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2008年以来,中风已成为我国第一致病死因,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打造区域卒中“黄金时间救治圈”,提高“中风”的识别、诊疗和转运能力,10月16日,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与深圳市卫健委、市二院联合召开“中国千县万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深圳市启动会”。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办公室巡视员巢葆华、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出席会议。
据悉,“千县万镇卒中识别及分级诊疗行动”是国家卫健委脑防委部署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健康中国行动”的有力抓手和“医疗扶贫”的有效举措。
“市县级防治卒中中心医院”承担着区域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工作,是距离居民最近的医疗资源。通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可以依托高级卒中中心为技术指导,推动市县防治卒中中心建设规范发展,搭建起“区域脑卒中分级协作救治体系”,使卒中患者送至医院时获得“及时、有效、专业”的救治。
“深圳市将按照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制定的方案要求,并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开展工作。”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李创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市二院充分发挥全市医疗技术龙头作用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卒中专病分级诊疗模式”,促进深圳市脑卒中防治水平持续提升,高质量完成试点的各项任务及目标。
通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可以提高区域内卒中识别、诊疗及科学转运能力,提高脑卒中患者溶栓和取栓治疗的比例。同时,可以健全区域内双向转诊、上下联动、防治结合的“卒中分级诊疗”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推动“区域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减少因卒中导致的残疾和死亡,节约医疗资源,为减轻社会负担作出积极贡献。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深圳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截至目前,深圳市已有32家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2016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建设了全国首张“城市卒中急救地图”——深圳溶栓地图。依托溶栓地图,深圳市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例数从2016年的568例,提高到了2020年的1313例,节约医疗费用达44.7万美元,溶栓患者共提高约29.8年的质量调整寿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深卫健)