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厂商“生死局”:行业“入冬”,版号黑市价格飙涨

2018-09-25 09:12:16 来源:新京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游戏厂商“生死局”:行业“入冬”,版号黑市价格飙涨

监管趋严、总量调控,游戏行业步入寒冰期;游戏版号“黑市”价格飙升至10万-20万元;游戏投资人不敢轻易投钱

腾讯棋牌类游戏“天天德州”的退市,让不少游戏行业从业者隐隐感到空前的寒冰期即将到来。

9月10日,天天德州官网发布公告称,该游戏将正式启动退市,并于2018年9月15日-9月25日10:00开启退市替换/补偿活动。

 

如今游戏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自2018年3月来,决定着游戏命运的版号审核迟迟未开。尽管行业内一再传出即将重开的风声,但截至9月17日,仍未见任何动作。业内的焦急等待未等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反而迎来网游总量调控、监管趋严的通知。这让越来越多的圈内人士认为,或许游戏行业即将迎来新的洗牌,重塑游戏行业的时刻到了。

寒冬将至,重新洗牌的过程难免刺痛众多中小游戏研发者的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游戏研发团队开始考虑撤离。”9月16日,游戏研发者老K向记者解释到,“害怕会出现白白投入人力财力,却得不到一分回报的局面。”

此外,版号黑市买卖暗流涌动。此前代办费不到一万元一个的版号现在叫价10万-20万元出售,如果使用期限长,价格可能达到50万。

网游将总量控制,游戏研发商“压力大”

李翔(化名)最近无比焦虑。

2018年3月,趁手游行业风头正盛之际,资深游戏人李翔砸下数十万元,率领团队设计研发出一款养成类手游。彼时的李翔意气风发。在一次团队聚餐时,他借着酒劲,向属下宣布,一定能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赚得盆满钵满。

但半年后,李翔的发财梦变得前景迷茫。

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这让李翔担忧起来。

“要想实现总量调控很简单,控制游戏版号数量就行。”9月15日,行业观察者郭凌称,“版号对网络游戏作用重大,直接决定了游戏能否存活。”

郭凌向记者解释称,一款游戏想要完成上线运营,需要向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提出申请。首先,厂商需要找出版机构完成初审,再由新闻出版总署完成复批。而如果计划在游戏中植入收费项目,就必须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批,从而获得游戏版号。

这意味着,一款游戏是否有收费运营的权利,正是取决于是否获得版号。否则只能处于免收费状态。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公开谈及审批冻结对游戏的影响,他称,“没有版号的游戏没有办法正式变现。”

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就很少有公司拿到游戏版号。

“据说是因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组,游戏审批主管部门进行调整,导致游戏版号审批一直处于暂停状态。”郭凌称。

李翔同样没拿到版号,但当时他对这一情况并不在意,“当时觉得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暂停审批,最多隔几个月就能放出。”但让他的焦虑不断加重的是,版号审批的暂停时间越来越长。在随后的半年时间内,据业界传闻,除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2018年3月份所公布的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后,再无厂商拿到版号。

行业人士介绍称,截至8月底,广电总局版号审批已暂停了5个月。按照此前广电总局单月版号审批量约为700款左右计算,这段时间内,游戏行业约缺失了近3500款获准进入市场的新游戏。

“没有版号就不能开放收费模式。”李翔无奈地说,“在没有其他收入的情况下,游戏全靠网友充值养活。而现在拿不到版号,游戏开得越久,压力越大。”

如今“网游总量调控”的消息,让李翔感到版号无望。“网游总量被调控,意味着新增网游数量也会被控制。”李翔表示,“如此一来,就算现在网传版号审核将在年底重新开放的消息属实,游戏企业要获得版号的难度依然很大。”

腾讯游戏收入环比下降,“吃鸡”受困无版号

监管部门出台的决定,为行业巨头们带来巨大的打击。

8月30日游戏总量控制的消息一出,多家游戏相关公司股价下跌。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于8月30日晚间,先行下跌了7.19%。在港股方面,8月31日腾讯控股跌4.87%;金山软件盘中一度下跌超过8%,收盘跌2.06%。据媒体报道,A股相关公司在8月31日也大幅低开,游戏类公司市值一度缩水近百亿元,如果加上网易、腾讯控股、金山软件,则蒸发了近1800亿元市值。

“政策对行业带来巨大的打击,而最能体现行业当前状况的,正是这些巨头们的反应。”郭凌认为。

游戏行业受政策影响,在正式文件出台前,已隐隐有所预兆。

2018年8月,腾讯公布第二季度财报。腾讯网游营收252.02亿元,同比增长6%,环比下降12.4%;其中智能手机游戏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19%。

“腾讯的痛处在于王者荣耀玩家如今不再爆发式增长,而是相对进入平稳期。”游戏从业者大雷向记者分析称。

据伽马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腾讯游戏业务营收达到978.8亿元,王者荣耀成为推动其游戏业务增长的主因。但在2018年上半年,王者荣耀所累计的流水刚超过100亿元。

“由于没有版号,腾讯今年力推的另一款热门手游吃鸡,无法进行商业变现。”大雷说,“这对腾讯而言,空有着巨大的流量,却无法依靠玩家购买道具,以及广告来进行商业发展。”

作为腾讯在吃鸡手游上的最大对手,网易此前曾顺利获得《荒野求生》的版号,这也让这款游戏尽管热度不如《刺激战场》,但商业变现能力却远远领先对方。

一位游戏行业分析师曾对新京报记者分析称,相对腾讯《刺激战场》巨大的流量无从发挥价值的局面,荒野求生月流水应在3亿-5亿元。

“没有好的游戏自然无法吸引玩家关注。”大雷认为,“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商业运作模式,即使游戏再好,玩家再多,平台也难以维持。”

多位圈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游戏行业遭遇到寒冰期。盛大游戏副总裁谭雁峰更是公开评论称,如今游戏产业面临“产品、流量、用户”三方面的荒缺。

“政策肯定对大厂也有影响,但肯定比小研发公司轻松太多。”李翔向记者表示,“他们游戏存货充足,同时有着巨大的资金底气。可以熬过这一寒冬。”

版号“黑市”:价格从数千元飙涨到20万

“如果需要的话,建议趁早拿下,价格可以再谈。”9月16日,网友韩林(化名)给记者发来消息。韩林所说的“拿下”,是建议记者买下其手中一款针对MOBA类游戏所兜售的版号资料。

9月16日,记者发现不少游戏平台从业者在朋友圈、QQ群等场所打出“出售××类游戏版号,有意者私聊”的信息。

随后,记者以“中小游戏研发负责人”的身份,和正在兜售“MOBA类游戏版号”的韩林取得联系。

聊天中韩林很谨慎,反复询问记者身份,并一再咨询记者所“研发”的游戏类型以及数据。当记者借口称希望获得版号,尽早将游戏上线获利时,韩林透露,自己手中确实有几个空闲的游戏版号,价格在15万-20万元之间。

当记者表示“价格过高,需要再考虑”的意愿后,韩林催促,“要买就尽快,否则晚了就说不准被谁买走了。”

在如今游戏版号审批情况未知,市场总量控制等背景下,不少游戏研发商为了将手中游戏变现,开始打起了“买卖版号”的主意。

据业内人士介绍,通常一款游戏在申请版号时,游戏研发商所提交的是最初版本的游戏安装包。但随着游戏在从测试到正式上线的进程中,需要在内容、名称等多个方面不断更新。而按照版号申请时必须“一个版号对应一个游戏名字”的规定,研发商需要准备3-5个版号备用。这容易造成有版号处于“空闲”状态的可能,而这正是被如今多个游戏研发团队所看准的“机会”。

“此前曾找到一个有多余版号的射击类游戏公司,希望能将团队所研发的射击游戏和对方以前的老版号进行‘套用’。”9月15日,曾率队研发过手机游戏的老K称。

老K向记者解释到,目前监管部门尽管会随时抽查上线的游戏,但主要审查点在于游戏是否符合原先的安装包,只要游戏玩法大致相同,游戏内容就能被允许。“市面上这么多游戏,被抽查的几率较低。就算被查到,也只是要求游戏下架。”

据了解,广电总局在移动游戏出版审批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但不少中间商代办公司在受中小游戏研发公司委托,对其进行游戏审核代办时,会收取数千元到近万元的“代办费”,随着版号审批的变慢,以及如今总量控制导致版号更为稀少,代办公司开始涉足版号交易,价格也随着政策的日趋严格上涨,如今更是达到10万-20万元。

老K同样感到版号价格的变化。对方公司告诉他,旗下所涉及射击类游戏的版号,可以按照不同时间段的使用权收取相应的费用,但价格不菲。“起步价至少20万,这还只是使用版号2年时间的价格。”老K向记者表示,“如果找到一个符合游戏内容名称的版号,而使用期限相对更长的话,价格至少需要近50万元。”

最终,老K还是因为版号价格太贵,盘算着自己不一定能收回成本,放弃了。

韩林向记者建议,如果公司有能力收购业内有版号库存的公司,也能间接获得对方版号使用权。

“只需要变更营业执照,就可以使用他们的版号。”韩林介绍到,但其需要抽取其中15%-20%的提成。“从此可以不再为游戏版号焦虑,甚至在退出游戏行业时,还能转手出租售卖获利。”

巨头垄断,游戏投资者不敢轻易投资

“中小游戏公司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淘汰出局。”9月16日,国内游戏投资人蒋伟(化名)说,“本身就面临着市场被巨头所垄断的现实,如今政策的出台,造成中小游戏公司生存不易。”

近年来,游戏圈内庞大的资源主要被腾讯、网易两大巨头所垄断。

根据游戏工委与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整体收入1050亿元。而按照腾讯和网易财报披露,二者上半年的游戏营收总和高达724亿元,已占游戏市场约70%的收入比例。

这意味着,包括掌趣科技、巨人、完美等传统手游企业在内的国内上千家游戏研发公司,只能抢夺剩余的30%市场。

巨头对市场的垄断让中小游戏研发公司压力巨大,更让他们焦虑的是,资本风向也发生了变化。

“没有资本敢贸然投资中小手游研发团队。”9月16日,国内一位游戏投资人告诉记者,“现在国内游戏行业监管政策的环境,让投资圈对游戏投资格外慎重。”

巨头对游戏行业的垄断,让这一行业很少能有新游戏公司能通过研发游戏而最终成功上市,投资人无法得到相应回报。更重要的是,如今监管政策的影响,也让投资游戏公司风险过大。

“游戏研发时间通常在数月,谁也不敢保证届时出来的游戏是否符合当时的潮流。”上述投资人表示,“现在监管政策日趋严格,谁也不敢保证新生游戏公司的未来到底如何。”

蒋伟曾在2018年年初投过3款游戏,但郁闷的是,自己所投资的100多万元全部以失败告终。

蒋伟印象深刻,当时正是吃鸡手游火热之时,业内多家游戏研发公司纷纷推出相关手游。自己也曾先后砸下80万投资过2家游戏团队。但很快,随着腾讯和网易的入场,吃鸡手游市场份额最终归拢在两大巨头旗下。其他吃鸡类手游以失败告终,自己的投资也没有获得任何回报。

1个月后,蒋伟再次砸下20多万元投了一款休闲娱乐类的游戏。“当时申请过版号审核,但因为申请时间往往在90个工作日内,还没研发完成就遇到版号审核暂停。”蒋伟说,“现在项目在几个月前就因为没钱支撑,而不得不中断研发了,确实不敢再往里面投钱了。”

9月15日,记者在加入的一个有着数百人的手游群里看到,这里早已没有以往相互技术交流、合作洽谈的喧嚣。偶尔有两三人发言,也只是感叹游戏市场冷清现状,以及新加入者咨询何时才能重开版号审核等疑问,但已很少有人回复。

出海成出路?行业集中度将提高

“出海已成为最后的出路。”9月16日,郭凌向记者表示。

早在监管政策出来前,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为了避开国内市场巨头的垄断,纷纷选择出海。在经过多年奋战后,如今全球各地玩家手机中,都罗列着多款来自中国游戏研发团队打造的产品。

知名数据平台App Annie在一篇分析报告中表示,全球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发行商重视的战略,包括腾讯、网易在内,整体中国游戏发行商出海的增速都已经驶入快车道。这与中国手游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不无关系。根据App Annie上半年的全球市场数据,全球5大游戏市场中,中国是唯一一个iOS下载量下降的国家,iOS收入增长也大幅放缓——从83%放缓至2%。也就是说,2017年上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一年时间里,中国游戏发行商在iOS商店内创造的收入几乎没有变化。

App Annie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出海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游戏发行的海外iOS及Google Play综合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较2017年同一时间段增长超过了40%,而海外玩家在中国移动游戏上的总支出也已超过了160亿美元。中国区iOS游戏用户支出,在2018年上半年仅同比增长了2%。

“相对而言,海外市场更容易突围一些。”知名射击类单机手游《僵尸前线》创始人大白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没有太多巨头垄断压力外,海外市场在监管方面,也相对宽松一些。”

更为宽松的环境,让国内游戏研发公司更宁愿选择出海。据App Anni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分别超过200款游戏突破了百万的下载量和收入。同时,在2018年上半年期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移动游戏已经增至243款。

“现在海外市场主要分为欧美国家、港澳台日韩、中东、拉美、东南亚5个区域。”老K称,他也开始准备将游戏发展方向定为出海。但让他感到担忧的是,如今市场总量受控的趋势,让越来越多的大厂也开始将发展重心向海外市场倾斜。

“如果大厂入局的话,必然将对我们这些中小厂商再次带来冲击。”老K很是无奈。

更多的游戏圈从业者认为,政策严管带来的效果,是游戏会往少而精方向发展,今后手游行业将更加高度集中。

“这将是一次‘驱赶劣币’的过程。”蒋伟分析称,“游戏行业正在从爆发式增长阶段,向稳步增长阶段过渡。要想让行业更有序,必须要祛除劣币。”

据媒体报道称,截至2017年6月,已有近9000款手游获得版号。而市场中获得玩家认可,在市场中流行并获利的产品数量,远远低于此数。

2017年市场中赢得玩家认可的游戏并不多。腾讯、网易等大厂每年推出的新游戏通常不到百款。即使加上完美、巨人等第二梯队的游戏,总共也就几百款。相对9000款这个行业总体产能数量而言,占比极小。

“很多游戏研发团队看着市场不错,就蜂拥进场,但所制作的游戏往往粗制滥造。给行业营造出一种虚假繁荣的假象来。”郭凌说,“控制网游数量对游戏行业整体影响并非传闻般那么严重,反而有利于行业淘汰劣币。”

据老K介绍,今后为了生存,自己不排除以“转卖游戏产品”、“占股”等方式和巨头合作。

“这也是如今中小游戏研发公司未来可能的一个出路。”老K说。

新京报记者 覃澈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