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铁军”奋战黄土高坡

2018-07-16 08:51: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筑路“铁军”奋战黄土高坡

一条纵贯甘肃庆阳革命老区的高速铁路,正改变着黄土高坡千面不变的容颜。

自2016年9月一支年轻的队伍进驻以来,古老的庆阳环县山区就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桥墩拔地而起、一座座大桥跨越沟壑……

银西高铁(银川到西安的高铁——记者注)是我国西北连接中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该铁路连接宁夏、陕西两省份,经过甘肃省庆阳地区,建成后将结束宁夏和庆阳老区不通高铁的历史。

 

自2016年项目启动以来,来自中铁五局贵州公司的300多名建设者就进驻银西铁路甘宁段站前工程YXZQ-7标段,他们承担正线线路长19.37公里的建设任务,包括路基、框架涵、箱型桥、特大桥等建设类型。

“虽然里程不长,但有很多新课题要攻克,并不容易。”来自贵州的谭志豪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从事铁路工程建设多年,但在西北黄土高原修高铁,谭志豪还是第一次。

项目所在的环县山城堡乡常年干旱缺水,从当地现有供水渠道供给施工用水不可能。项目部起初只能从环县县城拉水。县城到工地有五六十公里距离,每拉一回水,费时费力,成本也高达每吨50元。这远远超出了项目成本预算。

工程需要大量用水,若完全从县城拉水,显然难以为继。谭志豪和项目部一班人绞尽脑汁,决定现场打井试试。当地常年干旱,地下水涵养严重不足,打井到200多米还不见动静,最后打到500米深时,才出了水。如此大的工程量,光打一口井,就花费20万元。

就在整个项目部庆贺成功打出水时,一个不好的消息又给大伙儿泼了凉水。原来,经过检测,水中化学元素严重超标,不能直接作为工程用水。经过深入论证后,项目组又决定安置两套净化装置,专门用来改善水质。“以前从没遇到过,想都想不到。”谭志豪坦言,从事铁路建设多年,从没因为用水有过如此大的周折。

黄土高原山区,冬天来得早,气温寒冷,且持续时间长,这也成为项目部面临的重要难题。“施工进度跟不上,就会影响工期。”项目部总工程师张凯鹤说。

从11月起,庆阳山区就进入了严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无法正常施工。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项目部就混凝土施工原料、施工过程、后期保养各方面大胆探索,成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严寒天气施工办法。

在原料储藏库,通过集中供暖提高温度,生产用水安装水温监控仪器,确保冬季混凝土出厂温度达标;同时,考虑到混凝土在运输中的温度损耗,对运输车外部包裹了加厚保温布。在混凝土浇筑中,对外围进行保温包装,并对已浇筑的桥墩进行热蒸汽养护。“全流程科学设计,确保冬季施工不停歇,且保证高质量。”张凯鹤说。

自项目部进驻以来,已经过了两个冬季,银西高铁中铁五局贵州公司的工地始终热火朝天,工程进度超出预期。除此之外,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也成为这个项目部的一大亮点。

庆阳山区本来生态脆弱,项目施工中又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的生态损坏,为此,在完成路基边坡施工后,项目部把生态修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了让边坡尽快披上绿色,该项目部探索种植绿色植物,在经历了各种失败后,最后种植紫穗槐取得成功。如今,在大片新修的边坡上,已是绿意融融。

在银西铁路甘宁段站前工程YXZQ-7标段,项目组团结一心,一个个难题被攻克,铁路建设有序进行。与此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26岁的李林从长安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中铁五局,常年奔走在工地。在银西项目部,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经常加班加点,解决随时遇到的技术难题,为项目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

在还没进驻前,李林和女朋友就商定了婚期,可一进入银西项目,各种技术问题层出不穷,李林没法离开工地,婚期一拖再拖。两个年轻人原本打算在贵州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可面对现实,只能一次次妥协。今年6月9日,他们就近参加了公司在西安组织的集体婚礼,婚礼一结束,李林又匆匆赶回了工地。

从福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贵州遵义小伙李超就来到了中铁五局贵州公司,一上岗就跟着项目到处走,如今工作3年了。眼看着同龄人都已谈婚论嫁,可李超却很无奈。项目部体谅李超的难处,尽量不占用休假时间,争取让他多回家相亲。每次回家,李超要从工地坐3个小时车赶到银川,坐飞机回到贵阳,再转车才能到家,“光路上就得整整两天”。相亲见面的时间太宝贵,李超又要赶回工地,更多时间只能在下班后网上诉衷肠。

“虽然项目部员工都很年轻,但舍小家顾大家,奉献着青春和汗水,令人十分感动。”中铁五局银西高铁项目部,在80后“老人”谭志豪的带领下,年轻人正勇挑大梁,在中国高铁建设中创造着一个个奇迹。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