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现象屡禁不止 既要“堵偏门”也需“开正门”

2019-06-19 08:32:22 来源:新京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治理花样翻新的校园贷乱象,需要监管部门“堵偏门、开正门”,相机而行,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也需要学生提高警惕和辨别能力,避免身陷校园贷陷阱。

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本来已下定决心摆脱校园贷的束缚,哪知道在清账上岸的路上仍充满了“陷阱”。大额分期、通讯录防爆、借条借款、招代理学徒……为了招揽生意,各种“贷款经验”“上岸故事”都成了提供“上岸服务”群体的引流招数,在鱼龙混杂的背后,暗藏的是众多花样翻新的校园贷陷阱。专家表示,这种“上岸服务”基本就是“以贷养贷”,不靠谱。学生切勿为了急于还清贷款,而从前一个坑掉到另一个坑。

2017年,国家监管部门就曾出台遏制校园贷乱象的多项措施。2017年5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同年6月,银监会再次发文,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打开正门”,把面向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从源头上杜绝校园贷乱象的产生。

国家出台的遏制校园贷乱象的相关政策成效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校园贷违法活动,保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然而,新京报记者的调查显示,一度销声匿迹的校园贷尚未彻底根治,甚至花样翻新,衍生出“以贷养贷”的新变种,再次将魔爪伸向学生。比如,一些违规机构根据学生“急于还清贷款”的心理,打着帮助学生“清岸”“上岸”的噱头,推出大额分期、通讯录防爆、借条借款、招代理学徒等花样翻新的“上岸服务”,试图将学生从此前的“借贷”陷阱拉进一个新的“还贷”陷阱。

校园贷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以贷养贷”的新变种,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方面,针对花样翻新的校园贷,监管部门难以进行及时的前瞻性监管,导致一些貌似合规的产品大行其道,令涉世不深的学生深受其害。另一方面,学生的消费需求与合规的资金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导致供给不足。尤其是正规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大、成本高等因素的考虑,给学生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贷款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为违规校园贷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此外,部分学生涉世不深,风险意识不强,对校园贷的危害认识不足,容易被骗,误入歧途。

治理花样翻新的校园贷乱象,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按照“堵偏门、开正门”的监管思路,相机而行,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提高警惕和辨别能力,避免身陷校园贷陷阱。

首先,“堵偏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校园贷。校园贷出现花样翻新的新变种,与当前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创新的环境密不可分,花样翻新的校园贷相关产品均通过各种网贷平台,对风险进行包装和隐藏,让很多学生难以识别。监管部门需要发挥权威部门和专业性优势,及时识别出花样翻新的违规校园贷,并有针对性地出台监管措施,运用各种调查手段进行“穿透式”金融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学生和违法违规校园贷之间竖起一道“防火墙”。

其次,“开正门”。融360数据显示,“90后”使用消费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人群超过5成,占比50.17%。在贷款渠道方面,除了信用卡、花呗、白条等,过半的年轻人将手伸向了网贷。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鼓励更多的正规金融机构开发出符合学生不同消费需求的特色服务产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挤压违规违法校园贷的生存空间。

最后,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在校学生的金融风险教育,通过典型案例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校园贷的潜在风险及危害,让学生保持警惕,尽量远离校园贷。与此同时,在校大学生也要提升自身风险意识,倡导理性消费,花钱量力而行,特别要对所谓的校园贷“上岸”陷阱保持足够的警惕。一旦遭遇此类问题,应及时报警,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校园贷乱象提供线索,总结经验。(木丁 财经评论人)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