进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是解决当下畜禽短板问题的有力举措。“陕西将认真实施国家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对已经濒危的汉江黑猪、关中马、宁强马等地方畜禽品种进行有效保护。同时,积极挖掘利用地方畜禽品种生产性状优势,开展杂交改良推广,如陕西秦宝牧业利用秦川牛做母本,安格斯牛做父本,开展杂交改良,产肉性能明显提高。”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说。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