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我省推进“六新”突破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打赢新技术攻坚战,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简称《规划》)统筹技术攻坚的重点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谋划上着力突破。
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
《规划》全面支撑引领双碳战略,具有紧迫性、系统性、协同性、实操性、务实性等鲜明特点。
紧迫性。“十四五”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期、窗口期。双碳目标的实现,能源行业是主战场。我省作为传统能源大省,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双碳目标使命重大、挑战巨大,责无旁贷,时不我待。《规划》紧密围绕双碳目标,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部署了一系列科研任务。
系统性。《规划》对新能源创新链进行了精心而系统的谋划。例如新能源材料领域,有储能新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新能源装备领域,有光伏、风电、生物质、储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网络领域,有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部署,关键技术布局的系统性强。
协同性。《规划》体现了“六新”要求,同时,与省内已经出台的“新基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五个专项规划相互支撑,协同推进。
实操性。《规划》不但有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还有产业技术区域分布图、产业链图、产业技术路线图和项目清单,各项技术项目化、具体化,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务实性。《规划》根据我省作为煤炭能源大省的资源禀赋,专门提出研究碳基新材料技术,化燃料为材料;深化研究非常规天然气技术,重点攻关“三气共采”、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多煤层合采以及煤层气分级利用等,提高非常规天然气在我省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深化研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发展安全绿色开发与资源化利用、高效燃烧与低碳智能发电、煤炭分级转化与多元产品开发等技术;深化节能环保技术,重点研究CO2低能耗大规模捕集和各类节能技术等。
布局未来五年现代农业科技发展
在《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中,专节编制了“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规划部署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未来发展,对于我省突破一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核心成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设计了一个目标、八个重大任务和“三图一清单”。
一个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有机旱作、功能农业等原始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在现代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建设好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农业创新平台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基地,培养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显著提升,建成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八个重大任务是,做好现代种业创新、旱作技术创新、现代农业装备创新、农产品深加工、强化平台支撑、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八个方面工作,每项任务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
“三图一清单”是,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区域分布图、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图、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路线图、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新技术项目清单,对技术分布区域、产业链、技术路线、技术项目进行了清晰呈现,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性和规划精准性。
在碳基新材料领域寻求突破
在碳基新材料领域,我省拥有深厚的研发积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特色的资源禀赋。
《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面向国际前沿、国家战略和山西转型发展,聚焦碳纤维、特种石墨、石墨烯和专用功能炭等重点和特色领域,开展共性关键科学和成套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从基础材料、制品器件到终端应用的技术创新链,形成山西材料+系统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努力破解碳基新材料领域关键品种的“卡脖子”难题,打破国外对我国技术、设备及产品的封锁。规划集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开发于一体,着力打通碳基新材料从实验室、中试向产业化的发展通路,提升技术成熟度,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将山西在碳基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规划统筹研发布局和平台资源,组建高水平研发攻关创新团队,启动建设碳基新材料山西省实验室,推动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进碳基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开发多品种、高附加值的系列碳基新材料产品。通过营造多方协同、利益共享、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圈,实现材料设计、工艺开发、装备研制和应用推广的集群式突破。重点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打造中西部“碳谷”,助推山西煤炭、焦化和碳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抓住半导体产业大发展机遇,坚持非均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面向国际前沿、融入国家战略、支撑山西省转型发展”三个维度,做大二代半导体、做强三代半导体、抢滩四代半导体。
在《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中,我省规划了半导体产业“9-3-20”发展布局:
“9个创新平台”:在国防科技工业微组装技术创新中心、电子动态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半导体技术创新平台基础上,着力打造半导体器件与系统山西实验室、碳基薄膜电子研究院等9个国内一流的半导体产业高端创新平台,力争在半导体领域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和弯道超车。
“3大技术领域”:在现有国际领先SiC单晶材料制备技术、国内领先半导体封装关键设备研发技术基础上,持续开展半导体新材料、芯片及器件、半导体制造装备3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布局三代半导体材料、碳电子材料等产业技术领域,加快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20个人才团队”:积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组建光刻机用激光器、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等20个半导体产业高水平人才团队,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战略科技力量。
到2025年,力争举全省之力,创建半导体产业一流生态环境,提升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中国电科(山西)电子信息产业园、忻州市半导体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占据半导体技术中高端,成为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打造山西品牌,助力山西进入半导体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级领先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