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很近,心理上的距离却很远。那些遵循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的医生为了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已经付出了很多,非但没有得到患者家属的感恩与体谅,还遭遇了 “暴力伤医”。对医生挥拳,不仅给他们带去了身体上的疼痛,也带去了精神的伤害。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也会切割医患之间的信任链条。
不通过协商和博弈来解决问题,而是在冷漠、暴戾等不良心态的裹挟下,迷恋“用拳头说话”,试图通过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已成为社会上部分人解决分歧的常见姿态。医患冲突只是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
血缘作为一种天然的社会联结纽带,让家人们成为一种利益与情感共同体。当一些人自认为家人的权利、利益与尊严遭遇了侵犯,就会纵容情绪的失控。规则意识与边界精神的缺失,让他们习惯了不分青红皂白,“帮亲不讲理”“团结一致对外”。这种是非观和价值观上的模糊与错位,既伤害了他人,也让自己付出了代价。
很多暴戾之气的形成,都跟相关行业的历史欠账有关联。当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一些人难免会产生焦虑甚至暴戾情绪;伴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规则意识、边界意识与文明素养的缺失,让一些人在公共空间言行失范;在汽车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的今天,与其相适应的道路文明建设却“慢了一拍”,“路怒族”层出不穷。
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不择手段,对制度与规则缺乏敬畏与尊重,缺乏“有话好好说”的技巧与耐心,而迷恋财富、权力、关系与暴力。人际关系敏感化、社会心态焦躁化、利益冲突显性化, “一摩擦,就起火”,一个小小的纠纷都可能引发大的冲突甚至产生惨痛的悲剧。如果任由暴戾之气弥漫,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像医务人员一样的专业技术人员背负了巨大的道德包袱和精神压力。长期以来,医生被放置在道德高地上,似乎只要医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就可以治愈病人的所有伤痛。一旦产生医患矛盾、发生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很容易遭受污名化,承受批评质疑。实际上,现代医术并非是万能的,尽技术所能选择合适的医疗手段,才是医生专业性的体现。只有学会尊重技术、懂得尊重专业人员,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安全感、更有品质。
医患双方理应携手对抗疾病。当双方处于对立、排斥甚至对抗的两极,最终会两败俱伤。避免“暴力伤医”再次上演,既需要给医务人员提供有力的制度护佑与人文关怀,为他们撑腰,也需要修复暴戾这一不良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