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多年,参观过的农业大棚不计其数。以前看大棚,一般都会被现代化的设施所吸引,如立体栽培、工厂化车间式栽培等。最近记者参观的一批大棚却有些逆向返古的势头。
5月7日,在阳曲县西北部卷子头村丘陵地带的大棚里,65岁的史润俏正蹲在水萝卜地上拔草。史大妈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开心地和记者聊天。“我从去年开始到大棚上班,按月领工资。家里还有十几亩地,主要种玉米和谷子。家里有四个孩子八个孙辈,家家都有孩子上学。我现在每月挣2400元,不用伸手和孩子要钱。没想到我老了,自己还能挣上工资。”史大妈忍不住笑了起来。
史大妈拔草有讲究,记者认识的灰灰菜、苦苣、嫩扫帚苗等放一堆,纯粹的杂草放一堆。史大妈说这大棚地里施的肥料是牛粪、鸡粪,不打农药,拔出来的野菜回家做菜,有营养还不花钱。
和史大妈在一个大棚里拔草的李味兰61岁,是羊圈村人,还做别的活儿,月收入3300元。自家地里还种着玉米、谷子和土豆,李大爷觉得到大棚上班对他们这些还留守在村里的老人来说,“解决了花钱问题。”
像史润俏和李味兰一样,60多岁还能挣上月工资的还有37人,其中包括17个贫困户农民,这一福利来自于2020年4月在卷子头村兴建中式塑料大棚种蔬菜的燕子生态园。
这个生态园为啥工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又为什么要到这么僻静的地方种菜?
阳曲县卷子头、羊圈村一带比较偏僻,年轻人外出工作,村里留下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燕兰俊大学毕业后,找了一片离市场近,土地又没有污染的菜园就开始种菜。他发现卷子头村农民种玉米、谷子等方式比较落后,但土地品质好,于是立即行动,采用传统的梯形堆土方式建起了大棚,聘请农民进棚种菜。地里不打除草剂,全靠史润俏、李味兰等人工拔草。园区里面养着鱼、鸡,鸡在大棚里养,鸡粪种菜,拔的草和菜的藤蔓剁碎喂鱼鸡,养鱼的水浇菜,成为了循环的种养植系统。下一个周期再换一种蔬菜种植,保持地力也防止长虫。
因为品质好,蔬菜很大一部分供给学校、医院、企业和一些高档饭店;再加上互联网销售渠道,高品质蔬菜价格虽高客户认可度也高。
在真正的土地上长东西是燕兰俊的理想。卷子头村、羊圈村最年轻的农民李五毛告诉记者,“我60岁,是最壮的男劳力。”
榆次区东阳镇逯村的西红柿产业,由于其土地条件好发展很迅速。薄素梅和郭建新夫妇种植新品种西红柿已经10年了。当时30多岁的夫妻俩和家里人商量后,决定种那时还不多见的普罗旺斯西红柿。通过摸索学习,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全村已有100多个大棚种西红柿,成了远近有名的番茄产业基地。他们成立了逯宝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和周边村200多户农民种植西红柿、嫩玉米、葡萄、草莓等水果蔬菜并通过传统和互联网方式销售,农民受益不小。2020年农民当年新建大棚当年就能回收十几万元的投资。
48岁的薄素梅夫妇是村里最年轻的农民,他俩不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还负责在网上销售合作社的农产品,联系安排物流企业运送,成为种植销售的多面手。薄素梅告诉记者:“现在种地的都是老年人,只能靠科技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我们浇地用滴灌设施,通风降温用环形风机,冬天有补光灯,采摘好的蔬菜用电瓶车运输。但是采摘本身必须人工,要考量成熟度。包装也是人工,要挑拣。”
燕兰俊认为,蔬菜品种多生长不同期做不到种植精细化,发展趋势是小型机械化。现在的园区是智能化种植,有自动化体系、可视化仪器等,但是操作也要人。生态园是山西春泥院士工作站阳曲试验基地,山西大学生实训创业基地,通过这些方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人,是燕兰俊的出发点,也希望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农业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从开始种菜到种出一定规模,薄素梅夫妇用了10年,燕兰俊前后也用了12年。他们种菜都带动了周边留守农民流转土地、成为在大棚上班的工人,实现了不出村也能有钱挣的理想。榆次区给逯村修好了路,观光农业发展了,采摘也成为农民的一份收入。燕兰俊的生态园也有采摘项目,但是他自己并不十分喜欢做观光农业,而是想真正让种植业达到绿色化、生态化。
未来谁种地?这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现实问题,也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有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在家门口能挣钱,而且能挣到心目中的数字,才会留住人。薄素梅对此比较有信心:逯宝合作社入社农民一年一个大棚种几茬菜能挣十几万,再加上农业科技的发展,应该不愁种菜的人。在条件略差的阳曲县大盂镇卷子头等几个自然村,引人回流还需时日。即便如此,史润俏从家庭妇女成为每月拿工资底气十足的工人,比起以前纯粹种粮食的日子,已经很有成就感了。要是再发展,能把孩子吸引回来,上班种菜,下班种自己家的地,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就更好了。
毕竟,农民离不开土地,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永远离不开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